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丹
摘要:在幼兒園階段,幼兒的思維處于萌芽階段,對世界充滿好奇和探索的欲望。在教育改革大背景下,幼兒園科學教學的發展對于科學活動更加重視,教育要加強教學與社會實踐的聯系,提高幼兒的好奇心和學習興趣。加強科學實踐培養,提高幼兒思維能力,加強對科學知識的認識和理解。
關鍵詞:幼兒園教育;科學實驗;途徑探索
引言:幼兒生性活潑好動,其求知欲和探索欲極強,幼兒階段是孩子對周邊事物情感與體驗初步形成的階段,教師應該抓住幼兒身心健康發展的這一黃金時期,將教育與生活相結合,堅持教育理念指導,保障幼兒教育活動的高效開展,把科學的知識學習融入到生動的科學實驗當中,為幼兒園生活增添色彩。
一、幼兒園開展科學小實驗的具體要求
1、注重全面的啟蒙教育
幼兒園科學課堂的小實驗開展離不開幼兒的自主思考,只有不斷在小實驗開展中合理引導幼兒積極自主思考,在思考中尋找解決問題的方法,才能提高幼兒的自主思考能力。要激發學生主動學習和探究的學習動機,敢于質疑,不斷思考,認真分析,合理解決,讓幼兒能夠在科學實驗的現象里學會觀察和感悟。
2、注重教學的手段創新
要培養幼兒的動手能力,要善于從科學小實驗中引導幼兒發現科學現象,做到從實踐到理論再到實踐的引導方法。科學小實驗是幼兒園階段對幼兒進行科學思維啟蒙的主要手段,通過讓幼兒在實驗中認真觀察、自主操作,提高幼兒的學習興趣。在實驗活動和實際操作過程中,培養生動的學習氛圍,通過小組合作幼兒的協作能力,讓幼兒在合作中提高對科學實驗知識的把握。
二、幼兒園開展科學小實驗的實施措施
1、堅持科學啟發教育
教師在教學中起引導作用,是幼兒與知識之間的媒介。處于幼兒園階段,幼兒思想發展還不成熟,這就要求教師要注重啟發式教學,引導幼兒對生活中的科學現象進行思考。
例如教師發現孩子們對生活中“熱水如何快速冷卻”這樣一個科學現象很感興趣,就可以從幼兒的角度出發,了解他們看世界的角度。引導幼兒思考這樣的問題,讓幼兒更愿意聽取教師的意見,參與到生動的教學課堂中來。提高幼兒和教師的互動性,幼兒的學習對象總是從身邊親近和信任的人開始的,教師通過生活中的科學現象引導其他孩子們一起參與進來。將“熱水如何快速冷卻”的問題設計成科學小實驗活動,探討生活中的科學現象。根據幼兒所提出的辦法“拿木棍攪拌”“將水杯加入冰塊”,“倒在大杯子里”“用風扇吹涼”為幼兒提供了木棍、各種大小不同的杯子、也有材質不同的杯子像保溫杯和玻璃杯,風扇、冰塊、溫度計和溫度適中的熱水。將幼兒們分成小組,一起來動手嘗試什么樣的方法能夠讓熱水快速冷卻。在教學過程中真正接近幼兒的內心,發揮教師的引導作用,認真觀察幼兒的行為,通過加強與幼兒的互動和溝通,啟發他們的思維。
2、開展有趣科學實驗
科學實驗的過程注重于實踐的參與,對幼兒的動手能力具有較高的要求,需要幼兒通過具象化的創造將抽象科學知識轉化為技能經驗。
例如教師可以開展“小種子的成長”為主題的植物種子培養實驗,教師要為每一個幼兒提供一個小花盆進行種植,通過每日的觀察和記錄,讓幼兒觀察其中的科學現象,給種子充足的水分和陽光。教師在班級中劃分小組,讓幼兒互相溝通和交流,總結科學小實驗經驗。在幼兒的實驗內容中融入知識學習,在開展實驗過程中加強幼兒的合作能力。教師通過引導幼兒在小組合作中交流不同的想法,讓幼兒在交流中鍛煉表達能力,能夠拓展思維空間,激發幼兒學習科學的興趣,調動積極性。小組合作不僅是一項學習活動,更是提取、積累、總結、應用的過程。教師通過引導幼兒在小組合作中交流不同的想法,讓幼兒在交流中鍛煉表達能力,能夠拓展思維空間,激發幼兒學習科學的興趣,調動積極性。這樣立足于實驗基礎上的科學活動,也將學習的主動權給了幼兒,讓幼兒能夠提升認知意識,這樣多樣化、多層次的實踐,讓孩子們層層深入對知識的分析和理解,在動手操作的過程中,感受到科學的魅力。在這樣的實踐活動和實際操作過程中,激發幼兒的學習興趣。提高幼兒的協作能力,同時培養幼兒思維的辯證性,增強幼兒合作能力。
三、結語
總而言之,要培養幼兒的科學思維能力,要善于從生活中引導幼兒發現科學現象,做到從實踐到理論再到實踐的引導方法。實踐是幼兒階段幼兒園科學教學的主要手段,幼兒園的科學教學的過程中也蘊含著大量的教育機遇。目前幼兒園的科學教育仍然處在發展過程中,只有不斷優化教學環境,提高教學中的互動性和多樣性,才能讓幼兒在此過程中,通過不斷嘗試、探索和發現學習到生活技能和社交技巧,讓幼兒從科學實驗中獲取科學常識,學習科學知識。
參考文獻:
[1]李燕.探究幼兒園有效開展科學小實驗的途徑[J].試題與研究,2021(21):47-48.
[2]陳五妹.幼兒園趣味科學小實驗材料的設計和運用思考分析[J].當代家庭教育,2021(33):7-8.
[3]俞清桂.幼兒園如何開展科學小實驗活動[J].科幻畫報,2021(05):140+1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