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明明 浙江綠谷光伏科技有限公司
企業開展經營管理工作,必須高度重視財務管理。市場經濟發展速度加快,企業財務管理提出高標準、高標準,原有財務管理模式無法滿足現有發展要求。國際化金融危機加劇,嚴重沖擊了財務管理制度。在新形勢下,逐漸出現財務預算管理模式,成為學者討論熱點。預算管理方式屬于重要管理工具,系統化管理方法可以建立管理體系,有效作用于內部管理控制中。預算管理可以提升財務管理效率,加強風險抵抗能力。現代企業財務發展,必須高度重視預算管理工作,以此維護企業財務管理效益。
基于單體會計報表可知,財務數據可以反映出企業經營狀態、稅務狀態。分析企業現金流,可以掌握企業收支途徑,對資金收入、支出合規性進行判斷,同時可以掌握企業發展能力、應收賬款價值。企業發展中,當應交稅費偏離預估值,則必須提出科學化措施,降低企業稅務風險。社會經濟快速發展,國家必須密切監控稅務工作。當企業財務報表并未分析涉稅風險時,說無人員核實企業稅務不規范,則需要繳納滯納金、罰款。所以,企業定期提交會計報表,稅務局注重進項核查,降低企業涉稅風險,提升社會信譽度。
稅務機關缺乏防范意識,不法分子會通過盜竊、偽造專用發票方式偷逃稅務。在發票唯一基礎上,合理應用大數據分析方式,對企業稅務活動予以監控。在發票開具資質上,也能夠對納稅籌劃進行判斷,一般納稅人簽寫增值稅專用發票,對企業的進項稅額實施抵扣。稅務機關定期檢查企業會計報表數據時,需要采用傳統稅務稽查方式,獲取重點指標,通過計算機分析稅務數據,查看涉稅風險問題。通常情況下,數據范圍越廣,則存在問題越多。基于實際稽查數據可知,上述理論并不具備參考性。稅務稽查工作具備明確目標,在會計報表數據中,可以簡述企業涉稅問題。所以,選取數據平均值,可以作為稽查數據指標,同時按照行業特殊性,制定標準化參考值。值得一提的是,參數數據并非唯一性。經濟環境對行業發展影響比較大,所以制定考核數據時,應當關注市場環境影響,確保企業稅務風險分析準確度。
企業應納稅稅種中,涉及教育附加稅、城建稅、增值稅、個人所得稅、印花稅等。企業稅務人員必須掌握稅務數據,例如主營業務成本、收入等,同時關注變動率。主營業務收入變動率小于-10%,成本大于10%,將收入變動率、成本變動率之比控制在100%。在編制會計報表時,納稅人員關注財務數據,業務收入、成本變動率之比差別較大時,企業經營將會面對不履行行業規范的風險。此外,企業財務費用超支,會產生稅前資本化利息,確保超出借款利率支付利息。注重費用超支管理,注重檢查企業報銷原始憑證,避免報銷單據不規范,并且出現白條報銷問題。營業支出存在異常變動時,與企業會計核算離不開,多是因營業外支出罰款所致。按照國家標準規范,繳納罰款不能納入稅前扣除范圍。當應付款變動率較高時,企業通過往來款方式結算銷售額,致使實際營業收入被隱瞞,出現虛列、少報銷問題。
前文已經分析企業會計報表涉稅風險、財務數據,因此需要列舉會計報表項目涉稅事項,具體如下:
在企業資產項目中,固定資產屬于重要組成,資產采購、折舊、報廢都涉及稅務問題。在資產采購時,未獲取增值稅發票,則根據采購價格入賬。當獲取發票后,再調整賬面價值。值得一提的是,當固定資產投入使用一年后,再調整賬目價值。企業采購資產時,可以采用銀行貸款方式,支出內部資金。當超出金融企業貸款利率時,可以扣除相關支出。當固定資產建設時間超過1年,則借款費用滿足資本化條件,可以納入到資本性支出,將其作為資產成本。當固定資產原有價值改變時,應當確保企業及時繳納土地增值稅、印花稅。按照國家法律規定,及時處理進項稅。
投入固定資產后,計提折舊費對企業應納稅金影響較大。按照國家稅務規定可知,固定資產需要按照月度計提折舊。當月增加固定資產,則無須計提折舊,從次月開始。當月固定資產減少,則計提折舊,次月無須計提折舊。計提折舊固定資產,需要從納稅所得額中扣除固定資產,但是不包含以下稅項:融資租賃、經營租賃固定資產,固定資產沒有投入使用時,計提折舊后,可以仍然使用資產。企業在處理賬務時,應當科學劃分固定資產類別,避免企業因固定資產所致稅務風險。在稅務處理中,折舊期限屬于重要方式。固定資產折舊方法,包括平均年限折舊法、加速折舊法。針對加速折舊法,需要承擔較高折舊費用;針對平均年限折舊法,承擔折舊費用比較低,且每一期數額一致。企業稅務人員參考經營狀態,合理選擇折舊方法,合理解釋財務報表,以此降低企業稅務風險。
針對固定資產后續處理,主要包括固定資產維修再使用,根據資產使用年限,對資本性支出進行分列。對于修理成本,如果達到采購成本50%,則要延長固定資產使用年限。針對固定資產報廢問題,應當明確報廢狀態、時間。當由于日常管理不到位所致報廢,增值稅必須轉出進項稅,將殘值作為銷項稅額。在匯算清繳時,所得稅作為資產損失列報。固定資產以正常方式報廢時,可以以殘值為銷項稅額,匯算清繳時,需要提交資產損失列報。
企業發展對銷售收入的依賴度強,收入來源為企業銷售價格、成本配比關系。企業存貨涉及較多子科目,比如委托加工物資、材料成本差異、庫存商品等。企業增加存貨量,必須注重經濟活動合規性、合法性,對存貨來源、資質予以考察。在簽訂合同時,由于受到稅法規定限制,獲取進項稅額抵扣時,必須出具書面合同,確保對方資質滿足銷售性質。當發現不合規問題,則無法抵扣。當且存貨量比較少時,則會增加主營業務成本、生產成本、商品成本等。按照此種特點,可以詳細盤查企業會計科目,有效規避稅務風險。同時,關注企業存貨周轉率,當和行業差別較大時,必須做好自查自糾處理。當企業銷售不佳時,將會積壓貨物,影響銷售額,所以必須合理解釋存貨周轉率。企業不注重技術更新,沒有及時生產產品,將會導致訂單取消,原有收入納入沒有形成收入。
企業經營發展依賴于資金活動,當企業資金周轉困難,將會面臨長期借款、短期借款窘迫。涉稅內容如下:長期借款、短期借款利息,是否滿足稅務形成資本化,印花稅繳納、遵循國家稅法扣除借款利息。
企業會計報表涉稅風險,應當落實到企業經濟活動全過程中。企業涉稅風險結果,能夠掌握稅務處理問題、財務核算問題。在分析期間,必須及時處理好顯見問題,同時將問題處理經驗應用到后續報表分析中。完善企業會計報表體系,全面降低企業稅務風險。
針對企業會計報表,能夠展示出生產經營能力、發展能力,盈利水平等,國家稅務機關定期檢查報表數據。所以,企業稅務人員應當掌握主營業務類型,積極承擔應納稅種,確保企業營業收入、稅金、附加金額比例正常化,關注收入和所得稅關系。當發現異常問題時,必須深入探索問題原因,確保賬面數據真實性、準確性,消除企業稅務風險。
綜上所述,在企業發展中,財務成本管理、納稅籌劃結合屬于必然發展趨勢,能夠對成本管理思維予以創新。通過科學化措施,可以高度融合財務成本管理、納稅籌劃工作,以此加強企業財務管理能力,擴大利潤空間。結合財務成本管理、納稅籌劃工作,可以消除企業財務危機,從根本上促進企業長久穩定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