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元芳
(貴州健康職業學院,貴州 銅仁 554300)
高職院校在人才培養過程中,針對外科護理專業提出了新的要求,學生需要擁有較強的臨床實踐技能和扎實的理論知識。對此,教師需要將理論與實踐相結合,提高教學質量和學生的學習興趣,拓展學生的學習空間,滿足學生學習和發展需要,增強學生的專業技術水平,為社會培養出合格的外科護理人才。
當前很多高職院校在外科護理教學開展過程中所進行的實訓教學先進性、科學性水平較低,仍然停留于傳統教學階段,沒有做出真正改變。專業教學方式的落后主要體現在教師沿用傳統演示法進行教學,且教師占據主體地位。教師在為學生講解專業技術知識之后,便指導學生按標準來反復學習,這種學習模式機械性比較強,學生會產生煩躁心理。面對這些不具創新性的教學方式,會讓教學整體的創新性降低,不利于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同時,會對學生的臨床思維形成產生很大阻礙,不能針對性地辨別每個患者的個體差異性,從而導致外科護理教學實效性較低,這種單一的教學方式會影響到學生創新能力的提高。
醫院對護理專業的學生要求比較高,需要學生在掌握大量醫學知識的同時,還要熟練掌握實踐操作。但高職學生在校學習時間比較短,學習任務繁重,難以在短時間內對大量的知識進行消化吸收,從而導致學習效果不佳。
護理專業的學生較多,學校的場地和設備有限,不能讓每位學生都能夠進行實踐操作。此外,還有學生要考護士執業資格證,但這一考試不對學生的實踐操作能力進行考核,因此,在學習過程中就會出現重理論、輕實踐的問題。護理實訓基地的構建正在逐漸完善中,有部分實訓器材未到位,導致實訓教學效果不理想,無法遵循大綱要求開展實訓內容,制約了學生實踐操作能力的提高。在當前醫療行業飛速發展的背景下,涌現出了很多新型的醫療技術和設備,若高職院校在教學過程中與醫院的醫療設備不同步,那么學生在工作時就難以熟練操作,從而出現實訓教學與時代不相符的現狀,對學生就業造成了一定影響。
國家高職擴招計劃政策下達后,高職院校積極響應國家號召,放寬招生條件,學生人數不斷增多,但學生素質參差不齊。受傳統教育的影響,教師占主導地位,學生處于被動狀態,缺乏創新意識和獨立思考能力,而且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忽視了學生職業素養的培養。有些學生在課堂上的態度不認真,玩手機、交頭接耳的現象經常出現,這些現象都會影響到學生對知識的掌握程度,降低職業素養的培養效果。部分學生不能完全投身于護士這一職業中去,缺乏責任心及人文關懷,體會不到護理職業的神圣使命。
在當前高職院校外科護理專業教學開展的過程中,教師需要注重多元化教學方法的構建,以此不斷提高學生的專業素養。在實際授課的過程中,教師可以結合多媒體為學生呈現外科護理學知識要點,如人體器官解剖結構、手術方式、護理措施、健康教育等。教師可以對這些多媒體課件進行加工,插入相關視頻、圖片資料,讓專業課程內容以更為形象化的形式呈現給學生。例如,教師可以在其中插入關于急性膽囊炎的手術視頻,讓學生學習相關臨床護理技巧。在外科護理學習過程中所涉及的知識內容多元化,教師要想不斷豐富學生的知識儲備,就可以利用外科護理實際案例來進行講解,幫助學生加強理解。在案例引入的過程中,學生可以根據患者情況融入自己的思考,根據其臨床表現采取相應的護理措施。在教學過程中,教師需要為學生指明他們所設計的護理措施中需要改善的地方,這樣可以提高學生們的綜合能力。在課程評價過程中,教師需要結合課程特點對學生們的專業理論和臨床應用這兩方面能力進行客觀評價,這樣能夠顯示評價結果的客觀性,調動學生的學習主動性。
在外科護理專業學習的過程中,學生會感到枯燥乏味。為了更好地推動課堂教學開展,教師需要為學生組織多姿多彩的活動。例如,結合外科護理專業教學內容,創設相應情境。通過模擬臨床病例,可以有效提高學生對問題的體驗和分析能力。在教學課堂上,教師可以向學生模擬一些常見的外科疾病臨床表現,如食管破裂、急性膀胱炎、闌尾炎等,邊示范邊講解,幫助學生更好地了解不同疾病的臨床表征。教師也可以利用外科護理知識競賽等活動,鼓勵學生積極參與其中,進一步掌握相關專業知識和臨床技能。教師還可以在眾多疾病中抽出一個病例,考查學生的實踐操作能力,結合學生的競賽表現評出優秀學生,給予物質和精神獎勵,有效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更好地培養學生的專業素養。
在外科護理學教學開展的過程中,需要將理論知識與實踐操作有機結合,教、學、做合一。對此,學校應不斷加大對實訓實驗室的建設力度,以保障學生實踐操作能力的提高。為了有效提高實訓教學質量,需不斷加大對教學設施的投資力度。例如,學??梢葬槍π缘貙嵱枅龅剡M行擴建,引進先進實用的設備,為學生模擬真實病房環境,獲得最真實的實訓感受,增強應變能力,降低不適感。在這一環境下開展教學,可以縮小教學與現實之間的差距。同時,學校應結合外科護理教學的特點,為學生提供去校外實踐的機會,讓學生真正地接觸醫院、病房和患者,積極投入到護理工作過程中。在培養學生綜合實踐能力的同時,教師也應不斷提高自己的實踐能力,增強綜合素養。學校可以派教師去醫院進修交流學習,加強自身對護理理念的理解,優化實踐操作,提高實訓教學質量。還可以邀請資深的護士或專家來學校開展實訓課授課,讓學生學習最新的醫學技術和知識。
高職院校外科護理專業的學生應具備較強的理論知識,并將其應用到臨床實踐過程中,這樣才能不斷提高他們的能力水平。對此,教師需要對整個教學方案進行改進,從而提高教學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