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佳興 湯頭溝鎮政府
信息時代背景下,檔案管理逐步實現了信息化與自動化,這要求檔案館員具備良好的信息技術應用能力,信息判斷及處理能力,以確保日益增長與變化的檔案信息資源需求可得到有效滿足。為此,檔案館員的培養成為檔案管理工作的重中之重。需要針對檔案館員的專業知識、技能水平進行全面強化,從而奠定檔案管理事業的人才基礎。
檔案管理是一項重復性勞動,工作內容差異性不大,并且內容瑣碎繁雜,長期從事此種單調的工作易使檔案館員出現疲憊感及厭倦情緒。檔案館員一旦出現以下這些情況,便會對檔案部門服務效能的發揮產生不利影響。
部分工作年限較長的檔案館員因長期不接觸外界,性格會趨于內向,并且精神較為沉郁,會出現間歇性頭痛或失眠癥狀,記憶力會減退,外界干擾會影響其精神的集中性。
在日復一日的機械化工作當中,檔案館員的社會認同感及成就感會逐步喪失,會產生消極懈怠的工作情緒,失去人生發展方向,會喪失自我價值實現的意愿,在遭遇工作困難之時,易產生厭煩感與絕望感,從而導致職業價值觀念出現偏離。
若是出現極為嚴重的職業倦怠感,會使之質疑自身在社會中的角色定位,會因自我封閉而影響與他人的交往與交流,從而產生消極的生活態度。
1.養成自主學習與提升的習慣
一些年青館員的檔案管理經驗并不豐富,因而需要邊工作邊學習。中國檔案學屬于管理學科的一種,信息資源的開發與利用只是基礎內容,重點在于對管理資源的組織與整合,并且需要結合信息數據的變化規律進行管理活動規律的分析。基于此,檔案管理的日常工作雖簡單,但其中規律的總結與理論的形成卻存在一定難度。因此,新一代的年輕館員應具備自主學習、持續學習、終生學習的意識,積極主動進行新知識與新技術的完善,于實踐中積累經驗、提升技能,從而為檔案管理事業貢獻心力。
2.開展用戶信息咨詢服務
大數據時代背景下,檔案館需基于大數據而提供更為優質的服務,同時也需主動進行知識發布,并開展用戶信息咨詢服務。因此檔案管理人員必然要改變當前的服務模式,對服務流程進行梳理與優化,在檔案館員的自主學習與努力工作下實現服務模式及流程的創新。
信息時代來臨之后,現代化建設成為檔案管理的重要工作內容,為實現這一目標,必然要通過人才培養規劃的科學制定,各項資源的有效整合,構建一個集技術、業務及管理人才為一體的專業化檔案管理團隊。
1.制定與優化人才培訓規劃
結合各檔案館員的個體差異、素質能力基礎及所處崗位的要求進行人才培訓規劃的科學制定與調整,利用學術研討、座談會議等形式針對檔案館員開展更具有目的性且更為高效的繼續教育,并將繼續教育綱要列入檔案館員培訓機制,立足檔案管理工作需求而開展,確保能夠做到所學理論在實踐中的高效利用。
2.科學設置培訓內容
培訓內容既要涵蓋基礎知識,整體上也要形成體系,并穿插實踐培訓環節,特別是信息技術培訓時,應加大實操教學比例,對信息化與檔案管理兩類知識整合到實踐操作當中,引入新型的培訓理論及培訓方法,還應將管理學、哲學以及心理學等學科內容納入培訓當中,幫助檔案館員拓展知識范圍,開闊視野,提高其對檔案管理學科的理解深入度,從而促進其檔案工作能力的提升。
1.科學建立考核體系
應在管理工作中將檔案管理作為核心考核內容,并且構建完善的檔案管理制度體系。應結合崗位特點及具體的崗位需求而構建一個覆蓋性廣、可量化并具有客觀性的科學的考核體系,將業績作為重點考核指標,并將檔案管理人員的職業道德水平、專業素質能力均納入考核范疇。
2.建立與實施激勵機制
在考核機制完善的基礎上,還應通過激勵機制的引入與應用而對檔案館員的工作積極性進行激發。領導者應注重于館員的心理需求及工作訴求,通過考核指標的量化針對工作表現優異的人員予以適當激勵,激勵方式應包括物質或榮譽兩個方面。
和諧的工作環境是改變工作態度、提升工作效率的關鍵,在和諧融洽的環境下,檔案館員的責任意識更強、歸屬感更為強烈。因檔案管理工作與人的關聯較為密切,并是將人作為服務主體,因而館內及館際間的業務交流較為頻繁,存在一定的溝通與合作機會。合作意識是否具備便是檔案館員工作能否良好開展的基礎。基于此,應加強年輕館員的溝通能力、人際交往能力,并要對其團結協作意識進行培養,使之能夠積極配合其他員工的工作,形成工作合力,共同促進檔案管理事業的發展。
檔案管理是一項專業性強、實操性高并且具有一定政策性的工作內容,對檔案館員的政治水平以及專業知識與技能的要求均較高。因而檔案館員不能忽視工作中的自主學習,應通過自主學習意識的培養、實現服務范圍的拓展,檔案館方面也針對檔案館員開展繼續教育,并要加強人才考核、加大激勵力度,提高其團隊協作能力,從而使檔案管理的能力素質符合檔案工作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