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英培 廣平縣住房和城鄉建設局
進入新世紀的二十年來,房地產業支撐了中國GDP 的快速增長,建筑行業異軍突起,舉目當今全國城鄉,高樓大廈鱗次櫛比,大量能工巧匠經過精誠合作而打造出來的建筑森林,使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宏圖更加絢麗多彩。為了能讓自己經手的每座建筑物能夠成為留給子孫后代的珍貴物質遺產,最重要的就是工程的建筑質量。加強建筑工程的質量監督,代表著建筑企業信譽和形象,體現著建設者的初心和使命。
我國進入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時代,經濟增長方式從高速度轉向高質量經濟發展,人民群眾和企事業單位對住房和建筑產品的使用需求日益增高,建筑產品的質量、功能、科技含量得到不斷提升和創新,建筑業的設計理念、結構體系、施工工藝、建筑材料、建筑施工機具、設備取得了輝煌成就。在此基礎上,對建筑工程進行有效的質量管理和質量監督,就成為建筑行業高質量發展的重中之重。
長期以來,建筑施工中影響質量的痼疾仍然時有發生,為建筑行業的質量鞏固與提高造成負面影響,長期困擾著建筑工程的管理者和施工者,也為建筑行業、建筑企業和建筑工人提出了百尺桿頭、更上層樓的嚴肅命題。在這個質量決定效益,質量決定生存,質量決定發展的時代,加強工程質量監督,提高工程質量水平,可以幫助企業獲得更好的社會口碑和業界認同,進而使企業獲得更多的市場機會。在全國經濟的高質量發展中,建立高質量發展觀,強化工程的質量管理和質量監督,就是對初心使命和歷史責任感的具像化;通過質量監督,創新施工技術、施工工藝和施工管理,克服和戰勝施工過程中的通病頑疾,讓構建的每一項建筑工程都能經受住歷史的考驗,是適應社會經濟高質量發展的大勢所趨。
1.施工隊伍素質問題。人力資源是建筑工程的第一要素。人的質量意識、智慧技能和主觀能動性是影響建筑工程質量的主要原因。目前建筑施工隊伍中有相當大一部分未經過專業培訓,普遍存在學歷不高,專業知識欠缺,施工安全意識和質量責任意識不高的問題,施工中很多都是憑經驗、靠感覺操作,違章指揮、違章操作的現象時有發生,這也成為質量問題和安全事故隱患的根源。
2.監理人員監管不力問題。部分監理人員的質量監督意識也不強,沒有認識到施工質量監督的重要性,監理職責履行不力,施工中巡視不勤,監督不嚴,執法不力,到現場次數較少,問題發現與上報不及時,由此也導致了很多施工質量問題的發生。
3.施工材料管理問題。目前在一些工程施工過程中,材料進場質量監督把關不嚴,材料堆放不合理,使用不當的問題較為突出。
4.施工工藝監督問題。施工工藝中檢驗手段落后,技術方法不科學,工藝方案不合理的問題時有發生。
1.強化施工質量監督保障能力。不斷對相關法律法規進行完善,加快我國建筑行業監督管理的國際化和法制化進程。落實質量問題的責任主體,實現對工程施工過程全方位、全覆蓋的監督。建立完善相關的質量監督管理制度體系,強化施工質量監督保障能力。加強對火災、爆炸環境和節能環保工程質量問題的監督管控力度,防微杜漸,實現對工程實體質量監督的全面升級。
2.加強質量監督信息化建設,提高監督工作效能。在施工質量監督過程中,積極利用計算機和信息化技術推行電子檔案、標準規范查詢、網上報監、在建工程實時監控等,全面提高監督工作效率和質量。監管部門應加強對先進儀器和技術方法的應用,改變過去傳統的依靠眼看手摸的落后的檢測方法,利用鋼筋掃描儀、激光測距儀等先進設備對建筑的受力鋼筋數量、混凝土強度、樓板厚度等各項指標進行監督抽測。由過去的定性檢查轉變為定量檢查,從而對建筑工程質量進行科學的判定,提高監督工作的科學性和權威性,使建筑工程監管效率也得到提升。
3.加強培訓,提高監理人員專業水平和責任意識。建立一支素質高、業務精、執法嚴的監管隊伍是順利開展質量監督工作,保障質量監督法律法規和質量標準嚴格落實的前提。加強對監理人員的思想教育,使其明白施工質量監督的重要性,用血淋淋的事故案例警示他們,引導他們,從而提高監理人員的責任意識和施工質量意識,在施工質量監督中牢固樹立“質量為先,監督到位”的思想,認真履行監督職責,不折不扣地完成質量監督各項工作。
4.強化內部管理,加強施工質量監督規章制度建設。為適應建筑行業發展形勢和施工質量監督管理的實際要求,應從工程實際出發,不斷完善質量監督各項規章制度,更好地規范和約束質量監督人員的行為。加強對監督人員廉潔意識,執法意識和職業道德的培養,建立相關的廉潔執法監督舉報和投訴制度,以此來約束監督人員,確保監督人員堅持原則、秉公辦事、嚴格執法,用好國家賦予的權力。通過提高人員素質,加強隊伍建設來確保建筑質量監督各項工作的順利開展。
建筑行業在完善城市基礎設施,改善人們生活工作環境條件方面發揮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加強建筑工程質量監督管理要善于總結經驗教訓,善于學習思考,不斷完善法制建設,創新監管手段,提高人員綜合素質,建立起不斷提高建筑工程質量監管水平的長效機制,規范建筑市場,促進建筑行業的快速健康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