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洪濤
摘要:隨著新課程改革的落實,社會對學校提出了新的要求,學校必須培養出高素質綜合型人才。而對于初中階段的教學工作來講,數學課程在所有科目中占比最大,數學教師必須跟隨新課程的導向,結合學生的學習能力與實際狀況改進現有的教學方法,以求提升教學質量,實現學生學習效率的最大化。文章就基于初中教學的短板與不足提出改進措施,希望為相關人員做出參考。
關鍵詞:初中數學;教學效率;策略
引言:
初中對于學生來講是一個過渡期,發揮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尤其是初中數學,作為一門基礎性的學科,是學習其他理科科目的前提。隨著新課程改革的制定與實施,教師要及時更新教學理念,創新教育模式,指定具有針對性、獨特性的教學方針,以教材為依據,豐富教學資源。調整教學目標,設置適宜的教學任務,大幅度提升教學效率,推動學生身心健康發展,幫助學生強化思維能力,提高邏輯水平。
一、為學生創造舒適的學習環境
傳統的應試教育使教師將成績視為衡量學生的主要標準,課堂上的教學模式大多沉悶、枯燥,學生對教師的畏懼心理比較嚴重。因此,創造舒適的學習環境是提升教學效率的前提條件,對學生成績的提升有著重要的推動作用。因為在輕松自由的氛圍中,學生能夠減輕學習壓力,注意力能夠得到充分地集中。由于數學科目具有較強的邏輯性,而且數據、公式繁多,課堂教學時難免出現失誤,教師要注意培養學生勇于質疑的精神,對教師教學過程中的問題敢于指正。還可以開發學生獨立思考的能力,鼓勵學生從不同的角度思考解決問題的方式,需要注意的是在學生解決問題的過程中,教師要注意調整并糾正學生錯誤的計算方式,防止浪費時間,降低學習效率。在課堂教學時,還可以與學生進行互動,提升課堂的活躍性與學生的參與度。對學生予以充分的尊重,在兩者之間開展平等的對話與交流,在學生發表出自己的正確答案后,教師要給出高度的肯定予表揚,從而大幅度提升學生學習的自信心,使傳統沉悶的教學環境轉變為自由活躍的氛圍,提升初中數學的教學效率,強化學生的學習效果。
二、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激發學習熱情
初中階段的學生處于青春叛逆期,教師在開展數學教學時要注意向學生傳達對他們的尊重與熱愛,以一個平易近人的形象貼近學生的學習與生活,防止學生出現抵觸心理。還要注意發現學生之間的差異,開展針對性教學,善于尋找學生的優點,并以此為切入點,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提升課堂學習的積極性。在學生出現學習上的瓶頸時,教師要注意引導學生解決問題,防止學生因問題惡化而對數學產生厭煩的心理。由于數學課程涉及的內容廣泛,知識點抽象,學生學習起來會相對吃力,導致對數學課程缺少興趣,不利于教學效率的提升[1]。因此,教師必須采取行之有效的手段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激發學習熱情。例如,選擇小組組隊游戲的方式,來吸引學生的注意力。使原本復雜抽象的知識變得通俗易懂,讓學生在游戲中學到知識,積極配合教師的教學工作。除此之外,教師還可以借助初中學生對新鮮事物的好奇感來提升學生對數學科目的興趣,使學生的態度由最初單純的好奇轉變為產生一定的興趣,到最后變成積極主動地參與到數學學習中去。這樣一來不僅可以提升數學的教學效率,還能在一定程度上減輕教師的教學壓力。
三、問題導向提高學生邏輯能力
課堂教學不僅是初中學生獲取知識的主要途徑,還是深化數學認知的重要環節。在課堂教學的過程中,教師要注意豐富教學模式,充分利用各種教學資源來提升課堂上的教學效率。可以采用自主探究式的教學方法,以問題為導向,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意識,提升學生的邏輯能力。具體來講,教師在開展課堂教學之初,設置幾個難度適中且與本章內容有關的問題,由學生自主討論,計算答案[2]。這樣不僅可以是學生對將要學習的知識點有一個了解,還能對不理解的部分重點標記,在教師授課過程中著重學習,提升學習的針對性。另外還能對以前的知識點進行復習,實現內容的聯系。在此過程中值得注意的是,教師在設置問題時要注意難度適中,難度過大會打擊學生學習的積極性與自信心,影響學習興趣的形成與強化。難度過低的問題會影響課堂效率,浪費學習時間。這種自主探究式的教學方法能夠大幅度激發學生的思維能力,建立學生自主學習的意識,提高學生主動思考的能力。作為一名合格的初中數學教師,再講解課程前,要進行充足的備課,確保對教材中的內容有一個高度的掌握與理解,這樣在課堂上設置問題時才能確保側重點沒有偏離,教學效率能夠實現最大程度的提升。
四、結束語
總之,受新課程改革的影響,初中數學教學工作必須改變傳統的教學模式,調整并完善教學結構,制定新的教學目標。為學生營造良好的學習環境,使學生在輕松自由的氛圍里學習。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激發學習熱情。還要創新教學方法,以問題導向,提升學生的自主學習意識與邏輯水平。
參考文獻:
[1]張娜. 初中數學小組合作學習的組織策略與實踐案例分析[D]. 上海師范大學, 2019.
[2]吳玡柒. 探究核心素養視角下提高初中數學教學效率策略[J]. 成功:上, 2021(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