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文芳 江蘇紫金農商銀行
消費金融指的是所消費有關的金融活動,是我國經濟轉型過程中的重要產物。隨著經濟轉型和消費升級,線上線下各類消費場景變得十分復雜,在多樣化增加的同時拉動了場景消費金融產品的需求。目前,我國的場景消費金融正朝著針對長尾客戶的消費場景不斷細分,全面覆蓋生活消費各個方面的場景。
消費金融根據有場景與否可以分為無場景和有場景消費金融,這兩者的明顯區別就是無場景消費金融沒有消費場景限制,即通常所說的“現金貸”,在“現金貸”產品中,金融產品對于貸款方的金錢消費沒有過多的限制。而在場景消費金融中,貸款方的消費場景有了限制,貸款方貸款所得到金錢只可以用于特定場景下的消費[1]。
目前市面上的場景消費金融有線上線下場景、消費金融融入剛需場景、消費金融場景向頭部平臺集中等多種形式,同時互聯網消金加速在產業互聯網“圈地”,比如螞蟻花唄開啟垂直場景裂變經營,目前已經支持樂視商城、海爾商城、華為商城、小米商城、當當網、一號店、銀泰網、考拉海購、唯品會、聚美優品、口碑、餓了么、美團、KEEP 等平臺。場景消費金融的產業可以分為資金端、平臺端、場景端和服務端,資金端為資金的提供方,而平臺方則是給予了用戶一個可申請和可使用的渠道,通過在場景端完成支付來使用場景消費金融產品。平臺商在是一個場景金融服務的機構,也就是貸款合同里面的借出方。
目前,我國的各類型消費金融都在積極地打造綜合性的消費場景,因為企業們逐漸地認識到場景消費金融在使用上多種限制,影響了其產品的推廣,如果可以建立一個綜合性的消費金融產品使用模式,就可以更好地拓展業務。比如美團、途牛等都推出了與自家消費相對應的場景消費金融,如果用戶在使用其產品遇到了資金周轉上的困難,就可以申請金融產品貸款,完成其產品的線上支付。
為了擴大用戶范圍,場景消費金融會根據其產品的定位適當的擴大可申請用戶的范圍,對于大部分的場景消費金融來說,其用戶主要是集中于缺乏央行征信記錄、收入較低的“長尾”人群,這些人群的用戶信息風險相對較高,特別是一些沒有穩定收入來源的“白戶”,金融平臺很難準確地評估其貸款償還能力[2]。目前,用戶風險主要體現在還款能力缺失上,比如用戶因工作等原因導致無力償還貸款,或者是因死亡、發生意外而徹底喪失償還能力,又或者是存在惡意貸款的行為。
場景消費金融產品本身的設計就是為了滿足特定消費場景的用戶資金需求,如果存在欺詐與套現的風險,則說明用戶的借款需求與產品的定位不符,從而導致其還款的意向和還款的能力都更難被平臺所評估,加大了風險。最常見的欺詐風險是使用假資料申請,這類行為屬于利用平臺資料審核的規則漏洞或是技術漏洞實現非法獲得,屬違法行為。
在大數據技術被廣泛應用的今天,幾乎所有成熟的消費金融服務平臺都會利用大數據技術來分析申請用戶的信用情況和還款能力,已經可以準確地評估出用戶是否出現惡意欠款、多頭借貸的情況,從而實現更好的風險管控。對于平臺方來說,科技能力與風控體系能力直接相關,一方面要加強監管科技能力,另一方面是要更多地借助于人工智能技術、數據挖掘技術,創新科技風控手段,讓用戶信用分析變得更加準確。
作為新興業態,場景消費金融的制度體系和監管框架有待于進一步的完善,首先是法律法規上的完善,由于場景消費金融產品的申請門檻較低,對于用戶信用的要求也低,所以其壞賬率普遍較高,而平臺為了實現獲利,往往會將利率調高,從而引發市場亂象。目前我國已經實現了對金融貸款平臺的第一次全面治理,清理掉了一大批不合規范的現金貸、消費貸產品。在鼓勵行業創新的前提之一,要加強對消費金融產品的有效監督,通過法律的完善來保證整個行業的健康走向。
為了規范場景金融消費市場,國家部門要加強對于金融牌照的管理,明確行業的準入和退出規則,明令禁止不合規范的小型貸款公司。另一方面,通過提高場景消費金融的個人準入門檻來強化市場規律,保護好用戶的切身權益,杜絕各類鉆法律漏洞的放款收息行為。
總之,場景消費金融貸款作為新興業態,想要實現更好的風險防控不僅需要發展科技能力,還要建立完善的制度體系,打造良好的發展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