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凌函 成都文理學院
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開展是我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發展的重要組成部分,不僅能夠推動和諧社會的構建,對于國家的經濟建設和未來發展都將產生十分重要的影響。高校是我國當前人才培養的主陣地,高校輔導員就要對學生思政教育工作予以足夠的重視,全面了解學生的日常學習與生活,并對大學生當前的思想狀況有更加明確的認知。高校輔導員還要講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予以落實,盡職盡責地做好思政教育工作。隨著當前社會形勢的不斷發展,多種思潮出現了猛烈撞擊,這在一定程度上會對大學生思想意識產生影響。為此,高校輔導員就要發揮出自身的優勢性,注重思政教育工作的開展,避免不良文化對學生的侵蝕,切實提升學生的思想認知能力。
對大學生開展思想政治教育是提高大學生的思想政治水平,促進其全面健康發展的重要途徑,對大學生未來的學習和生活將產生非常關鍵的影響。隨著社會的不斷進步,多元思想的碰撞也越來越頻繁,大學生由于社會經驗較少,對事物的認識不夠全面,極易受到不良思想文化的侵蝕從而給其生活帶來不可估量的負面影響。高校在如此關鍵的時期如果忽視了大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容易使大學生誤入歧途,甚至有可能給社會造成極大危害。加強對大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是當前高校必須重視的一個問題,這對大學生健全人格的塑造、良好思想品質的形成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網絡時代下的資源共享特性,使得學生與輔導員之間享有同樣的資源,輔導員工作的開展也極大增加了學生的認同感,讓學生更加接受思想政治教育。為保證大學生綜合素質的有效提高,為社會培養有用的人才,高校要將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作為學校工作的重中之重,促進大學生適應社會的發展幫助其成為國家的棟梁之材。
隨著素質教育的全面開展,傳統的思想政治教育模式較為單一。學生只能機械性地學習知識內容,課堂教學對其限制頗多。此外,高校教育事業的發展也更加關注學生的專業知識儲備和個人技能,這就導致高校忽視了學生思想教育工作。尤其是在當前飛速發展的背景下,網絡信息的普及也使得不同思想之間發生猛烈碰撞,傳統思想政治教育模式已經無法發揮出自身的重要作用。此外,在社會對于復合型人才需求逐漸提升的背景下,當代大學生也面臨著巨大的心理壓力,這對于其健康發展十分不利。大學生不僅需要掌握專業內的知識和技能,還要不斷提升專業外的能力。這樣的發展形勢無形之間就增加了高校大學生的心理負擔,給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開展帶來了巨大的問題。
隨著新時代的發展,高校輔導員在開展教育活動的過程中,不僅要以傳統的形式開展教育教學活動,還要充分利用網絡技術的優勢性,開展各類教育活動,提升學生的認同感,并以此來增強學生參與活動的積極性。但高校輔導員在網絡思想政治教育活動中要合理應用網絡,注重教育內容的挑選,盡可能選擇樂觀積極,健康向上的教育內容。除了思想意識方面的教育,輔導員還要合理開展時政教育工作。高校學生管理部門可以相應的構建時政知識學習網站,引導學生積極瀏覽思政新聞,關注時政話題,并積極發表自身的言論和看法,逐步提升學生的社會責任感、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念。
高校大學生當前正處于較為特殊的年齡段,自身心理發展尚不成熟。在進入高校學習生活后,部分學生對于新環境不能及時適應,就會出現各類心理障礙,嚴重者還會因心理問題造成不良影響。一部分學生不能適應大學課堂的學習模式,認為大學生活與自己的理想相距甚遠,另一部分學生則因遠離家鄉和親人,缺乏生活自理能力而出現嚴重的心理問題。結合學生的實際狀況,高校輔導員就要加大新生的心理健康教育與輔導工作。結合學生的實際情況,注重心理素質的培養。例如,在日常生活中,輔導員應當積極開展各類群體活動,使學生在各項活動開展的過程中增加彼此之間的交流,增進感情。高校輔導員也需要自覺豐富心理健康知識,通過開展各類心理健康主題班會,或是要求權威人士開展心理健康講座等,讓高校大學生學會如何與他人進行有效溝通,引導大學生實現健康成長。此外,高校輔導員還要關注學生的行為舉止、關注學生在互聯網社交平臺發表的言論內容,及時了解大學生的心理動向,一旦發現了潛在問題,要及時與學校心理教師取得聯系,幫助學生樹立價值觀念,解決潛在的心理問題。
在高校班級這個大家庭中,學生要不斷的學習和成長,通過參與各項活動,逐步提升自身的能力。良好的學習環境和學習氛圍往往能給予人一定的激勵效果。為此,在班集體中,蓬勃向上的集體精神、爭先創優的學習氛圍能夠對學生產生有效激勵。而這些內容都離不開輔導員堅持不懈的思想教育工 作開展。輔導員要認識到思想政治工作開展的重要意義,并積極利用好班級干部、班級黨員和團委的積極作用,通過開展主體班會、辯論會、座談會等方式,對學生展開積極的思想政治教育活動。因此,高校輔導員除了要在班級集體活動當中樹立更好的活動形象之外,還要重視班風建設,通過良好的教育形式,體現出輔導員在班集體中的向心力和凝聚力,真正的能夠實現心往一處想,勁往一處用。
高校大學生在進入大學之前,所接受的思想政治教育本身存在一定是缺陷性,教育過程中教師的說理性過強,導致學生較好的接納高校輔導員的思想政治教育,嚴重者還會產生逆反和抵抗心理,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產生厭倦感。高校輔導員若是不能針對當前的教育模式進行創新,勢必會使大學生產生巨大的抵觸心理,不僅會影響高校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活動的開展,對于后續教務活動的推進也會產生不利影響。為此,輔導員要積極創新教育模式,通過給大學生帶來更多的思想政治教育體驗,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學習積極性,改善傳統應試教育的弊端,與學生進行想法交流針對具體問題相互交換看法,進一步展開探討以此種方式提高學生的思想政治覺悟。
綜上所述,在新時期發展下,高校在經濟、社會發展中占據著越來越重要的地位。知識經濟的發展為高校教育事業提供了更加廣闊的發展舞臺,但也正是如此,高校教育將面臨著更大的挑戰。為此,高校輔導員就要結合當前時代發展形勢和高校教育改革的具體要求,聯合教育實際情況進行總結分析,積極探索,勇于創新,為高校學生管理工作的開展制定個性化的方案。與此同時,輔導員教師也要注重自我提升,結合不同學生的情況開展針對性的管理,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念,以此來推動學生的健康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