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仕洪
摘要:作為初中的重要學科之一,物理的教學工作逐漸引起廣大群眾和社會的關注。教師要重視培養學生的物理學科核心素養,以學生的實際情況為基礎,采取行之有效的教學措施,提升學生對物理知識的了解與掌握。在新課程改革的引導下,創新教學方法,讓探索與合作成為學生學習的主要方式,教師在教學過程中發揮輔助作用,選擇自主探究式的教學方法,通過設置難度適中的問題,組織學生建立小組,通過組內合作的方法尋找問題的解決方法,幫助學生開發思維,從多角度的思考問題。這樣的教學方式不僅能夠提升學生在物理課堂上的主體地位,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還能建立學生的團隊意識,增強學生的集體榮譽感,有助于實現物理課程的教學效率最大化。
關鍵詞:探索與合作;初中物理;課堂教學
引言:
在進行初中的物理課堂教學時,傳統的教學模式下由教師主導課堂,學生被動參與學習,屬于灌溉式教學,課堂教學效率不高,學生學習積極性難以被充分激發。但是在探索與合作的教學模式下,學生的主體地位得以實現,再加上教師的引導與輔助,學習效率能夠得到最大程度地提升,學生的人際交往能力,實踐操作水平,邏輯思維能力等都能得到充分的提升。文章就立足于探索與合作式教學的實際意義探討了實現該模式的路徑。
一、探索與合作式教學的實際意義
(一)全面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傳統的應試教育使課堂環境沉悶、枯燥,教師與學生,學生與學生之間缺少溝通與交流,填充式教學使學生學習積極性不高,學習興趣缺失。而探索與合作式教學可以改善這種狀況,學生通過互動式交流可以強化對知識點的記憶與理解,而且學生與學生之間的隔閡較小,共同語言較多,溝通起來比較方便,能夠將學習效果大幅度提升[1]。進行小組合作時能夠摒棄傳統教育的弊端,改善漏洞,提升課堂活躍性,使學生在輕松自由的環境中學習,學習積極性與學習熱情能夠被全面的激發與調動。
(二)強化學生的思維邏輯能力
在物理課堂的教學過程中,采用合作式探究教學能夠使學生的多維度的思考問題。學生之間探討問題的解決方法,然后互相學習與借鑒,思維情緒能夠保持在一個高昂的狀態,學生可以主動的投身到物理學習中去。隨著學習過程的發展,知識逐步的積累,學生的思維邏輯能力能夠得到強化,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在遇到問題是能夠切換思路,自主思考的意識與能力都得到提升。
二、探索與合作式教學的實現路徑
(一)創建學習小組
初中物理課堂教學中,小組合作式的方法能夠提升教學效率,促進教學目標的實現,還能提升學生對自己的認知,發現自己的短板與不足,方便在以后的學習生活中進行針對性的學習,對學生提升學習水平,優化學習效果有著極為重要的作用。因此,教師可以組織學生創建學習小組,強化學生之間的交流與合作。通過制定學習目標,將學生均等分為幾個小組,確保組內學生的學習水平相似。然后以教材內容為基礎,設置難度適中的問題,讓學生自由討論尋找答案。大幅度提升學生的團隊精神與寫作能力。還能激發學生的競爭意識,是學生保持較高的積極性完成課堂學習。在規定的時間結束后,由各小組派出代表講解答案,然后分別指出每位同學在解題過程中扮演的角色,防止出現渾水摸魚的情況。對于學生們給出的答案,教師首先要給予高度肯定,激發學生的自信心。然后做出調整,指出不足與問題,幫助學生優化答案[1]。這種小組合作的教學方法能夠使學生以積極主動的態度參與課堂學習,并在課堂中始終處于主體地位,這與新課程改革的要求相一致,能夠強化學生物理學科的核心素養,推動學生向綜合型人才發展。
(二)確保設置問題的高效性
優質的課程問題不僅能夠提升教學效率,優化教學質量,還可以開發學生智力,幫助學生強化邏輯思維能力。因此,教師在設置小組合作的問題時,要以所學教材為基礎,調動一切可利用資源,借鑒專業文獻與資料結合生活中的事例設計教學問題。并以此來確定學生組內合作的內容與大致方向,提升學生的學習效率。在進行教學之前,教師要進行充足的備課,分析章節重點,梳理課程框架與結構,標明重點內容,防止在課堂授課時出現側重點偏離的現象。除此之外,教師要確保設置問題的高效性,即問題難易適中,且具有啟示作用,能夠推定本章內容的教學工作,還能滿足學生對所學知識的需求。如果問題難度太高會降低學生學習的自信心,影響學生學習興趣的形成。而難度太低的問題無異于浪費課堂時間,延長教學目標實現的周期,不利于學生學習效率的提升。
三、結束語
總的來講,初中階段的物理學科屬于一門系統性較強的學科,學習難度較大且內容枯燥。通過讓探索與合作在初中物理課堂“齊上陣”,加上教師的輔助指導,能夠確保學生完成學習任務。還能激發學生學習的積極性,調動學生的學習熱情,同時強化學生的思維邏輯能力。因此教師必須合理創建學習小組,設置高效的問題來引導學生進行物理課程的學習,推動學生的長遠發展。
參考文獻:
[1]王樂樂. “小物品”凸顯“大科學”——對科技館科普教育新形式的有益探索[J]. 科學教育與博物館, 2019.
[2]江莎莎. 初中物理實驗教學中小組合作學習的實踐與研究[J]. ?2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