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奕彤 中山市沙溪鎮綜合行政執法局
隨著我國城市化進程的日漸加快,多種嚴峻的環境問題逐漸凸顯在大眾的視野里,帶動了人們環保意識的上升,對生態環境進行有力的保護,顯然已經是我國發展建設中迫在眉睫的任務。傳統的生態環境管理在技術手段上相對落后,無法滿足當下的生態環境管理需求,而無人機技術在這一方面具有突出的應用價值,應為相關工作者進行積極的應用。
無人機在實際應用中表現出的優勢主要集中于以下幾個方面:
首先,無人機的購置成本較低,且日常維護相對便利,能夠降低生態環境管理工作獲取數據的成本。
其次,無人機設備的便捷性很強。我國的無人機技術目前已經基本具有了智能自動化系統,尤其是部分無人機具有先進的故障自動診斷功能,在設備發生故障或操作失靈時能夠自動返回起飛點,這就極大地提升了相關工作者工作的便捷性。而無人機設備所涉及人工操作的部分也較為簡單,相關工作者經過基本的操作培訓后便可以輕松上手。
另外,將無人機引入生態環境管理工作中,能夠顯著提升生態環境管理工作的安全性,即無人機可以經由人工操作,在一些高危區域進行工作,這就減少了一些傳統生態環境管理工作中可能存在的安全隱患。
最后,無人機技術的作業精度相比傳統的生態環境數據收集系統也較高,其實際圖像分辨率能夠達到分米級,能夠對地面上一些細小的數據進行收集,且能夠支持垂直方向、傾斜方向、全面覆蓋等方式的圖像成像。
總之,無人機技術能夠實現定區域定點監測、長航時監測等等更具目標性、針對性的監測工作,這顯然能夠有效提升生態環境管理工作效率。
生態環境管理的工作人員可以將多光譜成像儀安裝在無人機上,利用無人機來對地面上水體的水污染源、水污染口和水面漂浮物進行光譜成像,完成對水污染情況的全面監測,從而更方便工作人員辨別這些水污染治理工作中的著力點,獲取到如污染狀況、水體透明度、水質富營養化等數據,為進一步的治理工作供數據參考[1]。
目前,我國的森林退化問題依然十分突出,但傳統的植樹造林模式需要耗費大量的人力、物力、財力,周期較長、效率較低,很難真正解決森林的退化現象。而無人機技術就可以一定程度上提升森林退化治理工作的效率。首先,無人機技術可以對森林退化區域進行航拍和測繪,對一些濫砍濫伐的不良行為進行監測;其次,目前有部分科技企業已經研制出了針對森林退化治理工作的專用無人機,相關工作者可以將需要播種的樹種安裝在無人機上特制的膠囊中,讓無人機在飛行中將這些膠囊牢牢射入地面,在膠囊破裂后,其中的樹種就會生長出來,這種工作方式顯然能夠提升植樹造林工作的效率。
運用無人機技術可以較為便捷地對大氣污染的情況進行全面的監測,獲取其中的PM2.5濃度數據,并形成三維分布數據,對如霧霾等情況進行及時的預報。另外,工作人員還可以利用這些無人機采集到的大氣污染數據,對霧霾產生的原因和規律進行分析,設計出針對霧霾情況的治理方案,提升大氣污染治理工作的效率。
過去的生態環境保護區的工作者通常是借助無線電的手段來對動物的運動進行跟蹤,對動物的運動距離進行監測,從而大致歸納出動物地棲息地,但此種工作方式顯然不夠便捷,工作者通常需要親身進入動物的活動區域進行勘察工作,并以徒步的方式跟蹤無線電的信號,工作效率較低。無人機技術在這方面的運用能夠顯著提升工作者追蹤動物的效率。工作者可以運用無人機來對無線電信號進行跟蹤和監測,收集出動物運動的數據,這就有效地避免了徒步跟蹤帶來的不便。
運用無人機技術還可以高效地對突發環境事件的數據進行監測,具體可包括環境現狀、事件影響面積、危害范圍等方面。例如,在2012年11月,貴州省銅仁市萬山區萬泰錳業集團的尾礦庫發生泄漏事故,相關的生態環境管理工作者便采取了無人機技術來對泄漏事故的動態情況進行了監測,并對監測數據進行了分析,采取了有針對性的措施,有效避免了泄漏事故對當地自然環境的進一步污染。
我國幅員遼闊,自然災害發生的概率高、面積廣,而這些災害一旦發生便會對當地的自然資源、社會環境等造成極為不利的影響,因此,在自然災害發生后,相關人員通常需要花費大量的人力、物力、財力來對自然災害對當地造成的環境影響進行分析與評估。而運用無人機技術,可以較為有效地提升這類評估工作的效率。例如,近年來,無人機技術已經在汶川地震、玉樹地震等重大地震災害中得到了廣泛的應用,這充分體現了無人機技術機動靈活、適合高危地區作業等顯著優勢[2]。由此可見,無人機在自然災害環境影響評估工作中也具有較高的應用價值。
綜上所述,在生態環境管理工作的要求不斷提升的今天,分辨率高、機動性強、安全性強、成本低廉的無人機技術具有極為重要的應用價值。相關人員應當對無人機技術的優勢進行充分的把握,并在實踐中加大對這一先進技術的應用,讓無人機技術能夠在生態環境管理工作中進一步發揮出其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