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波 西安長慶地產集團有限公司
隨著我國社會經濟的不斷發展,人們的生活水平和素質水平也在不斷提高,關注權利與義務已逐漸成為我國當代人的自覺意識,這說明法律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重視,充分體現了我國作為法治國家的基本性質。在我國經濟市場中,完成交易活動不可缺少法律條文作為保障,為的是使經貿等活動更加公平公正,維護我國經濟市場的秩序,促進經濟的穩定增長。國有企業作為我國的重要經濟組織,有著復雜且眾多的經貿業務與合同簽訂活動,難免會由于合同程序的繁多而出現漏洞,導致法律風險。
在我國《合同法》中,合同的性質和種類有明確規定,但企業在合同制定中仍出現合同名稱與正文內容不對應的情況,例如,“加工承攬合同”被定為“工程承包合同”,且兩類合同性質、種類、成立和生效要件不同,這導致該合同的法律適用性無法被明確,造成了企業的法律風險。
企業作為我國的重要經濟組織,影響著我國經濟的發展,與我國的經濟息息相關,這說明我國的市場變化和政策的實施變動都會對國有企業產生影響而帶來變化。如果不積極應對,則會形成外部的法律風險,導致國有企業的經濟發展受到阻礙,影響其正常的生產經營活動。比如,國家為調控市場而頒布的稅收政策、金融政策以及行業變化政策等都會對國有企業的合同簽訂以及國有企業的正常運營造成一定影響,國有企業如果不積極應對并加以解決,則很容易由于外部政策變化而產生法律風險,進而影響到企業的發展。
企業在制定合同時,可通過采用網上下載的合同示范模板來增加合法性和規范性。但是,這往往會減少合同的具體性和實用性,且由于合同內容較為寬泛,往往沒有針對企業的實際問題約定合同條款,這導致企業的實際需要無法得到滿足,從而產生合同法律風險。
對于企業而言,在落實合同管理上,需要配備機構和相關人員,并依據合同法和相關管理要求建立合同管理配套體系、運行機制和制度,并且對合同管理有關人員進行培訓,使合同的建立和歸檔更加完善,在對合同的逐步規范中,實現企業合同的制度化發展。對于企業而言,在明確企業合同業務部門和承辦人、合同審查部門和承辦人以及合同審查機構和人員等的職責權限后,就可以使企業在合同管理上實施完善的管理制度。例如,在合同審批管理中,采取三項審查制度,合同的技術審查由質量部或者技術部負責,合同的經濟審查由財務部審查,合同的法律審查由法律部審查,在這種三項審查制度下,不僅能夠實現對企業從立項、技術、資金渠道、法律風險等執行的監督,同時又能確保企業合同的層級之間的職責和權限。要想做好合同的管理工作,有效地防范風險,在合同的管理過程中,就必須要明確劃分各部門的責任,共同防范合同風險的發生。一方面,企業要建立完善的組織機構,并配備具有專業知識的合同管理人員,建立各部門參與的合同風險防范機制。另外,要根據本企業的業務實際制定相應的合同標準文本,掌握文本選擇的主動權。
為使國有企業的合同簽訂得到保障,我國實行了合同擔保制度,以協助企業維護正當權益,保障合同管理的有效進行,促進我國企業之間經貿活動的正常開展。國有企業在進行合同的簽訂時,應該積極采用合同擔保制度,根據相關法律的內容進行合同的簽訂,并要求簽訂雙方互相簽訂相關的擔保協議,以保障雙方的權利義務在法律的強制性約束之下進行,這樣能夠最大程度地減少企業簽訂合同的法律風險。
對依法簽訂生效的合同,合同執行部門要嚴格根據合同條款履行合同,不得單方面擅自變更或修改,凡經雙方同意的改動內容,必須簽訂書面補充協議,作為合同附件進行管理。合同管理部門應做好合同履行的檢查工作,監督合同履行情況,對不能夠按時完成的合同,及時反饋給責任領導,并要求立即采取補救措施,防止合同違約。
企業合同管理風險的產生來源于多個環節,合同的風險評估非常重要,相關操作人員必須要認真分析,抓住企業合同管理的重點,健全企業合同管理系統,依靠合同管理制度的健全完善和合同監管體系的建立對企業合同的風險管理進行有效地控制,防止因管理不得當而遭受法律處罰,同時提高企業信譽、提高利益保障。此外,發現問題要及時拿出相應的整改措施,使得合同管理工作順利開展,為企業的利益保駕護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