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光仕 云南省曲靖市陸良縣三岔河鎮社會保障服務中心
事業單位的人資信息統計工作的優化,有利于提高員工管理水平。尤其對于事業單位中養老、醫療保險等數據的有效采集與分類,可為員工崗位的合理分配提供重要依據,也能為企業人資改革項目的科學實施奠定基礎。因此,優化人力資源信息統計,對于事業單位的可持續發展有著促進效用。
機關事業單位中的社會保障工作,其中涉及的人力資源信息主要包含以下四個方面:
(1)基本信息,在企業中的新員工入職后,需立即對其基本信息予以統計,以此為后期人資管理工作提供參考依據。同時,在為其辦理保險時,也能提供相應的便捷,其基礎信息基本上涵蓋工作閱歷、家庭信息、學歷等。
(2)人員薪資,員工的薪資待遇常常需要相關人員按照月度統計的周期,定期對其予以統計,以此作為員工晉升與薪資趨勢表現憑證。其中涵蓋津貼補助以及獎金等信息。
(3)人員異動,人資信息統計常需要根據企業員工的調配、離休情況進行更新,便于企業在人資管理上及時給出可靠的舉措。
(4)高級人才,企業中關于高級人才的信息統計,常用于實現企業的人才培養計劃。包括企業的高級技工、高級管理員等,這些都屬于企業人資中的重要人員[1]。另外,在人才在職崗位出現調動時,也能及時通過信息統計進行保險對接,始終維護員工權益。
人力資源要想展現出真正價值,應加強人力資源數據的采集有效性。本文主要提出借助人資信息系統,實現準確高效采集人力資源數據的措施。一方面,經由人資信息系統,可增加人資數據采集的便捷性,避免單純依靠人力擴大采集范圍,增加工作量。另一方面,還可提高采集效率,保證人力資源數據得到有效利用。尤其對于人力資源的醫保數據,可對人力資源薪資待遇的調整給出可靠依據。
第一,企業應選擇適用性更強、匹配度更高的系統,并在系統上建立人力資源專屬檔案,并將統計信息記錄在系統中,這樣可用于預測人才未來發展方向以及培養要點。此外,還可通過對養老保險個人賬戶系統中存儲的數據進行采集,以此快速了解員工待遇情況與在職動態信息等,以此為社會保障工作的規范性發展給予依據。
第二,相關人員應就系統功能對其進行適當的優化,并鍛煉自身的操作能力,特別是系統中關于員工薪資等信息的統計,應在系統應用前驗證系統是否與企業內部技術接口具有良好兼容。相關人員在通過系統完成采集任務時,應確保系統中存儲的信息足夠全面,包括員工在不同企業中的繳費信息等。
人力資源數據在分類工作中,還應當通過設置完善的管理制度,提升數人資數據分類規范性。首先,對于負責數據分類事項的人員,應借助管理制度,增強其責任意識,便于提高分類管理的實效性;其次,為了保證人資信息系統實現良性運作,還應在分類管理中,注重系統管理效果;最后,應根據不同人力資源數據,提出具體的優化舉措,便于提高其利用率。尤其對于醫療養老保險等數據的分類,應根據不同的繳費檔位,將其列分為對應的管理模塊,并給予對應的管理服務,這樣可提高管理效率。
在人力管理上,應確定分類人員的具體職責,并搭配責任制,嚴格管理企業中信息統計人員的統計步驟。例如在繪制員工保險繳納報表時,應考慮企業與員工保險繳納中的實際占比,并參照員工在職崗位性質分析保險數據的真實性,一旦存在違規情況,應對其進行深層次挖掘,以免影響后期員工醫保使用質量。而在系統管理中,要求分類人員做好電子化信息的保護工作。而且對于系統也應當定期對其實施維護,防止出現硬件破損或者軟件卡頓等問題。另外,對于人力資源的工資數據、保險數據、業績數據,都應當對其進行差別化管理。例如關于人力資源的保險數據,還可細分為住房公積金、生育保險、醫療保險等細化名目,將其作為人資管理改革的關鍵依據,以此知曉員工薪資福利待遇的具體情況[2]。
之所以要在企業中開展人力資源信息統計工作,實則是為了挖掘人才價值。經由養老保險以及醫療保險等數據的匯總,可對員工福利待遇水平的提升產生深遠影響,也能維護員工合法權益。尤其在出現崗位調動現象時,保險數據的及時轉移也是切實提升員工社會保障服務質量的重要因素。據此,應實現人資信息實時匯總?;诖耍肆Y源管理者應在信息匯總階段,搭配調研問卷,全面詢問不同崗位員工,企業的保險繳納滿意度,便于完善企業管理機制,增加人才留存率。
綜上所述,人力資源信息統計工作作為企業發展的重要內容,理應予以重視,并加強工作改革,便于提高統計信息利用率。對此,應從電子采集模式、人資分類管理、人資匯總意識等方面著手,確保企業在人資信息統計工作參與下提高發展水平,踐行可持續發展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