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春林
摘要:項目化教學是一種全新型的教學模式。這種教學方法在小學信息技術課堂中的應用可以有效促進師生關系的和諧,幫助教師建立以學生為主體的課堂模式。項目化教學可以改變傳統(tǒng)的課堂模式,全面提升小學生的信息技術運用能力。
關鍵詞:項目化;信息技術;觀念;流程;多元
項目化教學是教師在課堂中將所學內(nèi)容以項目的形式呈現(xiàn)出來,在教學中師生以完成項目為目的共同進行課程內(nèi)容的探究學習。這樣學生們在項目的探究中就可以將所學內(nèi)容與實際問題相結合。學生們在項目式的教學中,可以運用更廣域的知識來完成項目。這種教訓模式將傳統(tǒng)的以教材為中心的教學轉變?yōu)橐皂椖客瓿蔀橹鞯慕虒W模式。本文作者根據(jù)多年信息技術教學經(jīng)驗,詳細提出了項目化教學在小學信息技術課堂中實踐的具體策略。
一、提高認識,改變教師傳統(tǒng)觀念
在當前信息技術的課堂中,教師們的教學理念大多還停留在傳統(tǒng)的講授式教學階段。對于項目化教學教師們的認識還不充分,同時也不具備足夠的相關教學經(jīng)驗。信息技術學科的教師要積極更新自己的教學理念,努力學習接受新的教學方式。教師們要認識到信息技術的實用性,并結合新課標中提升學生學科能力的教學理念,充分認識到項目化教學在信息技術課堂的實用性。教師們要改變傳統(tǒng)的教學觀念,在小學信息技術課堂中積極探索項目化教學的實踐策略。
例如:在人教版小學三年級上冊信息技術課堂第二單元《用“畫圖”畫畫》的復習教學中,教師就可以利用項目化教學來組織這一單元知識的學習和運用。在這一單元的復習中教師可以結合實際生活確定相應的項目主題如結合即將到來的春節(jié),可以以“熱鬧的春節(jié)”為主題進行復習。教師讓學生們利用本單元所學的信息技術知識來為春節(jié)設計一幅具有節(jié)日特點的畫。通過這樣的項目教學,教師可以讓學生們在實際問題解決中去充分研究本單元的教訓內(nèi)容。
二、因材施教,設計項目實施流程
在項目式教學中,設計項目實施的流程是一項非常重要的任務。教師根據(jù)課堂教學內(nèi)容確定相應的項目主題后,需要引導學生們對項目展開探究。完成一個項目的過程是非常復雜的,因此制定相應的實施流程就顯得尤為重要。教師要引導學生們對項目主題進行詳細的思考,并對項目的實施細節(jié)展開探究。在項目流程的設計中,教師要引導學生們根據(jù)現(xiàn)有的知識結構結合本單元的內(nèi)容有計劃有組織的制定項目實施流程。
例如:在“熱鬧的春節(jié)”這個主題的項目式教學中,教師就可以引導學生們共同進行項目實施流程的制定。首先第一步:學生們需要對春節(jié)這個節(jié)日的特點進行交流和探討,確定畫作的意義和主要內(nèi)容。第二步:學生們選定畫作的制作軟件為Photoshop軟件。確定軟件后學生們對畫作進行初步設計。第三步:運用Photoshop軟件進行具體的創(chuàng)作。第四步:給畫作進行最后的著色。第四步:進行最后的檢查,并給畫作命名。
三、分工協(xié)作,促進項目順利開展
在項目式教學中,學生們對項目的探究是通過小組分工協(xié)作的方式進行的。教師在項目
的分組中要充分考慮到學生們的差異性,將知識結構不同,能力不同的學生分布在不同的項目組中。在項目的實施過程中,項目組成員要根據(jù)自己的特長進行項目任務的承擔工作。項目組在合作分工中,每個成員都發(fā)揮自己的所長,為完善項目而共同努力。只有每個成員在自己擅長的領域進行分工協(xié)作,才能在合作中將項目最大程度完善化。
例如:在“熱鬧的春節(jié)”這個主題的項目式教學中,項目組成員們就可以根據(jù)各自的認知優(yōu)勢進行分工。首先,項目組成員要根據(jù)對春節(jié)這個節(jié)日的特點共同進行研究,以擅長美術創(chuàng)作的組員為首,大家共同來進行畫作觀念的提出,在集思廣益中共同探究出畫作的主要內(nèi)容。其次,在畫作的具體創(chuàng)作中,項目組成員可以選擇信息技術操作能力強的學生進行畫作的具體創(chuàng)作,在創(chuàng)作中其他成員要進行觀察并及時給出意見。最后,對于畫作的上冊,需要以美術功底強的學生帶頭進行著色。通過這種分工寫作的模式,大家可以集思廣益推進項目的順利開展。
四、多元評價,完善項目成果展示
在項目式教學的最后階段是對項目成果進行展示。各個項目組成員可以將自己的最終項
目結果進行展示。對成果進行展示,是為了對項目組的學習成果展開有效的評價。評價是教學活動的重要環(huán)節(jié),學生們可以在評價中總結不足,吸取經(jīng)驗,以此來提升自己的認知。教師在項目成果的展示中要重視評價的多元化,以此完善項目成果的展示。
例如:在“熱鬧的春節(jié)”這個項目式結果的展示中,教師就可以針對結果展開多元評價。在項目成果的展示中,教師可以先邀請項目組對自己的成果進行講解和展示,并對自己的成果進行評價。項目組自評結束后,教師可以邀請其他項目組進行成果的相互評價。在自評和互評結束后,教師可以對項目組的成果進行總結評價。最后,教師可以將項目成果投放到網(wǎng)絡平臺,讓外界以投票的方式進行評價。通過多元化的評價,可以有效的促進學生的進步。
總而言之,小學信息技術教學中,項目式教學可以促進小學生對信息技術知識的有效運用,并讓學生們在信息技術的學習中與其他知識進行融合。信息技術學科教師要在教學中充分探究項目式教學的實踐應用,積極引導學生們展開項目式學習,以便更有效的促進學生信息技術運用能力的提升。
參考文獻:
[1]田元凱,劉積慧.智慧課堂下小學信息技術問題式教學策略研究[J].中國教師,2021(12):103-104.
[2]劉娟.基于培育創(chuàng)新能力的小學信息技術項目式學習實踐[J].試題與研究,2021(35):133-1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