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本呈現
敬業繪就“最美”人生
◎馬祖云
“最美醫務工作者”“最美公務員”“最美志愿者”“最美鐵路人”……一段時間以來,“最美”成為互聯網上的熱詞。一個個“最美”人物,猶如一顆顆璀璨的明珠,輝映在各條戰線。他們以精彩的故事、不凡的業績,展現了砥礪奮進的姿態、絢麗出彩的人生,生動詮釋了令人感佩的敬業精神。
愛崗敬業,是習近平總書記倡導的勞模精神的重要內涵。共和國宏偉大廈是由一個個行業、一個個崗位的“磚瓦”筑就的。立足平凡崗位、人人爭先創優,“百職如是,各舉其業”,方能眾志成城、集聚眾力。三百六十行,倘若每個人都能立足平凡崗位,齊心敬業、履職盡責、勤勉奉獻,我們就能匯聚起強大正能量,為社會主義現代化事業注入蓬勃生機與活力。正因如此,敬業精神既關乎個人成長成才,更關乎國家的興盛、民族的復興。奮進新征程,我們應該怎樣以行動詮釋敬業精神?從某種意義上講,敬業之道蘊含愛業、勤業、精業之精神,需要我們踐行。
敬業,首在愛業。對本職工作的熱愛,是一種樸素的職業情感。愛之愈深,則敬之愈真。愛崗,彰顯的是樂業,展現的是執著。葆有這樣的職業觀,就會自覺把工作當事業干,將小我融進大我,在小舞臺上演出大戲劇。從奮戰在脫貧攻堅一線的駐村書記,到無懼風險、完成特高壓帶電作業的“禁區勇士”……觀察那些“最美”人物,他們皆是干一行愛一行的榜樣,把本職工作做到極致,達到了“山登絕頂我為峰”的境界。事實證明,“專心致志,以事其業”,才能平淡中見奇、尋常中出彩,在新時代的大舞臺上綻放個人夢想。
敬業,要在勤業。業精于勤荒于嬉,立足本職崗位勤勉工作,是一種職業操守、職業品格。勤勞、勤勉、勤懇,意味著務實奮斗。事業的成功,不是等得來、喊得來的,而是拼出來、干出來的。無論從事何種行業,都需要用奮斗鑄就“最美”,以拼搏實現理想。唯拼搏者不凡,唯實干者出彩,唯奮斗者英勇。一勤天下無難事,勤勉奮斗譜寫最美壯歌。
敬業,還須精業。精通業務,體現著職業上的價值追求。在科技日新月異、競爭日趨激烈的今天,應當努力求精通、謀創新、出精品。這需要涵養“擇一事終一生”的傾心專注,“偏毫厘不敢安”的一絲不茍,“千萬錘成一器”的堅持不懈。各行各業的“最美”人物,往往都是追求卓越、業務精進。全國勞模、“最美職工”潘從明能從銅鎳冶煉的廢渣中提取8種以上稀貴金屬,只看溶液顏色便能精確判斷99.99%的產品純度。他獲得國家科技進步獎的背后,是數十年如一日“找難題、啃難點、攻難關”的嘔心瀝血。經驗表明,在精益求精的道路上,只有堅韌不拔的勇者,才能登上風光無限的頂峰。
如果說事業是航船,那么敬業就如同風帆。敬業篤行,推進人生實現從平凡到偉大、從優秀到卓越。激揚敬業精神,揚帆遠航、乘風破浪,我們必能抵達夢想的彼岸。
(選自《人民日報》2021年2月4日,有刪改)
技法鑒賞
議論文的基本結構由“引論、本論、結論”三部分組成。一般來說,引論就是開頭,本論就是主體,結論就是結尾。其中,本論部分常見的論證結構有:總分式、并列式、層進式、對照式。議論文要做到結構清晰,層次分明,就要選擇合適的論證結構。
總分式是在論證的段落、層次結構中引入總說和分說關系的論證方法,可使論證內容綱目清晰,層次井然;并列式是指圍繞中心論點分解出若干個分論點,這些分論點平行列舉、各個闡述,能夠凸顯論點、使論證更有力;層進式就是文章各個層次、段落之間是逐層推進、逐步深入的關系,可使文章的邏輯更嚴密;對照式是在闡述和論證論點時,選用論據進行對照比較,可使文章主次更明確、論點更突出。
1.采用總分式論證結構。
總分式一般有“總分總”“總分”“分總”三種形式。無論何種形式,首先都應在“總”字上下功夫,用準確精練的語言,將分述內容的主旨概括出來,使之成為能“張目”的總綱。其次,分說的內容必須與總說的內容保持一致,從不同角度、不同側面來論證中心論點,相互之間不重復、不交叉。在寫作實踐中,根據立論的需要,這三種方式常常綜合運用。如《敬業繪就“最美”人生》一文,就采用了“總分總”的結構形式,圍繞“我們應該怎樣以行動詮釋敬業精神”,從三個層面展開論述。先剖析了“愛業”的必要性,論證了“‘專心致志,以事其業,才能平淡中見奇、尋常中出彩,在新時代的大舞臺上綻放個人夢想”;接著分析了“勤業”的重要性,“唯實干者出彩,唯奮斗者英勇”“一勤天下無難事,勤勉奮斗譜寫最美壯歌”;然后分析了“精業”的重要性,“在精益求精的道路上,只有堅韌不拔的勇者,才能登上風光無限的頂峰”。最后總結全文:“激揚敬業精神,揚帆遠航、乘風破浪,我們必能抵達夢想的彼岸。”文章結構清晰,層次井然,論證有力。
2.平行列舉,突出論點。
文章開頭舉一個個“最美”人物詮釋敬業精神和習近平總書記強調“愛崗敬業”的例子,引出文章的中心論點:應有敬業精神。然后從不同角度闡釋了應該如何敬業:“首在愛業”“要在勤業”“還須精業”,這三個分論點之間是平行關系,緊緊圍繞中心論點展開,結構整齊,論證有力。
學以致用
一切從實際出發
◎葉慕卿
鳥雀沒有有力的翅膀,于是在綠樹翠蔓間歡樂地歌唱;雄鷹沒有美妙的歌喉,于是在廣闊蒼穹下自由地翱翔。動物如此,個人和國家也一樣,都應從實際出發,尋找適合自己的發展道路,方能綻放光彩。
從實際出發,明確目標,才能走向成功。正如英國作家夏洛蒂·勃朗特,她的文學之路并非一帆風順。一開始,她和自己的兩個妹妹一起自費出版了一本詩集,但只賣掉了兩本;她又將自己最得意的幾首詩寄給了當時的著名詩人騷塞,但卻遭到了騷塞無情的嘲諷。這對夏洛蒂來說無疑是個打擊。但她沒有退縮,反而憋著一股氣。她憑借自己對生活的細致觀察和對人物的生動刻畫,從自身的實際情況出發,堅定了目標——她要寫一部長篇小說。不到一年時間,《簡·愛》問世,其波瀾起伏的故事情節和豐富強烈的感情色彩讓世界為之震驚。夏洛蒂因此名聲大噪。她從實際出發,根據自身優勢,明確了目標,走上了一條能充分展現自己才華的道路,一路走來,大放異彩。試想,如果她沒有結合自身實際情況,只是不斷地盲目寫詩,又怎么會有如今膾炙人口的《簡·愛》呢?
從實際出發,堅定信心,實現自我價值。漫畫家朱德庸小時候患有學習障礙,學習成績很差,他曾自嘲說:“我小時候看起來笨笨的,所以不討人歡心。我只要跟別人接觸,就手心冒汗,說話還會結巴。”但他善于捕捉生活中的美,對圖形以及色彩搭配極其敏感,對于構圖也有著獨到見解。朱德庸沒有“死讀書”,而是選擇從實際出發,走上了繪畫之路。他說,畫畫是唯一能讓自己感到快樂的事,在繪畫中,他重拾了自信,堅定了信心。就像魚兒回到了大海,朱德庸在適合自己的環境中不斷成長,他的作品《雙響炮》《絕對小孩》火遍了大江南北。朱德庸從實際出發,發揮自己的繪畫天賦,終于實現了自己的人生價值。
鯨魚遨游在深海,駿馬奔馳于草原,雪蓮綻放在冰天雪地中,無一不是立足實際才得以蓬勃發展。
唯有從實際出發,明確目標,堅定信心,才能找到屬于自己的舞臺,讓自己的生命綻放光芒。
【湖北武漢市二中廣雅中學,指導老師:張慕元】
點評
作文采用“總分總”的論證結構,先是用鳥雀和雄鷹的例子引出論點:一切從實際出發,才能讓生命綻放光彩;然后舉了夏洛蒂和朱德庸的例子,從兩個方面進行論證;最后總結全文,再次扣題:唯有從實際出發,明確目標,堅定信心,才能找到屬于自己的舞臺,讓自己的生命綻放光芒。作文結構清晰,層次分明,值得同學們借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