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高明 肇慶市高要區人民醫院
我國的醫療體系走上了改革創新的道路,為了保證醫院平穩運行,醫院必須做好后勤管理工作,確保各種物資及時、足量的供應,但也要關注成本效益,避免盲目支出影響醫院的財政情況。與此同時,要想更加有效地開展后勤管理工作,相關醫院又必須重視全面預算管理,以推動醫療物資資源的優化配置和利用,并進一步提升醫院的服務水平、降低醫療成本,保證醫院的經濟效益,從而推動醫院的可持續發展。
1.技術落后,影響全面預算管理的實施效率
當前信息技術已在各行各業普及,不僅促進了相關事業的轉型升級,也為其提供了更加便捷的工作方式,能夠提升工作效率,實現實時聯動[1]。然而,在對醫院的后勤管理工作進行了解時發現,其并未開發和建立比較便捷的后勤物資統計體系,很多時候仍然是以人工操作為主,導致預算過程中出錯幾率增大,且容易有數據混淆、漏項、重復預算的情況,這不僅增加了財務工作人員的工作量,也會在一定程度上影響預算工作的效果,不利于后勤管理工作的開展。
2.后勤預算編制方法存在問題
有效的預算編制方法可以提升工作人員的工作效率,也能為醫院的后勤管理工作提供明確指導,保證各環節工作的穩步開展。但是,醫院每次都是以上一年度的供應物資支出來編制下一年度的后勤管理預算,然后在實際開展工作時,又會因為現實情況的變化而不斷推翻之前所做的預算,也就出現了一年調整七次預算的情況。這些都說明錯誤的預算編制方法會使得醫院后勤預算工作缺乏可行性和執行性,也與“無預算不得采購醫院固定資產”的政策相悖,完全展現不出預算工作存在的意義。
3.預算工作滯后,不利于后續工作開展
正常來講,在后勤管理工作中實施全面預算時,往往需要有一定的前瞻性,如要在本年末做好下一年的物資預算成本,并在來年初公布預算方案,為各部門提供明確的參考數據,使之開展針對性工作,及時調整工作節奏等,而目前很少有醫院能夠提前編制預算,經常會拖拖拉拉,直到來年的工作開展到中期才會將全部的預算數據做好,所以前期會導致醫院各項后勤工作缺乏參考,不利于相關物資的采購和成本控制。
醫院針對2015年時出現的后勤預算編制問題進行了反思,然后結合院內的具體情況對全面預算管理工作進行了詳細規劃,具體過程如下:
首先,成立了以醫院高層管理者為核心的后勤預算編制工作模式:管理財務的高層領導需依托具體情況提出下一年度的醫院預算總目標,同時針對后勤部門提出具體的分目標;后勤部門中的工作人員需根據所負責的具體業務編制對應的預算方案,尤其是分管醫院各種供應物資的部門和人員,要認真核對每一種物資的市場價,降低預算差;編制好的預算表格要及時上交給分管領導,便于其綜合所有信息,編制出內容更加完整、更加科學的預算草案,之后可呈報給對應的預算管理部門,由其審核;而預算管理部門需匯總所有后勤基層單位的預算信息,立足整體進行評估,并提出合理的建議。最終,經過反復溝通、修改可得出比較合理的后勤預算方案,然后在醫院內執行,再根據下一年度的實際工作進行完善。
其次,制定了較為詳細的預算編制制度:后勤部門編制預算時應主動聯系歷史的數據,但不能完全借鑒,需根據當下的財務情況、現有的物資等進行合理編制;編制預算應全員參與,但要有合理的分工、明確的職責范圍,確保個人做好分內之事,合力提升預算工作的效率和質量;加強審核管理,不能忽視預算方案中的任何環節,且要及時發現方案中不合理的地方,及時退回修改,確認無誤后才能投入使用;在最后執行的環節,還要要求后勤部門結合當期的收支情況,對照預算方案進行分析,并在發現問題之后上報管理部門,給出相應的解決方案,確保及時調整執行策略,保證成本效益同時提升后勤工作的質量;要成立相應的預算管理控制部門,并對其中的工作人員進行培訓,使之秉承負責的態度嚴格審核各種預算方案,且要對日常的審批工作進行監督,減少超預算的情況,但也要結合實際,合理審批,并在之后對存在的偏差進行總結,發到對應部門要求其反思問題、給出整改措施,從而不斷縮小預算工作與實際支出的差異,將成本控制在合理范圍內;每個季度、年度,醫院需對后勤部門的工作人員進行關于預算執行工作的考核,對編制預算較為準確、執行力強的后勤部門進行獎勵,對預算編制不合理、不科學的部門進行適當懲罰,督促他們引起重視、優化工作模式,保證預算工作更加高效開展。
1.強化了后勤管理部門的全局觀
通過在醫院后勤管理工作中實施全面預算管理,各部門、各單位都會從實際出發開展預算編制工作,也會從基層單位和整個部門入手,對預算方案進行調整與完善,從而全力推動醫院的運轉、發展,并完成物資成本控制工作,這些無疑提升了他們的全局觀和大局意識,有利于促進醫院后勤預算工作的高效開展。
2.增強各部門的責任心和執行力
全面預算管理工作明確了各部門在預算編制工作中的職責,也以績效形式實現了評估和量化,這會使得后勤部門的不同單位以更加認真、負責的態度對待編制預算工作,而預算管理部門也需結合自己的工作內容,肩負起監督、審核的職責,及時督促各部門預算方案的完善,并要求他們在具體執行時嚴格按照已有的預算來進行,有效促進了他們責任心和執行力的提升,也推動了醫院后勤工作的有序開展。
3.后勤部門的物資供應工作得到了優化
實施全面預算管理之后,后勤部門在清點、購買各種供應物資時會更加上心,以免漏買,增加實際的支出,或是避免重復購買,增加醫院財務壓力。同時,后勤部也會對物資的配送方式進行調整,以集中管理和配送降低損耗和成本,這都有效控制了預算,也優化了物資供應工作[2]。
醫院進行全面預算管理工作一段時期后,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且制定了預期目標:提升后勤工作效率,應較之以往升高30%;開展資源回收工作,保證物資的使用率提升至少25%;降低后勤管理成本、增強預算準確性,落實開源節流目標,使供應物資的損耗降低大約35%。
當前在實際后勤管理工作中實施全面預算管理的醫院還是比較少的,相關的研究也不是很多,而且每個醫院的具體情況也有差異,相關的措施并不一定適用于所有機構[3]。醫院在后勤預算工作方面的探索和實踐具有鮮明的風格和特色,主要是將重點集中在了供應物資的成本管控方面,不僅為各界提供了一個新的視角,也結合了自身實際,通過真實數據和具體的策略給其他醫療機構提供了指導,具有十分積極 的意義。
醫院構建了自上而下、上下一體的新型預算管理模式,且要求各部門、各工作人員實時聯動,從整體出發開展預算編制工作,還對各項預算成果、預算執行過程展開了評估,使得該項工作更具整體性、科學性,能夠更為準確地幫助后勤部門開展物資供應工作,同時降低醫院的物資成本。
為了降低物資的采購、運輸和管理成本,醫院還提出了統一購買、適量購買的理念,即要求后勤單位對關鍵物資進行統計,同時保證采購價格相同,避免出現大幅度的價格差,影響預算工作,還要對運輸方式進行優化,實現集中、統一配送,減少運費,從而以此實現物資合理、及時供應,并降低不同環節的成本[4]。
在醫院的后勤全面預算管理工作中,對不同部門、不同項目的預算編制工作進行了合理分工,讓各部門明確了自身職責,同時也設計了審核、評估、監督部門,能夠使預算編制過程更加科學,還對預算執行過程實施了監管,有效規避了超預算的情況,同時還實施了績效考核、獎懲激勵等機制,有效調動了員工的積極性,營造了良好的工作氛圍[5]。這種環環相扣的工作模式以及創造性的預算管理機制切實提高了醫院后勤預算工作的質量。
總而言之,后勤管理工作在醫院的運行過程中發揮著十分重要的作用,而全面預算管理又是開展后勤管理工作的基礎和前提,所以必須從醫院內部入手,加強對于各后勤部門的管理、指導,使之科學編制預算,并認真執行和落實。我市某院通過研究全面預算管理對醫院后勤管理中物資供應及成本效益的影響,有效提升了后勤管理工作成效,也優化了醫院的后勤管理模式、預算編制工作,推動了醫院內部控制工作的有效開展,同時強化了后勤管理效果,也為其他機構提供了一定的參考。因此這種全面預算管理對醫院后勤管理中物資的供應和成本效益都會帶來積極的影響。醫院一定要做好全面預算管理,這樣才能幫助自身的后勤管理乃至綜合管理實現良性化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