許 圓
(咸陽職業技術學院,西安 712000)
“雙高計劃”強調將新技術、新工藝、新規范等產業先進元素納入教學標準和教學內容,建設開放共享的專業群課程教學資源和實踐教學基地,深化教材與教法改革,推動課堂革命。建筑工程經濟課程是工程造價專業的核心課程,要求學生在掌握建筑工程技術理論的基礎上,能夠對技術方案進行經濟評價選優,從而具備工程項目投資經濟分析的能力。本文以建筑工程經濟課程為例,從課程資源、教學過程、實踐教學、教材建設、考核方式等方面對本課程進行改革探索與實踐。
現階段本課程的教學以傳統講授為主,教師通過對基本概念和理論進行講解,再輔以練習題加深學生對理論的理解和記憶,但是建筑工程經濟是一門實踐性較強的課程,目前的教學方法主要存在以下弊端:其一,本課程中有大量枯燥難懂的詞匯和專業術語,教師在課堂上僅僅通過講解和舉例闡述,學生難以深入理解這些經濟理論和基本方法,因此很難依據基本理論知識對工程的技術方案及項目的經濟可行性進行評價。這種側重于理論知識的灌輸,忽略理論和實踐有機結合的方法,極大降低了學生的實踐能力。其二,實踐環節薄弱。目前實施的授課計劃中安排的實踐內容不足,通過調查完成該課程學習的學生發現,其對知識的應用能力并沒有達到預定目標。
本課程資源的構建將以學生為中心、以企業需求為目標,建設的課程資源主要分為兩大類:第一類為教師使用的教學資源,包括教學大綱、教學設計、多媒體課件、教學題庫等。第二類為學生使用的課程資源,包括課程介紹、教學視頻、課前自主學習任務單、網上作業、課內實踐任務單等。此外,還應建設校外實訓基地及其他配套設施。
第一,優化教學內容。建筑工程經濟是建筑類職業資格考試必考科目之一,在修訂本課程教學大綱時,要做好與建筑類職業資格考試內容的對接,增強學生理論學習深度和理論知識應用能力,提高學生職業勝任力,加強人才與行業社會需求匹配程度。本課程依據建筑職業資格考試的內容,可將課程內容劃分為以下幾個模塊:資金時間價值、技術方案經濟效果評價、不確定性分析、現金流量表的編制、設備更新分析、價值工程,以適應學生未來職業發展的需求。建筑工程經濟的內容與其他課程內容有一定的重疊性,教師在授課時要詳略得當,合理規劃教學內容和教學重點。
第二,創新教學方法。建筑工程經濟是一門知識與理論聯系密切的課程,為提高學生理論知識的應用能力,本課程可采用案例式教學法和項目式教學法。教師可從生活中挖掘實例,通過引入案例不僅可以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還可進行思政教育。例如,在學習資金的時間價值計算時,可引入學生在生活中比較常見的按揭買房案例。項目式教學法指學生在教師的指導下完成一個項目的全過程,在此過程中實現對知識的掌握和應用。例如,教師可將現金流量、經濟方案的評價、財務報表的編制、經濟評價指標的計算、不確定性分析等模塊整合成一個項目,設置若干問題,以任務的形式交給學生解決,進而促進學生學習的自主性和主動性。
實踐性強是本課程的最大特點。但現階段本課程教學過程中存在實踐教學不足的弊端,應增加實踐教學課時,采用校企合作模式,教師可提高自身業務水平,了解行業前沿和最新的科技動態,提高授課水平,學生通過教師和企業的指導,可將理論知識應用到實處,加深了對教學內容的理解,增強知識的應用能力及解決實際生產問題的綜合能力。學期內可組織學生進行企業調研,寒暑假進入企業進行鍛煉,檢驗、鞏固所學專業知識和技能。
目前,市面上的建筑工程經濟課程教材雖多,但普遍沒有同國內先進的工程經濟學發展理論及工程發展實踐相結合,工程造價專業學生雖然整體上具備一定的工程理論知識,但對于經濟管理等方面的基礎知識比較薄弱。因此,在推進教材建設時可邀請企業專家合作編寫教材,使教材內容與職業崗位能力要求相契合。教材中應涵蓋經濟學和管理學的基本知識,并將行業發展的新知識、新技術、新工藝、新方法及時納入教材,以響應“雙高計劃”中將新技術、新工藝、新規范等產業先進元素納入教學標準和教學內容的要求。
現階段本課程采用傳統的期末考核,期末成績包括期末考試成績、平時表現、課堂發言、作業得分的加權之和,重點考察學生對理論知識的掌握情況。高校應建立以實踐應用能力為向導的課程考核體系,每一個教學模塊制定相應的實踐任務,并增加實踐任務在期末成績中的所占比重,改變目前重理論、輕實踐的學習現狀。比如,在財務評價模塊中,教師可將學生分成小組,每組4~5人,共同協作完成財務報表的編制,在完成任務的同時鍛煉學生的團隊協作能力,教師再通過答辯的方式對小組成員的綜合能力進行考核,并給定成績。
“雙高計劃”對于高職院校意義重大,彰顯了職業教育的內在價值。本文提出了建筑工程經濟課程改革新思路,以期培養高素質高質量品學兼優的專業技術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