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貽寧 安徽省懷寧縣公路管理服務中心
截止到2020年九月底,我國農村公路總里程約為420萬公里,占全國公路總里程的83.8%,99%以上的鄉鎮都建設了瀝青路、水泥路,鄉鎮客車通行率已經超過了95%,解決了農村人口出行難的問題,我國城鄉運輸事業得到迅速發展。十九屆五中全會對我國農村公路建設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指出了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的戰略部署和遠景目標,并要求全面推進鄉村振興,加快建設交通強國。在這樣的情況下,我們必須更加重視農村公路建設工作,進一步深化農村公路的建設意義,打好脫貧攻堅戰,穩步推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
在國家對農村基礎設施建設工作的重視和經濟發展水平提升的雙重推動下,我國農村公路事業得到蓬勃發展,農村公路通達率連年提升,農村公路網絡體系不斷完善。
但與大中城市的基礎設施相比,在公路設計及建設施工方面仍存在較大差距。就目前的建設情況來說,在我國農村公路建設中應重視質量的提升,不斷縮小與國家標準之間的差距。結合每條公路的實際情況,合理規劃和設計好安全設施,改善農村交通安全狀況。要不斷提升技術水平,做好公路的建設與養護工作,才能在滿足農村群眾的生活需求的同時,促進區域經濟發展。
1.公路距離短,運輸主體固定。大部分運輸都是村與村之間的運輸,運輸路程短。村落人數的固定性決定了參與運輸活動的人數也是固定的。同時,運輸主體受運輸環境的變化的影響很小。在節省成本等因素下,大多數農戶可以自行搬運、裝卸,進一步精簡了運輸流程。
2.施工方法多樣,施工規模大,覆蓋面廣。大部分農村公路的建設都選擇在地勢平坦、開闊的地區,公路的修建能夠造福沿線人民群眾,促進沿線的經濟繁榮。農村公路等級多為三級及三級以下,工藝簡單、造價低,便于籌措資金和征集勞動力。在實施鄉村振興與脫貧攻堅的關鍵時期,黨和政府更加重視農村基礎設施建設工作,明確了農村基礎設施的投資方向,加大了對農村公路建設的投資力度,我國農村公路網絡體系日趨完善。
3.溢出效應顯著。我國是一個農村人口大國,農村人口蘊含著巨大的消費潛力。農村公路在全國公路網中占了很大比重,是農村地區進行對外交流的重要途徑。農村公路的修建加強了城鄉間人流、物流、信息流的溝通,減少了生產要素流通的成本,公路修建所帶來的收入效應、消費效應、就業效應巨大,促進了農村地區及區域間的協調發展。
4.多層次性。由于地區不同,其發展狀況及實際情況存有差異,故其所在區域公路使用狀況存在多層次性的特點。在經濟發展較快基礎較好的農村地區,農村公路的修建為農戶運輸貨物提供了便利,有利于農村經濟發展;但是在經濟發展慢、發展水平不高的地區,農村公路的修建只能滿足人們的出行要求,助力經濟發展的作用不大。
在農村公路未建設時,農村地區由于道路不通、交通不便,農產品無法進入城市市場,城市的商品、信息、先進技術等也無法到達農村,造成了農村地區信息落后、發展水平不高。農村公路的建設,改善了農村地區的交通狀況,不僅滿足了人們的日常出行需求,同時加強了農村與外界的信息、物資、技術等的溝通。
農村公路的建設,為農村居民提供了更多的就業崗位。首先,政府通過一系列政策,如電商助農,農民可以利用電商平臺銷售農產品,改變了農民運輸困難、損耗嚴重、農產品銷售困難的局面。其次,農民可以利用網絡對當地的特產、特色文化進行宣傳,開辦農家樂、采摘園、開發田園旅游度假村,吸引消費者體驗田園生活,促進了旅游業的開發,實現服務業的發展。同時,農村公路的建設縮短了不同地區之間的距離,在成本、環境因素的影響下,許多廠商會搬遷至農村,為農村地區提供了更多的就業崗位,促進農村人口就業。
農村交通運輸網的不斷完善,不僅給農村地區帶來大量客流,同時促進了農村地區物流業的繁榮,為第三產業的發展創造了條件。加快農村公路沿線地區商業、旅游業的發展,催生了集休閑、娛樂、觀光、采摘于一體的大型娛樂中心的建立,旅游服務業得到發展。從另一方面來說,農村公路的建設降低了貨物運輸的成本,物流企業得到迅速發展,促進了物流業的發展。所以說,農村公路的建設促進了農村地區的產業結構調整和產業升級,推動了服務業的發展。
農村公路的建設使得農業更好地發展,隨著農村經濟的發展,農村企業數量的逐步增加,旅游服務業如雨后春筍般涌現,為農村人口提供了更多可供選擇的就業方式,許多農民實現了從從事農業到從事工商、服務業的轉變,收入水平不斷提升。另一方面,農村公路的修建項目為農閑時的農民直接提供了就業崗位。農產品的銷售、農家樂等旅游業的發展,使得農村的許多資源逐漸變成了貨幣,農民收入不斷增加,各種電器、汽車、日用品開始進入農家,生活水平得到提升。
十九大的開展對鄉村振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鄉村振興戰略本身具有豐富的內涵,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有助于社會主義新農村的建設,能夠對我國農村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有所貢獻。進一步加大對我國農村公路建設,不僅可以加強城鄉間的交流和溝通、縮小我國城鄉間差距,更有利于推進鄉村振興戰略的實施。
我國農村大多分散在不同的地區,農村居民生活上自給自足、自產自銷,生產生活具有相對獨立性。這無形之中就給我國農村的城鎮化進程帶來了影響,導致城鎮規模難以擴大。隨著各種要素向農村不斷集聚,信息、技術水平不斷提高,二三產業蓬勃發展,吸引農村外出打工人口回流,推動了農村城鎮化的進程,農村城鎮化發展質量、水平不斷提升,農村城鎮化已成為不可逆轉的發展趨勢。
在黨和政府重視鄉村振興戰略、注重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情況下。其中,公路建設已成為推動城市化發展的基本條件,也是提高集聚和輻射發展效果的必然因素。推動農村基礎設施的建設,可以補齊短板,為農村經濟發展的發展創造條件。農村公路的建設不僅滿足了人們的出行需求,還給農村地區帶來了新的發展機會。從另一方面來說,農村公路的建設加強了不同村落、不同地區的聯系,有利于資源和信息的共享,對區域經濟的發展有著重要作用。
首先,農村地區應該成立專門的公路管理機構,對農村公路的建設過程進行監督,避免施工過程中偷工減料、浪費資源等現象的發生。其次,我國公路管理部門應該制定科學的公路養護方案,做好風險預案,監測過程中發現的問題要及時進行解決,維護公路的穩定,發揮出公路該有的作用,為人民群眾的出行提供便利。
確立“建設是基礎、維護是關鍵”的可持續發展理念。設立管理維護人員,提高管理維護人員的工資待遇。要明確分工,任務到人、責任到人,建立健全農村公路管理養護制度和公路養護年度考核制度,量化考核結果。同時,接受社會各界的監督,使公路養護管理工作的進行更加公開、透明。只有認清公路養護管理在公路建設中的地位,才能最大化發揮出公路建設的作用,實現助力經濟增長的長期效益。
想要做好農村公路建設,必須重視人才的作用。農村公路的建設工作首先需要的是設計人才,綜合考慮各個地區的實際情況、發展水平、地形狀況,才能設計出更加合理可行的公路建設方案;其次離不開公路養護人才,只有做好公路的監測養護工作,才能最大化的發揮公路的效益;同時,更需要風險監測管理人才,只有具備較高的專業素質,才能保證公路建設的順利有效開展。所以,政府要重視人才招聘工作,可以通過微信公眾號、微博等平臺進行宣傳,廣泛征集各類人才,并考慮不同人才所具備的不同特點,做好人才的合理安排。另外,農村也要重視內部人才的培養,在人才引進成本較高的情況下,農村應該培育出自己的基層人才,抑或是定期對在崗人員進行技能培訓,以增強他們的專業知識水平和能力。
農村基礎設施的建設尤其是農村道路建設對農村經濟發展起了很大的推動作用,在給居民提供出行便利的同時,給居民提供了更多的就業崗位,促進了人民生活水平的提升和我國的農村城鎮化進程。針對目前許多地方在農村公路建設中的問題,政府部門要做好相關的完善和管理工作,要對不同地區的情況進行實地考察,作出適合當地的設計方案,借鑒高速公路的建設、分析與評價方法的經驗,發展出一套適合農村的公路建設管理體系。同時更好地發揮出人才在公路建設中的作用,研究開發出更好、更耐用的材料,實現農村公路的可持續發展,不斷提升農村公路建設的水平,為我國的社會主義新農村事業作出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