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昱喬





本文主要運用錄像觀察法、數理統計法等對2020年法網男單冠軍—納達爾全部單打比賽的技術特征進行數據統計分析。結果發現:在發球技術方面,納達爾一直保持高度穩定且具有威力,各個得分率相比于其他七名對手都處于上風;接發球技術方面,納達爾具有快速的判斷力,接發球得分率高,說明他的接發球進攻能力強;網前技術方面,作為底線型球員,納達爾雖然網前回合次數較少,但總能抓住關鍵的得分機會,同時優勢的制勝得分和低于對手的失誤為納達爾的獲勝提供了保障。
法網作為一項大滿貫賽事,一般是在每年的5月至6月舉辦,此時的羅蘭·加洛斯中央球場座無虛席。可惜的是,由于今年新冠疫情在全球傳播范圍之廣,不僅將正賽時間延期至9月27日至10月11日舉行,同時現場也沒有了往日接踵而至的場景。但是在如此艱難的環境下,納達爾在中央球場恐怖的統治力也并未褪去,他一路過關斬將,最后以一場碾壓式勝利戰勝老對手德約科維奇,奪得了他的第13座法網冠軍及第20座大滿貫賽事冠軍,追平費德勒歷史記錄。隨著這項運動的發展,對球員技戰術方面的要求也隨之上升。全面性,多元性是現代網球所需要的。本研究著重對納達爾在本次法國網球公開賽中技術特征進行觀察、研究分析,旨在為我國網球運動員訓練以及競賽提供參考。
1 研究對象與方法
1.1 研究對象
以2020年法網男單大滿貫賽事冠軍納達爾以及每一輪所遇選手的各項技術數據為對象
1.2 研究方法
1.2.1 文獻調查法
CNKI,等數據庫搜集有關“網球技術”等關鍵詞期刊。并且通過2020年法網官方網站搜集有關數據信息。
1.2.2 錄像觀察法
通過不斷,反復觀看并記錄納達爾及其七輪對手在2020年法網男單賽事中七場比賽的表現及各項技術得失分情況。
1.2.3 對比分析法
通過對納達爾2020年法網男單賽事中各項數據收集并與其七輪對手進行對比,以此對納達爾的各項技術有了更加清晰的認識。
1.2.4 數理統計法
本次采用Excel2016版本來進行數據研究。納達爾在2020年法國網球公開賽單打的全部七場比賽的數據收集、整理匯總,提煉出有效信息,主要對發球速度、雙誤、網前得分等比賽數據進行統計分析。
2 研究結果與分析
2.1 發球技術數據統計分析
2.1.1 發球階段數據統計分析
網球發球是構成比賽最重要的一部分。作為比賽的開始,只受自身掌控,而不會被對手所牽制的一項技術。許多職業運動員憑借自身優勢已經把發球作為自己的“殺手锏”。所以發球的優劣是直接影響運動員是否可以在比賽中搶占先機的重要因素。同時,也可通過發球衍生出許多技戰術來進行比賽。在比賽中一發進球率,一發得分率等一系列數據的高低是影響比賽勝負的關鍵性指標。
表1數據可得出,納達爾的平均一發進球率為67.3%,一發得分數為39.4,一發得分率為71.4%。其他七名對手平均一發進球率為66.4%,一發得分數為27.5,一發得分率為53.8%。雖然在進球率上與其他七名選手相差不大,但是在得分數以及得分率上遠遠要高出對手。說明納達爾可以很好的利用自己一發給對手帶來的威脅轉化為實質性的分數。在二發數據方面顯示,納達爾的平均二發得分數為17.2,二發得分率為65.4%。其他選手的平均二發得分數為10.5,二發得分率為39.2%。二發為了保證不失誤,選手們都會增加旋轉來保證成功率。從以上數據不難看出,納達爾在保持著高效一發得分率的同時,他的二發得分率也要比對手平均高出26.2%,保持著高旋轉、高效率的二發,使對手出現接發球失誤。這些方面都可以很好的表現出納達爾發球技術的精湛,與技戰術巧妙的結合在了一起。
2.1.2 發球制勝與發球雙誤數據統計分析
發球制勝簡稱ACE球,是選手們直接得分的手段。ACE球可以給選手增加自信心,減少體能消耗。但在紅土場地上,ACE球并不是輕而易舉就可以做到的。因為球場的特殊性,當球落至紅土時摩擦力增大,反彈球球速隨即下降。所以在紅土球場發出ACE球需要通過觀察對手在接發時的站位,來進行選擇區域性的發球,使對手措手不及。
表2數據可知,納達爾在七輪比賽中,總計發出ACES球為14個,其余七名對手共發出ACES球為15個。從總數來看不相上下。通過觀看并分析比賽錄像可以了解到,在這七輪比賽中ACES球數量相差最多的是在第一輪對戰來自白俄羅斯的小將格拉西莫夫的這場比賽中,總共發出8個ACES球,分別是在一區內角5個和二區外角3個,并且在其他幾輪比賽中對手發中ACES的位置大多也都處于這些區域當中。這些都位于他的正手位,可以表現出納達爾需要增加正手位接發能力以及接發站位。發球直接得分與發球雙誤是相依存的,在追求ACES球的同時也要考慮到相應的風險。從表2中可以看出,納達爾總計有9個發球雙誤,對手總計有16個發球雙誤。隨著對手水平不斷提高、難度不斷加大,納達爾的雙誤個數卻隨之下降。這體現出了納達爾并不是那種追求一拍子打死對方的球員,而是想要降低自身失誤、提高穩定性,以此來尋找機會拿下比賽勝利。
2.2 接發球技術數據統計分析
同樣,接發球技術作為網球運動中使用次數相當多的技術。包括了底線正反手擊球、擋、挑、切、削等方式。在職業比賽中,男子球速驚人,所以掌握高質量的接發技術就變得很是關鍵。如若能在接發球時限制對方或者相持,就會順勢掌控比賽進攻的主動權,不僅為己方創造有利的進攻條件,而且還可以尋找機會破發,是贏得比賽的關鍵。
表3數據統計可得出,納達爾平均接發得分為39個,平均接發得分率分別為51.5%,其他七名對手接發得分平均個數以及接發得分率為26個和30.7%,數據均高出其他七名對手13個和20.8%。由此可分析出納達爾接發球技術非常成熟,屬于世界一流水平。通過觀察比賽錄像發現,納達爾接發球回球質量高,角度刁鉆并且偶爾會直接得分。這會使對手產生較大壓力,造成心理浮動,超強的接發球技術可以給自己戰術的完成以及破發留有很大的空間,從而為贏得比賽創造先機。
2.3 網前技術數據統計分析
網前截擊技術在網球中是一個比較偏向進攻的手段。優秀的選手都會把這項技術當作一項強有力的進攻武器。
表4數據統計可分析出,由于法網是在紅土場上進行比賽的大滿貫賽事,球速較慢。并且納達爾的個人的技術風格屬于底線型球員,對使用網前技術還是相對保守,大都是在底線周旋,調動對手。所以納達爾在這七場比賽中上網總次數,以及網前得分并不算多,但他的網前得分率較高于這七選手。說明他一般不會輕易選擇上網,只會在創造出有利機會才會來到網前,一擊制勝。所以說,好的網前技術有利于進攻,使其進攻手段多樣化,為整場比賽的勝利錦上添花。
2.4 制勝分和非受迫性失誤數據統計分析
在比賽中,選手們的制勝分與非受迫性失誤的次數,往往決定了比賽的走向。根據以往調查顯示,網球選手在比賽中的得分大約有70%是來自于對手的失誤。
表5數據統計可看出,在制勝分方面,納達爾總個數為212個,平均每場制勝分為30個。而其七輪對手總和僅為168個。充分體現出納達爾作為一名底線型球員的底線技術扎實,進攻性強,從而主動得分的能力隨之提升;在非受迫性失誤這一方面來看,納達爾總數為149個,場均為21個,同時他的七輪對手總和為272個。通過數據可分析出,納達爾正是憑借著自己穩定的底線技術和紅土場比賽經驗把失誤牢牢的降到最低。特別是在決賽中面對剛從羅馬大師賽奪得冠軍的小德,他的失誤足足少了38個。高效的制勝分和較低的非受迫性失誤是納達爾捧起他第13座法網冠軍獎杯以及第20座大滿貫賽事冠軍獎杯的關鍵因素。
3 結論與建議
3.1 結論
(1)在本次法網男單賽事中,納達爾在發球技術上總體表現平穩,雖然球速不高但是一直有著自己的獨特之處—高旋轉,作為其發球得分率的重要保障。
(2)強大的底線攻防能力與接發的穩定是納達爾的技術特點,也是他贏得第13座法網獎杯的致命武器。
(3)在網前方面,納達爾的上網率并不算高,這與他的打法以及比賽風格都有著很大的關系。作為一名底線進攻型球員只會在有明顯網前優勢時,一擊制勝。
(4)納達爾在這屆法網中狀態極好,與他今年的賽事安排也有著較大的關系。讓他得以有更多的時間沉下心來努力備戰法網,沖擊冠軍。同時穩定的心理狀態和豐富的大賽經驗,可以讓他發揮出自己所有的技戰術獲得更多得分機會,最終取得比賽勝利。
3.2 建議
(1)納達爾在日后的訓練中對于平分區內角以及占先區外角的接發可以進行刻意的練習。減少對方在比賽中對自己正手位發球的ACES數量。
(2)建議我國運動員,提高發球技術,加強落點與角度的練習。在提高速度的同時,提高穩定性。同時需要加強底線正反手擊球穩定性以及角度、速度、深度。這樣才能通過相持,尋找對手失誤,抓住機會拿下比賽。
(3)在體能方面,以納達爾為例,已經34歲的他依然在競技場上與比自己年紀小的對手進行高強度的比賽,這正是納達爾強大的地方。所以我國運動員要重視自身各方面功能性訓練,減少傷病。通過科學、系統的訓練方法提高身體素質,跑動能力以及自己的反應速度等。將各方面素質能力有機的融合在一起,這是贏得比賽的關鍵。
(作者單位:北京體育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