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麗莉 山西省長治市潞安集團王莊煤礦社區
在煤礦生產中,后勤管理工作擔負著提高后勤工作質量、保障礦工生活質量、為提高經濟效益創造條件的重要責任。只有搞好后勤工作,保障礦工的生活條件,讓他們無后顧之憂,他們才能將更多的精力投入到工作中。所以后勤工作是煤礦高效、有序運行的必要基本前提。精益管理直接促進了煤礦后勤管理工作效率的提高,間接促進了和諧礦區的形成。
煤礦企業在經營發展過程中,沒有意識到后勤管理的重要性,沒有加大對后勤改革的投入。實際上,后勤管理工作難度大、任務多、范圍廣以及許多內部和外部關系。我們不僅要和單位的每一個職工打交道,還要和社會有關部門保持聯系。既有橫向聯系,也有縱向聯系,不僅涉及人,還涉及資金、物資等方面。另外,一些管理者文化水平低,沒有基本的專業技能,對新事物的認識和接受相對較慢,導致一些管理制度和服務標準沒有得到落實,因此管理和技能無法繼續提高,這使得后勤管理難以達到既定目標。
煤炭后勤部門在采購和使用物資供應時,存在著各種各樣的問題,例如:物資采購計劃不定期;采購的物資質量差,在實際的使用過程中損壞率高造成物資采購頻繁;物資的儲備過多,造成大量資金積壓等等,上述一系列的問題將加大煤礦企業的管理成本。
煤礦傳統的管理手段與精益化管理相比有著很大的不同,通過如下方面來看,首先,精益化管理可以做到數據化和信息化,也就是更加精確和高效;其次,精益化管理可以做到以人為本的核心而不是以往的只追求經濟效益從而忽略工人的健康;最后,精益化管理是一個“活”的管理模式,它可以根據具體情況進一步優化和改進,做到與煤礦實際聯系,不斷更新,與時俱進。
所謂精益化管理,就是依靠現代科學技術,應用到煤礦管理工作中,進一步達到企業內部管理的體系化。科學的管理方式以及信息化的技術,有利于企業之間的信息交流。精益化管理就體現了一個精確,這個精確就意味著相關人員需要時刻關注任何一個小的細節,每一個關鍵的環節。良好的信息交流也有利于企業氛圍的和諧,減少不必要的爭端。只有做到實時監控,實時反饋,實時交流,精確科學,才能進一步提高管理的效率。
所謂以人為本就是切實關心每個人的利益,將后勤服務工作切實落實到每個人身上,將精益化管理落實到個人,發揮每個人的職能[1]。合理配置每個人的工作,做到避免壓力過大,也要做到避免工作過輕,根據每個人的實際情況進行工作分配,充分發揮每個人的作用。精益化管理更加注重人才的保護和人才的培養,以人為本,人人都重要,人人都需要,人人都培養,這樣可以調動員工的積極性,也可以促使煤礦高效運轉,提升企業的競爭力。
精益化管理是一個較為完善的管理模式,但這并不意味著該模式一成不變,它是一個因地制宜,與時俱進的科學管理模式,是一個動態的管理模式,它可以根據場區需求,以不同的方式來表現。精益化管理是一個全方位的管理模式,它可以囊括煤礦的安全、人才培養、物資管理、信息化數字化、后勤工作等等。該管理模式還要求場區不斷發展創新,不斷優化,在運行過程中不斷發現自己的問題,才能更好的提高企業工作效率[2]。
精益化管理是提高企業管理水平和質量效益的有效措施。它工作的重點是使每一項工作做得更加精細,專注做好每一件小事、每一個細節。而后勤工作涉及員工的諸多生活領域,是整個煤礦區域的強硬后盾,擔負著保障礦工生活質量、為提高經濟效益創造條件的重要職責,因此,我們要大力宣傳精益化管理,充分利用廣播、公眾號、宣傳欄、組織宣講團等多種形式宣傳精益化管理,做好全員全域宣傳滲透,調動“人人擁護改革、人人支持改革”的積極主動性,做到全員化參與,推動將精益管理思想落實在日常、滲透到細小。
精益管理需要滿足規范化、標準化、精細化的要求,因此,要用精益的方法,堅持問題導向,從發現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入手,建立精益管理的相關規章制度,以精益規范管理流程,提升管理效率。其次在現有的6S 管理考評細則中增設精益管理內容,此外,設立“金點子”征集激勵機制,表彰獎勵一批具有推廣價值的“金點子”,充分發揮員工的主觀能動性,推進降本增效。通過上述方法,提升了員工的工作能力和執行能力,讓員工樹立精益思維。
精益化管理的一大特點就是實現了管理的信息化和數字化,企業應該加強自身的信息管理服務,建設基礎的信息管理系統。后勤管理工作中,大量的員工信息數據會使得服務人員很難直接服務到個人,因而使得服務變得被動和麻煩,傳統的紙質檔案容易丟失,且難以查詢,無疑增加的后勤工作的負擔,實施精益化管理,為每一個員工建立信息化的檔案,上傳到網上進行公示,確保了員工安全的同時也有利于后勤工作的進行。搭建一個信息交流平臺,有助于員工積極的向場區建言,提出自己的想法和需求,提出工作中存在的弊端與不足,打破傳統的被動后勤服務模式,共同促進企業的高效運轉,同時也可以促進員工參與到管理中,讓管理更具科學性。
后勤服務工作是否得到員工滿意,需要一個量化考核制度來測評,員工是否滿意,讓員工來回答。精益化管理的特點是不斷的自我優化和自我改進,在這個過程中,不斷完善績效考核制度,建立量化考核制度的同時強化監督制度,簽訂責任書,服務人員接受員工的監督,同時定期審查,不斷檢測,在管理與監督中,不斷發現后勤工作中的不足,進行改進,提高精益化管理的質量[3]。同時還需要培養后勤隊伍的能力和素質,進行科學的選拔以及教育,不斷提升工作人員的專業能力是確保后勤工作能否做好的關鍵,培養創新性人才,培養吃苦耐勞的精神,提高員工凝聚力,不斷優化后勤工作人員的結構,打造受員工愛戴的后勤專業隊伍,確保做好員工的后勤服務[2]。
后勤物資管理是保障后勤工作正常運轉的基礎性工作。首先,后勤部門要建立高效的物資采購制度,加強計劃提交、審核、采購、發放、驗收、庫存等環節的管理,提高物資利用率,減少資金投入。二是提高管理人員的驗收能力,加大對物資和產品的檢驗力度,確保采購物資的質量。通過加強成本控制,提高企業的管理水平。
后勤管理工作至關重要,但現今我國煤礦企業在后勤管理工作中存在著這樣或那樣的問題,這些問題的存在無疑是降低了煤礦企業的經營效率,通過精益化管理的介入可以很好的解決這些問題。這就要求我們煤礦企業在提升后勤整體運營效率,滿足全體員工需求的同時要加強成本核算,降低運營成本,加大信息化和數字化建設,與時俱進,不斷創新和發展,不斷完善精益化管理制度,確保后勤工作的高效運行,有助于提高企業的經濟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