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菁菁 中國石油天然氣股份有限公司遼河油田分公司(鉆采工藝研究院)
隨著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國家的快速發展,經營和貿易模式處于持續改變狀態,但是合同的作用以及市場地位并未改變。只有企業對合同實行有效且合理管理的基礎上,才可以有效控制并規避經濟活動期間的各種風險問題,這也是提升企業綜合管理水平以及參與市場競爭時自身利益得以保障的關鍵,強化企業經濟合同管理屬于企業持續發展的關鍵。
伴隨著市場經濟體制的持續性改革創新,合同管理成為企業合法經營的基礎依據,采用法律途徑實現對企業合法權益的維護,可以有效預防經營效益丟失、經濟利益下降等問題,并且還有一定的市場競爭力保障功能。合同管理在企業經營與生產期間具備不可替代的功能與作用[1]。從近些年部分企業的經營現狀來看,企業的合同管理工作仍然存在許多的問題,例如程序缺乏規范、條款不夠嚴謹、管理效果較差、違約時責任劃分不明確等,這也導致了許多的經濟損失。近些年隨著市場競爭壓力的不斷提高,企業經營難度以及經營壓力不斷提高,想要持續推動企業發展就必須基于企業合同采取全面的控制管理[1]。
首先,領導層需要提高對于合同的認知,并參與合同法的相關教育培訓,每年可以在企業內部開展中高層領導干部的培訓,并在其中設置合同管理相關內容。將法制教育中合同法的教育作為領導干部重要教育內容制定。其次,培訓合同承辦層。在市場經濟的模式體系之下,合同管理人員、承辦人員在市場交易活動中屬于前瞻性模式,同時也是企業形象的代表[2]。對此,需要堅持培訓、學習以及外出調研等多種活動方式,對合同管理相關人員開展多方面教育,一方面參與學習國家相關法律與相關規定,另一方面可以要求工商管理相關領域的專家、學者參與到專業培訓過程中。第三方面是應用合同糾紛案例,針對法律規定的案例進行教學。第四方面是通過經濟犯罪的案件開展廉政性教育。借助多種教育途徑促使所有管理人員均可以根據規范、要求、法律進行操作,并在工作中形成自我約束、合同規范管理等理念,強化合同管理綜合效益。
構建完善的規章制度體系,健全且完善的制度體系屬于合同是否可以實現全過程管理的根本。對此,需要對原本合同管理的制度進行修訂調整,基于目前相對比較完善的制度體系,將這一些制度體系對合同管理的機構和職責等進行明確規定[3]。合同管理相關人員需要登記并簽約對方的資信調查表、下屬部門授權委托審批表、簽訂合同的審批表、登記表、變更和接觸合同審批表等。借助不同類型的臺賬以規范化原則實現對合同管理中不同環節的有效管理,并檢查考評直屬部門在合同管理方面的相關依據,為企業持續發展提供支持。對于合同立項審批工作而言,應當作為合同管理的重點工作環節,合同立項屬于合同管理的起始點,為了更加合理的立項,企業方面可以基于自身的經營情況以月或年為單位提出申報計劃并集中進行會議審批,基于計劃采購方式規范落實,通過單位上報下月采購計劃方式,以主管部門進行匯總審查,核對庫房庫存情況后進行審批[2]。
合同管理涉及了企業經營中的不同方面,單純合同管理部門的管理行為很難確保管理的職能水平,這樣就需要發揮其他相關部門的職能作用,實現全面性、全方位的管理,從而達到有效控制的綜合目的。對于重大合同相關部門人員,應當積極參與合同的洽談與審查工作,而對于非重大合同可以以業務主管部門進行直接審查。技術與計劃等方面的專業管理部門、財務部門應當參與到重大合同的談判過程中。對于業務的主管部門以及合同相關部門領導應當參與審查與審批。另外,還需要做好合同管理的達標活動,達標活動內容及重點在于人員、制度、機構,判斷代理行為是否合法、印章使用是否規范、合同審批是否依據程序進行、合同簽約時是否標準[3]。
完善合同管理規章制度的同時構建一個完善的評價機制,制定并優化合同管理制度,同時對合同管理工作本身進行評價,對合同簽約率、履約率、簽準率等進行評價,并對相關責任部門人員進行考核。在物資采購方面,可以應用市場經濟效益,對采購的結果以及招標的競標結果進行綜合評價,基于不講情面、不徇私情等原則判斷合同簽訂合理性,并對問題合同、不合理合同責任人進行追責,強化合同管理綜合效益。
綜上所述,合同屬于企業之間經營活動和合作的關鍵性文件,合同管理工作同樣也是企業管理工作的重要衡量標準之一。系統化的合同管理可以促使企業達到經濟與可持續發展等基本性保障,構建完善的企業合同管理制度體系與法律服務機構顯得非常重要,需要及時明確合同管理工作中的各項職責,基于持續改進與不斷優化完善為基礎改進合同管理措施,提升企業經營管理的綜合水平,從而確保企業持續穩定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