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帆 北京市北運河管理處
水資源是全球各地、各個國家健康發展的重要資源,而興修水利工程不僅能為農業服務,還能為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服務,因此,成為影響地區和國家發展全局的重要因素。但水利工程項目施工的過程比較復雜、系統,因此,其施工管理工作也十分系統、復雜,涉及諸多方面的問題。要想提高水利工程項目施工的質量,就必須做好成本控制,將經濟管理和控制貫穿于整個施工過程當中,并采用有效的措施,提高施工項目經濟管理和控制的水平。
目前,我國的水利工程項目是由當地政府部門與水利管理部門負責籌建的,資金也由當地政府部門與水利管理部門來提供保障,而在實際的水利工程施工過程中,采取的“一事一議”制度浪費了許多時間,延長了施工周期,從而增加了施工成本,加之施工管理人員專業水平低,造成施工質量低下,并且增加了后期的維修費用,而這些問題造成預期投入資金不足現象,進而造成水利工程建設資金鏈出現問題,無法保障水利工程的施工質量,因此,急需對此進行改進優化,保障對資金的合理利用。
在水利工程施工的過程中,擁有專業的管理人員至關重要,專業的管理人員能夠嚴格執行水利工程管理相關標準,保障關鍵的施工環節不被遺漏,但在實際的水利工程管理過程中,專業的管理人才相當匱乏,大多數管理人員并不具備專業的管理知識和職業技能,相應的水利施工企業也沒有對公司的管理人員進行相應的專業管理知識培訓,久而久之就造成水利工程管理水平低下,為水利工程施工建設埋下隱患,影響到水利工程的施工質量。
水利工程是一項關系國計民生的公益性工程,要想提升其建設的經濟效益與社會效益,就必須保證施工的質量。而施工的質量基于施工人員的綜合素質,同時也與建筑材料的質量有關。因此,在水利工程施工項目的經濟管理與控制工作中,必須注意建材質量的監察問題。在實際操作中,應采用招投標的方式,選擇合適的建材供應商,并且在建材入場時,還必須進行抽樣檢查,做好建材質量的監察工作,從而保證工程項目建設的質量。
在水利工程施工項目建設的過程中,要想通過控制方向和經濟管理的方式加強項目成本控制,保證施工的質量和進度,還必須完善投資和運行管理制度,盡可能減少這方面因素對工程項目的影響。因為水利工程是公益性工程,但同時也對經濟效益具有一定的要求,因為水利工程不但要服務農業,還要服務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因此,必須完善工程的運行管理機制,施行公益性效益補償和供水價格效益分享,使其能夠實現可持續發展。此外,在工程建設的過程中,還必須保證資金投入的多樣性。因為政府財政資金在水利工程方面投入較少,為了保證項目能順利進行,還應充分引入民間資本,加大資金的投入,減少地方政府部門的財政壓力。為此,還應制定出相應的規章制度,從制度上保障工程項目在資金和管理方面的有序運行,減少運營的風險,提高工程運行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
水利工程在具有經濟效益的同時具有社會效益,兼具公益性與市場性特點,在實際經營中,水利工程也會受到市場環境影響,例如工程的運營條件極易對水利經營產生消極影響,基于此種情況,應在水利經營中規劃科學的運行機制,在一定程度上減少運營條件的負向干擾作用。除此之外,還應完善水利工程管理相關的法律法規,實現水利管理法律體系化構建,同時保證相關制度和政策的可操作性,合理控制水利工程建設經營中存在的多維度風險,保證水利工程獲得良好收益。
水利工程不僅具有突出的公益價值,而且具有可觀的經濟價值,應對水利工程實施科學的投資管理,從多維度合理控制工程投入,提升水利工程效益。為保證水利工程管理秩序化和高質量進行,應從制度創新和改革升級開始。政府為工程的宏觀管理者,工程建設時必須獲得政府相關管理部門的批準和授權,同時應體現政府的建設主體地位,保證政府的建設參與宏觀管理。在黨中央領導下,政府應成立專門的水利投資公司,該公司應為國有企業,由政府作為實際領導,并組織專業水利建設和投資人員作為主要的人員構成,該公司的主要經營方向為水利工程投資,并負責水利工程的相關資產管理,通過對國企的戰略性改造和組織重建,構建管理機構,提升水利工程投資成效。
此項工作強調以合同管理所提出實施要求為依據,對規章制度加以完善,確保施工雙方均以現行法律為背景,對合同進行簽訂。水利工程合同需要重點審查的內容,主要是合同與簽訂要求的契合度,還有施工雙方是否以現行規范為依據,按部就班地完成合同簽訂任務。
總而言之,水利工程不僅是國家進行水利疏導與控制的重要工程,而且具有突出的經濟價值,明確了解其經濟特征,深入分析經濟特征所隱含的經濟效益空間,科學進行水利工程管理,可以使水利工程發揮其經濟與社會雙重效益,體現水利工程的最大化應用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