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是新中國成立70周年,我們歡呼雀躍;2020年我國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我們驕傲自豪;2021年正值中國共產黨百年華誕,我們展現風采……
作為當代青少年,你對個人與國家的關系有什么感悟?請以“個人與國家”為話題,寫一篇議論文。
要求:①選準角度,確立觀點,自擬題目;②論證合理;③不少于600字;④文中不得出現真實的人名或校名。
青少年與國家
少年智則國智,少年富則國富,少年強則國強!國家的未來在少年,曾經稚嫩的孩童早已長大,即將肩負起國家之重任。
毛主席說:“你們青年人……好像早晨八九點鐘的太陽,希望寄托在你們身上。”作為青少年,我們應該從小樹立遠大理想,將個人理想同國家和社會的需要緊密聯系在一起。(前兩段內容有些重復,可用毛澤東的話直接引出中心論點。)
作為青少年,我們應該擁有信仰。百年前,陳獨秀先生曾經在《告少年》一詩中寫道:“亦有星星火,燎原勢竟成。作歌告少年,努力與天爭。”(詩歌的意思是什么?應將詩歌內容和分論點結合起來進行分析。)表達了他鼓勵青少年反對封建禮教,追求民主與科學的強烈愿望。他滿懷激情地呼喚青少年反抗壓迫、掙脫束縛。這種“努力與天爭”的精神,融入骨子里便會成為信仰。青少年有信仰,國家就有力量,民族就有希望。
作為青少年,我們應該擁有正氣。自古以來的文人墨客,無不贊頌“浩然正氣”,文天祥的《正氣歌》開篇就講,“天地有正氣,雜然賦流形”;孟子也說,“吾善養(yǎng)吾浩然之氣”。有了正氣之青少年,自有正氣之中國。(這段分論點僅引用了道理論據,且分析論證不夠深入,論證沒有說服力。)
作為青少年,我們應該擁有勇氣。陳延年在被押赴刑場,即將行刑時,大義凜然地說:“革命者光明磊落,視死如歸,只有站著死,決不下跪!”雖然他的生命定格在了29歲,但他的精神將永遠流傳,如明燈一樣照亮后輩前行的路!還有24歲犧牲的鄭復他、26歲犧牲的趙世炎、29歲犧牲的許白昊……(這一段只列舉了事例,沒有進行分析,無法支撐論點。)
今天,我們生在陽光下,長在春風里,我們會一直守護這繁榮盛世,定不負革命先輩們披荊斬棘換來的壯麗山河!(發(fā)出號召,可以放在最后一段。)
青少年是民族的希望,是國家的未來。回首過去,幾千年的歷史告訴我們,青少年是民族復興、國家富強的希望;展望未來,重視青少年人才,培養(yǎng)青少年人才,是國富民強的必由之路。(語意重復,應當進行刪改。)
升格指導
這篇作文采用“總分總”的結構,設置了三個分論點,論證了青少年是國家的希望和未來,應該“將個人理想同國家和社會的需要緊密聯系在一起”的觀點,條理清晰。但是也存在論證不合理、不充分的問題。比如第四段僅引用了道理論據,沒有結合分論點具體分析;第五段僅列舉了一系列事例,沒有論證的過程。作文還有多處語意重復。
可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修改:
1.理清思路,精簡語言。
在升格時,應當先梳理論證思路,可以采用“提出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行文思路,層層深入,展開論證。還應當精簡語言,刪去文中重復累贅的句子,使作文語言更簡潔。可以把開頭兩段合并,用一個名言引出中心論點;還可以將第六段和最后一段調換位置,總結全文,重申論點,發(fā)出號召。
2.選用恰切的論據,并進行具體分析。
選用恰切的論據,就是材料要能證明觀點,要和觀點之間有必然、合理、充分的聯系。這就需要我們圍繞觀點,對選用的材料進行具體分析。如《敬業(yè)與樂業(yè)》中,為了論證“有業(yè)之必要”的觀點,作者引用孔子的話,舉了百丈禪師的事例,并對這兩個材料加以分析,準確具體地闡釋了材料與觀點之間的關系。在升格時,可以在第四段加上一些事實論據,然后分析有正氣對青少年和國家的好處;還應當對第五段列舉的事例進行具體分析,使論證更有說服力。
青少年與國家
◎宋宇心
毛主席曾寄語青少年:“你們青年人……好像早晨八九點鐘的太陽,希望寄托在你們身上。”青少年是國家的希望和未來,我們應該從小樹立遠大理想,肩負國家重任,將個人同國家、社會緊密聯系在一起。怎樣才能做到這一點呢?
首先,我們應該擁有信仰。百年前,陳獨秀先生曾經在《告少年》一詩中寫道:“亦有星星火,燎原勢竟成。作歌告少年,努力與天爭。”這首詩的意思是,小小的一點火星也能成為無法阻擋的燎原大火,為了國家民族,青少年應當努力奮斗,表達了他鼓勵青少年反對封建禮教,追求民主與科學的強烈愿望。這種“努力與天爭”的精神,就是一種信仰,這種信仰促使他和許多有志之士共同建立了新的政黨——中國共產黨。我們也應心懷信仰,須知,青少年有信仰,國家就有力量,民族就有希望。
其次,我們應該擁有正氣。自古以來,文人墨客無不贊頌“浩然正氣”,文天祥的《正氣歌》開篇就講,“天地有正氣,雜然賦流形。于人曰浩然,沛乎塞蒼冥”,這兩句詩的意思是,天地之間有一種浩然正氣,能夠充滿天地和寰宇。正如辛棄疾心懷家國,矢志抗金,23歲時就能沖進敵營,活捉叛賊張安國。他一心為國、有勇有謀,胸存浩然正氣,正是我們青少年學習的榜樣。青少年是國家的希望,青少年擁有正氣,國家就有力量。
最后,我們應該擁有勇氣。勇氣是堅強果敢,是一種大無畏精神。面對敵人的刀槍,陳延年大義凜然、寧死不屈,高呼:“革命者光明磊落,視死如歸,只有站著死,決不下跪!”雖然他的生命定格在了29歲,但他的精神將永遠流傳,如明燈一樣照亮后輩前行的路。還有24歲犧牲的鄭復他、26歲犧牲的趙世炎、29歲犧牲的許白昊……他們以大無畏的精神,為中華之崛起燃燒了熱血和青春。這些人都是我們學習的榜樣。我們作為新時代的青少年,應當奮勇向前,為國家之崛起、民族之復興而努力奮斗!
青少年是民族的希望,國家的未來,青少年只要擁有堅定的信仰、浩然的正氣和不怕一切困難的勇氣,將個人理想同國家、社會的需要緊密聯系在一起,定能為祖國的繁榮富強貢獻力量。
今天,我們生在陽光下,長在春風里,我們會一直守護這繁榮盛世,定不負革命先輩們披荊斬棘換來的壯麗山河!
升格點評
升格文引用毛主席的話,開門見山地提出了中心論點,“青少年是國家的希望和未來,我們應該從小樹立遠大理想,肩負國家重任,將個人同國家、社會緊密聯系在一起”;進而提出問題,引出下文對三個分論點的分析論證;最后總結全文、發(fā)出號召。
升格后的作文采用“提出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思路行文,條理清晰、邏輯嚴密;對運用的材料進行了恰當闡釋和分析,增強了材料對觀點的支撐和證明作用,論證合理、充分,值得借鑒。
【王桂云/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