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明軍 黃山市公共資源交易中心
2019 年3 月2 日,我國國務院引發了《中華人民共和國招標投標法實施條例》,用以指導和協調各地招標投標工作。政策的完善為我國招投標工作帶來了較大的發展機遇,但挑戰也伴隨機遇而生。就現狀來看,我國政府投資項目中的招投標采購效能仍處于較低水平,證明我國招投標質量仍處于有待提升的狀態。我國各級政府應充分重視這一發展需求,積極提升自身采購效能,推動我國政府招投標采購工作的質量。
隨著我國政府采購同口徑規模逐年遞增,招投標采購正在變得越來越重要,我國政府各級部門與學界各相關領域都開始重視招投標采購效能的分析與研究工作。但雖然我國已經試圖深化政府采購治理體系建設,但仍存在著過于節約采購成本以至于難以實現預設采購目標的情況。此外,招投標過程仍存在招標方投標方關系混亂、法規與制度監管不完全的情況,為政府投資項目招投標工作帶來不利后果,從整體的角度來看,采購效能處于較低的水平。
具體地說,采購效能是采購預期計劃的完成程度和整體目標的實現效果,用以判斷政府招投標采購工作的整體效果,能夠較為全面地分析采購工作的水平與質量。但就現狀來說,我國政府采購效能的不足是無法忽視的問題,若不及早建立合理的采購效能評價體系、針對性提升我國招投標效能水平,我國政府投資項目的發展將遭遇更大的阻礙。
采購規劃是政府招投標采購活動的實施前提,它不僅包括對采購內容的規劃,同時也包含著對采購預算、招投標方法、標底編制或其他招投標指標的規劃。這一規劃應以項目實際需求為基礎,根據項目建設的短期目標與長期目標制定具有層次性的目標結構,結合對應市場經濟的發展規律與以往同類型采購活動的招投標經驗,做好采購規劃與招投標規劃的制定工作。在此類項目的招投標過程中,政府應將一份完善、科學、合理的采購規劃提供給投標方,使投標方明確獲知此次招投標活動的具體內容。只有做好了采購規劃工作,才能為整個工作流程提供明確的指引,從設計的角度上預防不良問題的垂涎,從而在根本上提升政府的采購效能。
招投標與評審過程應承接采購規劃工作,利用規劃工作中的前期準備工作強化這一階段的實施效果。在招標活動開始前,招標采購部門需仔細核對招標文件,反復確認招標物資的種類、數目與質量要求,杜絕因招標文件錯漏而降低采購效能的現象。在招投標過程中,投標方會展現出品牌信譽、產品質量、原材料屬性等各方面的差異,政府應對這些必然會出現差異的指標進行量化處理,合理評判各類企業水平對招標結果的影響。同時,政府也應向招標方展示政府期望的產品質量水平,拿出較為明確的招標評判標準,幫助投標方合理制定投標策略,從招標與投標兩方面共同提升招投標活動的質量,全面提升政府的采購效能。同時,要注意招標評審過程的合理性,確保專家抽選過程的公平性,強化招標采購工作的監督力度,將招標和評審中的權力合理分配,利用二分原則將計劃、采購、結算、驗收與使用權及時分離,以實現權力相互制衡、達到相對公平的目的。
在政府投資項目的招投標采購過程中,政府是招投標結果的決策方,應利用決策權平衡產品質量與價格之間的關系,實現采購質量與采購效益的最大化。政府投資的項目普遍以我國基礎設施的建設為主,與我國人民群眾生活水平息息相關,因此應堅持以質量為主導因素的理念,切實保證采購產品的質量安全,在實現質量要求的前提下合理選擇價格更低、性價比更高的投標方。政府應先通過媒體或招投標信息平臺預先發布招標基本信息,利用多種信息傳播渠道提升該項目招投標活動的傳播效應和影響力,吸引更多具備投標實力的企業參與到該項目的招投標活動中來。投標企業數量的增長必然加大投標方產品質量與價格的差異性,因此政府應加大招標采購中的質量與價格的把控力度,保證總體的采購效能。
企業的經營信譽與產品質量不只要靠每次招標前和招標中的資料審核來進行判斷,也要靠工作過程中信任關系的積累來實現。因此,政府應更加全面地了解投標企業的信譽水平與產品質量,而最好的了解方式便是長期的合作與共贏。我國現狀下的產品供應市場情況復雜,仍存在許多亟待解決的問題與有待提高的內容,這些問題的解決不能只靠招投標過程中的短暫管理,也應將重心向維持供應關系等長期工作傾斜。在基建與生產一體化的建設道路上,我國各級政府應建立與當地優質供應商的良好供應關系,以信任為基礎、以共贏為目的、以發展為方向,實現采購活動質量與效益并行的雙重目標。各級政府應與優質供應商結為利益共同體,綜合提升市場產品質量,最終提升政府投資項目招投標工作的采購效能。
綜上所述,采購效能是優化采購效率、控制采購成本的重要方式。政府在為投資項目舉辦招投標采購活動時,應注意采購規劃的合理性、完善招投標過程與評審過程中的工作質量、加大質量與價格的把控力度、建立與優質供應商之間的友好合作關系,利用科學的方法優化我國政府采購過程,使政府招投標采購水平匹配我國發展與建設對該工作的采購效能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