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海鵬 中建八局第二建設有限公司
由于傳統的會計工作逐漸難以滿足金融企業的發展需求,管理者應該重視財務信息化發展,合理的引進信息技術,實現相關數據的公開、共享,為金融企業的管理者重大決策提供科學的參考數據。信息化財務管理技術的應用能夠顯著提高工作效率,而會計人員也應該積極提升自身的專業能力,并適應財務現代化發展趨勢。深度分析各種問題的成因,并從流程、網絡軟件、業財融合、素質提升四方面入手,不斷提高業務能力,促進金融企業進步,實現可持續發展。
工作流程具體是指各項事物的活動流向順序,包括各個環節、步驟、工序,在其組織系統中,各項邏輯關系具有一定的流動性,需要基于流向、交接、推動視域出發,從任務的傳遞方向和次序、交接標準與過程、內在協調與控制三方面進行把握,才能順利完成工作。而在部分金融企業中,會計工作的流程過于煩瑣,會嚴重影響各類事務的交接,導致有關數據的呈交不及時,影響了決策和后續的使用,在一定程度上會延誤經濟業務的進行,帶來消極的后果[1]。
在科技進步的新時代,網絡化是大勢所趨,我國的各行各業都在利用網絡來提升生產經營效率,利用互聯網來實現計算、存儲、數據、知識、專家等資源的共享,構建內部、企事業、局域、個人網絡,針對特定的事務來實現資源共享,旨在提高工作效率,促進經濟效益提高。有些金融企業“因噎廢食”,而且網絡化意識較弱,錯誤的認為網絡安全隱患會為自身的發展帶來消極后果,也認定網絡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人的積極性,仍采用手工制賬等低效的方法。
專業素質往往在一定程度上決定了實踐能力水平,也能夠在具體的實踐中反映理論掌握的情況。因此,提高專業素質有助于提升相關工作的質量與效率,但在實際中,部分金融企業的會計人員專業素質不高,甚至還會有“無證上崗”的現象出現。部門領導為了完成任務,盲目降低招聘門檻,聘用一些實戰經驗豐富,但缺乏專業理論知識的人來從事會計職務,雖然短期內能夠提高部門整體業務能力水平,但不利于長期經營,甚至會影響到金融企業的可持續發展。
信息化的優勢在于能夠優化工作流程,進一步提高效率,因此,會計人員需要利用信息技術來做好內部基礎工作,提高部門的整體業務能力水平,進而推動金融企業向前發展。采用全面性的信息技術手段,利用先進的科學技能實現高效的金融管理。要配備完善的硬件辦公設施,因為,只有設備完善才能實現信息化管理,利用高速存儲硬盤上傳和下載數據,更新計算機內部核心處理器,提高軟件運行速度,及時擴充中型計算機的硬盤儲存容量,可以分設多塊計算機屏幕,在相關會議或者關鍵結算時期來直觀呈現重要的報表,為高層領導決策提供重要的數據,出具相應的財務報告,為財務信息使用者提供真實、客觀的數據。定期檢查硬件辦公設施的連接穩定性、傳輸速度等等,保證在信息技術的支持下有效提高工作效率[3]。
在提升相關人員網絡化意識的基礎上,需要引進網絡財務軟件,在互聯網飛速發展的背景下,不斷改革會計核算形式,利用網絡財務軟件實現會計電算化。在憑證錄入過程中,利用軟件來輸入科目、金額、審核人、日期等信息,有效提高輸入的效率,打印出記賬憑證并與原始憑證粘貼至一起,利用電子裝訂機來制作記賬憑證冊。利用網絡財務軟件的數據統計功能,對整冊記賬憑證進行信息匯總,并將匯總信息粘貼至記賬憑證冊的首頁,以方便后期的查找和使用。根據原始憑證的相關數字進行電子錄入,有效提高會計報表的編制效率,進而清晰的重現財務信息,為使用者提供科學的數據。通過引進網絡財務軟件,在原有手工記賬的基礎上進行技術革新,顯著提高部門的整體工作效率。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提高會計人員素質是金融企業發展的必經之路,也是提高業務能力的重要舉措。高層管理者需要認識到職業素質提升的必要性與重要性,適當提高招聘門檻,引進具備從業資格證書的專業人才,可以針對實際情況放寬招聘政策,但要鼓勵新入職人員在入職后的一段時間內取得從業資格證書,掌握過硬的理論知識,提高會計技能水平。金融企業也要加大財會學習技術培訓力度,在把握現有技術能力水平與知識掌握情況的基礎上,邀請專業人員到企宣講先進知識,使其能夠利用現代信息技術提高業務能力與工作效率。與此同時,會計部門人員需要提高自身的綜合能力,利用信息技術來對不穩定的因素進行合理預測,在實際中提高分析、決策、判斷的能力,提升道德修養,加強法律意識,進而保證金融企業財務信息安全。[5]
總而言之,信息化在金融企業會計工作中的應用,不僅能夠促進工作效率提高,還可以為重大決策提供科學、有效的數據,進而促進經濟效益提高,增強金融企業的綜合實力。管理者需要深度分析會計工作中亟待解決的流程較為煩瑣、網絡化的意識較弱、經濟與財務相脫離、會計人員素質有待提升等問題,針對不同問題探索有效的解決辦法。運用優化財務工作流程、引進網絡財務軟件、實現業財融合發展、提高會計人員素質等有效策略,促進企業的綜合實力不斷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