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燕妮 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
當前,經濟文化全球化得到了快速發展,在此形勢下,我國經濟發展速度日益加快,綜合國力日益增強。作為我國經濟支柱,在發展經濟和促進我國國際地位提升方面,企業所發揮的作用極為顯著。新時代背景下,為了能夠適應全球化經濟環境,并促進規模的拓展,許多企業在經營管理模式方面開展了創新和調整,進而推動了管理水平的加強,逐漸向著現代化的方向進行發展。但就整體狀況而言,一些中小企業對管理現代化的重要性并未引起重視,不夠了解企業管理模式,進而導致管理工作很難促進企業良好發展。所以,企業應立足于自身實際發展狀況,全面優化管理模式,增強管理現代化建設,促進管理質量的提高,實現穩定、持續的發展目標。
在企業經營與生產中,為了順利實現企業預設的經營管理目的,企業管理人員會對內部資源展開合理分析與總結,進一步強化組織管理,對管理模式進行創新[1]。在市場體制改革過程中,企業的管理模式也會發生改變,知識類型的模式慢慢替代了以往傳統的粗放式模式,可以將經營文化、經營管理、人力資源方面的模式順利形成,還能對企業資源以及財務等展開合理協調與管理?,F階段,在企業發展中,感情類型、獨裁類型、制度類型的管理模式運用地最多。制度管理模式主要是借助規章制度展開管理和控制,責權比較詳細、具體,管理工作硬性化發展,會形成相應的約束力,法制性很強,但可以將經營目的順利達到。就獨裁模式來說,主要是經營管理人員決策每一件事情,在小型企業中十分常見,可以快速調整決策,促進效率提高,但卻不夠民主。就感情模式來說,主要是家族血緣或友情方面的模式,盡量增強凝聚力,但開展硬性管理的難度極大。
在企業發展過程中,管理現代化主要是借助科學技術或管理技術開展工作,嚴格按照以人為本的原則,對和諧的人文環境進行建立,將管理過程方式和技術等整合在一起,對工作人員的綜合素養引起高度重視,促進企業核心競爭力增強。
充分了解企業管理現代化特點,這對企業現代管理模式的建立極為有利,同時可以給予企業引導,使其對管理策略做出正確調整。
體制高效運行是企業管理現代化重要體現,企業需要創新以往的管理理念、方法與策略,同時借鑒其他企業先進的管理模式,與自身需要優化的企業管理體制相結合,促進企業現代化管理水平與質量顯著提升,為高效開展企業管理工作提供保障[2]。
企業管理現代化需要立足于宏觀的角度展開考慮,首先,企業應積極對自身價值予以創造,其次,企業還應為社會做貢獻,主動將自身的社會責任承擔起來,為社會發展貢獻力量。在開展管理工作的過程中,企業應積極融合文化影響、社會責任,為社會發展以及企業文化發展創造精神加重。
文化建設是企業現代化管理中的基礎內容,文化建設不僅是企業發展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同時也是支撐企業信念的關鍵。在管理工作中,企業應遵循人本原則,首先,應最大化調動人員的工作主觀能動性,同時努力使員工的思想需求和基本需求得到滿足,實現企業和員工一同發展和進步;其次,企業應借助更加優質的服務不斷增強自身的品牌文化影響力,利用文化建設,助推企業良好發展。
對于企業現代化管理而言,存在著技術先進性的特點,企業需通過對各類信息、計算機技術的運用,促進管理水平的加強,使管理資源運用更加高效,并推動管理向著人性化、智能化的方向進行發展[3]。當前,信息技術在企業生產管理、采購管理以及財務信息管理等相關方面,發揮出了良好應用效果。
現階段,傳統制度管理模式難以滿足企業當前的發展需求,進而需要在制度管理中納入人文關懷,以便于得到員工信賴和認可,積極配合企業管理,推動企業高效、穩定的運轉。基于此,企業管理人員需要積極革新自身的管理理念,確保管理模式的先進性,在看待企業管理時,運用發展的眼光,并立足于員工的角度關心和愛護員工,實施現代化管理模式。同時,企業還需要結合自身發展目標、方向等,嚴格遵守以人為本理念,對管理制度予以完善,同時在對內部員工日常行為進行規范的同時,彰顯出人文關懷,即建立的管理制度應充分考慮員工實際工作能力與職業目標等。并且,企業需要結合不同崗位實施具有針對性的人文關懷,如在相應的節日給予員工福利,或在固定的時間開展培訓教育活動,為員工創造自我發展的機會,調動其工作積極性,為企業的良好發展奠定堅實基礎。
企業在最開始的發展階段中,會將經濟效益作為核心,但隨著發展規模的逐漸拓寬,社會成本的影響會逐漸增大,基于此企業要想實現管理現代化,就需要在注重經濟效益的同時,充分考慮社會責任,對企業在社會發展中的作用進行明確,并承擔起社會責任,所以企業在發展時,應向員工傳播社會服務思想,增強社會責任意識的培養,通過媒體、網絡等對自身社會責任進行宣傳,進而不斷提高自身社會效益。另外,企業除了需要對管理模式進行創新之外,還需立足于自身實際發展狀況,針對開展各項活動過程中對社會和生態環境的影響進行分析,進而構建科學、合理的管理目標與策略,確保經濟效益、社會效益、生態效益實現統一[4]。
隨著信息化時代的到來,互聯網實現了全面推廣?;诖吮尘?,企業要想實現管理現代化,應重視增強網絡化管理,正確運用各類信息技術,建立信息化管理體系,對日常經濟活動進行全方位動態監督,組建數據庫,以便于對信息數據進行采集、分析、整理以及存儲。同時,將社會主義市場作為基本導向,建立多元化客戶群,積極拓寬業務范圍,獲取更多經濟效益。管理企業數據信息的過程中,需重視數據計算的準確性、科學性,并落實好數據保密工作,結合企業具體狀況建立強化管理措施,全面運用企業現金技術資源。另外,企業需要在建立信息管理系統的基礎上,對日常運營中出現的風險進行系統、客觀地評估、預測和控制,從此入手,對新的信息化管理體系予以構建,確保企業內部各方面資源配置和管理的最優化,促進內部資源利用率顯著提升,以免導致嚴重浪費。企業還應設置專業系統維修人員,保證信息管理系統產生問題后,可第一時間進行解決,降低系統故障對企業產生的影響,注重采取有效措施防止泄露信息,將不必要的損失有效減少。
首先,塑造企業文化。企業需要和自身特點相結合,塑造優秀的企業文化,使企業員工和領導人員等充分認可文化。例如,企業可以制定相關標語,并在辦公室、生產車間等區域進行張貼,以便于憑借標語的方式向員工傳遞企業文化。抑或是定期組織優秀員工評選活動,提供物質、精神方面的獎勵,具體評選時應對員工共績效、質量、出勤率等進行綜合考量,可以將優秀員工的照片貼在榮譽欄上,并附上相應的工作事跡,發揮出模范帶頭作用。其次,企業可通過文化衫、企業內部雜志、微信公眾號等相關形式,宣傳企業文化,促進企業品牌文化影響力擴大。應注意,在塑造企業文化的過程中,需要保證賈志強蚃、道德準則、行為方式等和企業發展趨勢相符,并確保企業文化可以充分調動員工的參與積極主動性,發揮出指導員工完成工作任務的導向作用。再次,對管理理念進行革新。在企業管理模式的創新中,管理理念的更新有利于促進現代化管理水平有效提升。一方面企業需要對現有管理理念進行優化,滲透技術核心理念和創新理念,確保企業生產核心競爭力能夠得到加強,提高資源利用效率和信息溝通水平,優化產品質量。另一方面,企業需要對成功企業的先進管理理念進行借鑒,以免對領導經驗依賴性過強。當前,知識更新速度日益加快,只有對管理理念展開大力更新,革新管理方法,才能幫助企業更好地塑造企業文化。
總而言之,新時期,在開展管理工作中需要與時俱進,立足于企業戰略發展需求,根據自身管理情況選擇相應管理模式,并通過促進管理現代化建設,增強企業文化建設、創新企業管理思想、大力改革企業管理技術、加大企業管理信息化建設力度、建立健全企業管理體系、科學管理企業人才團隊等手段,確保企業管理工作與時代發展保持同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