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懿 貴州廣播電視大學貴州職業技術學院
學生在教學過程中需要掌握的內容體現出全面性的特點,生命教育本身具有重要的價值,是對于生命的關注以及重視,同時也會影響到學生的實際發展情況。當出現問題時,第一目擊者如果能夠對傷員采取及時的應急救護處理措施,就能夠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傷者的生存概率,這也是院前救援的重要環節。幫助學生對生命危急時刻的一些救助技能進行全面性的掌握,讓學生遇到危急時刻及時對他人施以援手,提高學生的人格魅力及思想道德品質。本文立足于學生應急救護技能普及的角度來分析生命教育的過程中所具有的實踐性意義以及價值,探究生命教育的具體實施方式,并對應急救護技能的普及措施進行相對應的分析,希望進一步開拓對學生開展生命教育的途徑。
生命教育對于學生來說本身就存在基礎性的影響,通過生命教育能夠幫助學生對生命產生更加客觀、深刻的了解,掌握生命的精髓,讓學生樹立正確的思想道德觀念以及生命價值觀念。人本身的生命就是一種復雜的生命體,可以從心理、生理以及倫理等多個方面來進行了解,同時也可以從自然、社會以及人的精神三個方面來對其探究,還可以基于不同的目標來對生命教育的內容進行確定。通過滲透生命教育的內容,幫助學生在其學習以及生活的過程中重視并珍愛每一個生命,了解到生命存在的價值以及每一個生命體現出的獨特性和差異性,熱愛生命。信奉生命,對他人的生命產生一種敬畏之情,并能夠積極主動關心他人的生命,促進教學水平的有效提高。
在20 世紀末期,我國逐漸開展了生命教育,在這個過程中,雖然在中小學方面已經取得了初步的進展,但是整體上來說我國的生命教育模式仍然處于起步的階段。大學所開展的生命教育課程僅僅是對生命教育方面的一些理論知識進行系統性的介紹,幫助學生對理論進行掌握,但是實踐中卻沒有對學生進行引導,導致學生對于生命教育以及具體應急救護技能方面僅僅存在一知半解,無法應對實時的一些問題,難以采取有效的措施來救助生命,進而導致學生面對日常生活中存在的一些意外傷害事故時茫然無措,錯過最佳救援時間,引起生命的消亡[1]。
對應急救護技能的普及主要就是指現代救護方式,指在事故發生現場對傷員采取及時、有效的一些初步護理模式,這是院前急救環節基于第一目擊者的身份來對傷員病員進行現場的一種救援方式,遵循先救命后治傷的基本原則,并通過一些簡單的理論以及有效的操作方式來讓現場的第一目擊者在最佳的時間內搶救相對應的傷員。具體的應急救護技能教學過程中,可以使用一些相應的急救技能手冊作為具體的教學內容和教學的模式,在這些教學內容中包括心臟復蘇、創傷救護、意外事故以及突發傷害等和人們日常生活可能存在關聯性的應急救災知識和技能,與此同時需要聘請專業的醫療救護人員以及相關機構的培訓人員,對學校的教師以及學生進行專業的培訓,使相關人員都能夠了解到具體理論知識的應用方式和用途,掌握基本的應急救護操作技能,并且能了解到面對一些突發性的災害時如何在確保自我安全的條件下去救援別人。通過反復的實踐以及切身的感受來讓同學們對生命本身的價值產生更加全面的認識,讓學生了解到生命的重要性。當面對一些具體的事故問題時,能夠在保護自我的基礎上進一步去挽救他人的生命,這些都是生命教育過程中普遍重視的基礎內容[2]。
應急救護技能的教學是基于生命教育的前提開展的,需要學生們充分了解應急救護的實際技能,對生命本身產生尊敬的思想感情。通過對他人生命的尊重以及挽救來實現自己的價值,激發學生的高尚人格,掌握更加正確的急救技能。通過自己的雙手來進行操作,提高傷員的生存概率,和死神作斗爭。在具體的創傷救護中,通過繃帶、三角巾、止血帶就能夠讓原本密懸一線的傷員的生命得到相對應的保障,并就地取材將一些骨折傷員進行固定,控制其傷情,這種讓學生們自己來進行實際感受的方式能夠讓學生對學習到的理論知識產生更加全面的理解,讓學生在實踐的過程中了解到生命的重要性以及自己所學習到的技能和知識對于一些危急情況的傷員所產生的重要影響,讓學生們感受到強烈的責任感和使命感[3]。
在對學生進行生命教育以及應急救護技能的普及過程中,應當明確這些技能的掌握會影響學生的長期性發展,也是對學生進行教學過程中學生需要掌握的專業型技能,現代化的交通工具和人們的生活息息相關,為人們提供了出行方面的便利條件,與此同時也可能會導致產生一些意外災害,進而對人們的生命健康造成相對應的影響。交通事故以及火災事故等各種突發的問題都可能會奪取人們的生命,對人們的家庭造成更加嚴重的威脅。學生面對這些情況時應當怎樣去采取措施補救,又怎樣在最良好的救援時間內爭取到生命,要求通過生命教育工作以及應急救護技能的普及來讓學生們對其產生更加全面的理解,掌握相應的應急救護知識。學生要承擔推動社會進步的責任,通過生命教育以及急救知識的普及,幫助學生對學習的內容產生更全面的理解,了解到在日常生活中面對一些人的生命受到威脅的情況時,應當怎樣去開展有效的救援,而不會通過盲目的救援而導致對他人的生命造成更大的傷害,錯失最佳救援時機,使學生的思想道德素質水平得到進一步的提高,充分體現出現代教育的核心價值[4]。
因此,需要在教學的過程中適當普及生命教育的內容,讓學生了解一些應急救護技能的知識,讓學生掌握一些基礎性的急救措施,這就需要相關方面對醫護急救的課程進行重視。首先在教學的過程中需要安排一定的課時,對學生進行理論知識方面的普及以及教育,可以引進一些國內外的書籍以及影視資料讓學生進行了解,為學生播放一些具體事故問題的現場急救措施和具體的練習視頻,幫助學生掌握在事故應急救護過程中的具體方式,從而能夠提高學生的安全觀念以及防護認識。這種教學的重點應當體現在徒手心肺復蘇術、創傷救護、簡單包扎等基本的醫學技巧方面,還有應對一些意外傷害的現場急救方式和注意的相關問題等。與此同時還需要引進一些專業的人員來對具體的步驟進行講解,通過現場的示范來讓學生們對其產生更加深刻的理解,掌握相對應的應急救護技能,提高生命教育的實際效果[5]。
總體來說,在學生的成長過程中,生命教育的實施是重要的一部分內容,會對學生思想觀念產生相對應的影響,讓學生對生命產生敬畏以及尊重之情,幫助學生面對一些危機問題時就能夠采取更加有效的處理措施,體現出良好的應急救護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