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魯江 青島九川匯陽投資管理有限公司
隨著全球化經濟的不斷深入,我國“一帶一路”倡議也得到了國際的認同和發展,促進了我國國內企業與其他國家和地區企業的經濟交流與合作,其中以海外產業園為海外經濟的主要代表,成為對外貿易產業轉型和升級的重要載體。當今,我國境外產業園區剛剛建立起來,屬于初級發展階段,在取得了一定經濟收益的同時,也體現出了我國境外產業園區初級階段的諸多問題。包括對境外產業園區缺乏管理經驗和風險評估,應對園區內突發情況的能力不足等問題,這對海外產業園的生存和發展產生了巨大的阻力。為進一步提升海外產業園的運營能力和經濟競爭的能力,需要因地制宜的繼續進行統籌規劃和運營布局,使得我國企業的國際市場競爭力得到增強,境外產業園的水平得到提升,國家經濟水平得到發展。
產業園區是指以為促進某一產業發展為目標而創立的特殊區位環境,是區域經濟發展、產業調整升級的重要空間聚集形式,主要功能是將創新資源聚集起來,在資源的綜合利用中創新產業形式,在促進經濟發展中推動城市化的建設。經過建立產業園區的過程中發現產業園區可以有效地增強聚集力,在資源共享中加強產業的聯系,推動關聯產業的共同轉型升級,從而進一步推動產業集群。中國走新型工業化道路,關鍵問題是如何提高企業的競爭力,使企業在全球價值鏈的競爭中不斷創新和學習,向高增值的價值鏈環節攀登。促進產業園區和產業集群的健康發展是實現新型工業化的重要途徑,其優勢有:
1.產業園區的產生可以促進產業集群的發生,產生規模效應,從技術創新的角度看,園區以多種不同的方法建立了非常有益于創新的環境。
2.產業園區有利于大批中小企業向專業化、社會化發展,產生較強的內部規模效應。
3.產業園區促進了產業區域分工和新型產業基地的形成。
4.產業園區對地方經濟社會發展和進步產生了較大的推動力。
5.產業園區使工業垃圾得到集中治理,節約生產成本。
6.產業園區有助于我國國際競爭力的提高。
7.產業園區作為宏觀政策貫徹實施服務基本對象。
(1)高水平境外產業園為國家企業走出去提供了良好的實踐基地,也為國家經濟的發展提供了更加廣闊的渠道和空間,更是開展產業和技術合作的良好的支撐和實體。在加強與“一帶一路”倡議的沿線國家開展經濟合作時,國家外交理念和原則得到了貫徹,中國在國際貿易中的競爭優勢得以充分地發揮和體現,也讓國際看到了中國的發展。
(2)高水平境外產業園的建設是加強國內外企業合作的需要。我國的對外貿易正處于快速“走出去”的階段,對外投資逐年增長,具有規模化、多元化的輸出特點,但在輸出的同時各企業和產業園區在安全和資產等方面也面臨著多種風險,而發展高水平境外產業園能夠有效預防這種風險的發生,為遠在海外的國家企業創建了較為穩定的投資和經營環境,又方便國家對海外企業進行統籌規劃和整體運作,有效加強國內外市場的合作和對接,更好的增加國際競爭力。
(3)建設高水平境外產業園有利于我國企業獲得國際市場的需求的信息,促進國內產業進行供給側結構性轉型升級,更好地使我國商品走出國門,構建產業的全球布局。在國進行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重要階段,各行各業都面臨著不同的經濟壓力,應盡快實現傳統產業與國際接軌,加快產業轉型,并讓已經完成產業升級的企業向國外市場進行合理的投資和轉移。
(4)我國對外開放的發展政策將以海外產業園區為引擎得到更好的發揮和實施。隨著我國產業的升級和完善,我國對外貿易呈現順差的發展趨勢,但經濟失衡也對國家經濟造成了負面影響,建設高水平產業園有助于幫助將企業聯合起來,形成同意發展戰線,有助于幫助面臨困境的企業走出困境,走出一條穩定平衡的發展道路,進一步國際競爭力。
(5)有助于我國多年經濟發展經驗的對外傳播和推廣。我國自改革開放以來,通過一代代人們的共同努力取得了舉世矚目的經濟成就,促進了經濟實力不斷增強,國家綜合實力也隨之得到增強,各類企業不斷出現,各種產業集群也隨之出現,通過多年的精心經營,積累了豐富的企業發展經驗,同時這些年的經濟成就也充分證明了我國經濟發展模式的正確性,也為其他國家的發展具有借鑒價值。
我國境外產業園區經過國家和企業的多年精心經營,取得了較大的發展,但是在運營布局方面還略有欠缺,很多園區由于缺乏運營經驗,實地發展過程極度困難,經營風險極大,存在以下規劃問題:(1)缺乏對園區從建設到營業再到后期升級擴張的整體性規劃,缺少建設高水平產業園區的頂層設計,在產業升級轉型等方面都存在對接問題。(2)很多海外園區在建設時期由于發展狀況的多變,部分園區在發展中會缺乏后續資金支持,產業結構單一,缺乏除國內企業支持的其他融資方式。(3)部分境外產業園運營模式單一,收益來源也隨之單一。(4)大多數園區的產業開發成本偏高,經營過程中有沒有合理的方式,與國內市場沒有形成緊密的鏈接。
第一,加強頂層設計。在建設境外產業園之前要在國家統一編制下做好整體建設規劃,將“一帶一路”倡議貫徹在產業園的實際建設和運行中去,統籌優化的重點發展境外產業園優勢,同時也要做好政府和企業之間的協調工作,政府帶頭引導境外產業的發展,出臺優惠政策鼓勵和支持成熟企業走向國際市場。
第二,加快產業園區升級。要充分利用產業園區產生的聚集作用,完善基礎設施建設,提升園區員工工作和住宿環境,確保員工的正常生活,園區能正常運營,逐步依據國際需求實現當地化,嚴格遵守當地政策,維護園區內的可持續發展,不斷地提升和優化園區產業,以市場需求為導向促進產業改革和升級融合,進一步提高園區的生產經營的水平,在注意園區內安全的前提下擴大產業發展。
第三,要建立健全融資配套體系。當今,國家層面也加強了對高水平海外園區的關注,因地制宜的推出了有利于當地發展的政策,國家還應鼓勵提倡商業保險機構為產業園區提供保險服務,有利于減少和避免未知復雜的風險給產業園帶來的損失,從不同的方面與產業園開展互利共贏的合作,國家企業需提供充足的流動資金以幫助在海外發展的企業,減少企業的資金不足等問題。
第四,要建立和強化國際協調機制。境外外產業園因為自身發展規劃的不同和所處地區經濟發展的不同,面臨的風險各不相同,所以就有了不同層次的發展水平,建議從國家層面因地制宜的開展集體調控,加強與相關國家的合作共贏戰略,讓產業園區成為我國在國際市場上的經濟特區,享有國家優惠政策,特別注意讓高水平境外產業園區在國家政府之間的協商之下,在企業貿易時可以使用人民幣進行交易,推動人民幣的國際化。
隨著國際貿易的不斷發展,海外產業園區作為產業集群和國際貿易的基礎也得到了社會各界的廣泛關注,形成的園區經濟效應也引起了國家和企業的重點關注。越來越多的境外產業園區得到建立和深入的發展,使國家看到了新的發展方式,看到了產業園區的創造聚集力,其共享資源的優勢和特點也帶動了相關產業的轉型升級,從而有效地推動產業集群的形成。產業園區和產業集群的互相影響和良性互動促進了雙方的共同升級,逐步成為區域經濟增長的重要方式,更加快了新型工化進程,所以做好高水平境外產業園區的戰略規劃與運營布局勢在必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