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衛娟 國網利津縣供電公司
供電工程的財務流程具有獨特的特性,如分期計件及單件特性等。如果出現工程項目投資時間相對較長,這些環節中任何一個被忽略時,對投資金額較大的項目可能會導致較大的投資風險。因此,在可行性分析階段,從工程項目的成本核算到設計預算、物料服務采購的招標等整體財務管理流程,都會因為總投資的不確定而存在潛在的風險預防和控制點。在如今大數據的背景下,需要通過大數據帶來的信息處理的優勢,建立一個以信息數字化為整體流程的財務管理機制。
供電工程通常規模較大、線路延伸較長,這就使得供電企業的資金與資產規模都相對較大,資金流動頻繁,供電企業需要提升資金的使用效率,才能充分地發揮有限資金的最大價值。供電企業工程資源的管控體現出垂直性、層次性,而且資源集中度較高,需要數據來規范化統計管理,這就意味著供電企業工程財務管路具有典型的數據化特征,而且數據集中度較高,這種集中度體現在:財務會計科目規范一致性,賬目、單據、憑證以及資產清單等高度集中,數據的高度集中為財務管理帶來一定的壓力和挑戰,也是對財務管理人員的業務素質、專業水平的一大考驗,此外,供電企業的業務流程和預算之間有著十分密切的關系,可以說科學的預算對供電項目建設的整個過程以及整體的業務流程有著指導與控制作用,財務管理工作需要各個部門的共同參與、積極配合,是一個動態控制、變化性調節的過程。
供電企業對于信息化有著剛性需求,這主要是因為供電企業的業務活動多是圍繞電力生產、輸送的,這一過程使用人工的方式進行檢驗、管理,難以避免發生錯漏問題。所以電力企業在發展中,多數都是采取設備實時監測,以此實現突發狀況的有效應對。而在供電企業中,也設置了相應的信息技術崗位,為供電企業信息建設展開提供保障。供電企業在開展財務管理的過程中,也進行了相應的信息化,為了適應現代大數據時代的發展,加大了網絡硬件建設力度,同時獲得了一定收效。但這并不說明供電企業在大數據時代下,財務管理做好了相應的準備,反而還存在一些影響工作開展的問題:首先,綜合財務分析評價指標體系建設與激勵制度建設還存在缺陷,有待完善。供電企業在財務管理工作的過程中,會將財務分析評價和激勵制度評價分離應用,導致較多的政策沒有得到充分利用;其次,沒有完全發揮財務信息對決策的支持作用。財務會計在工作實施的過程中,存在一定問題,決策過程中相應的財務信息不能保證準確、有效,或者存在一定缺失現象。按照集團經營組織結構,對于各方面信息完成匯總后,各項決策便需要重新進行評估,有關工作有較為嚴重的滯后現象,對于決策精準性、時效性造成了影響;最后,企業內部沒有做好相應的預算管理控制,信息有失真風險。供電企業對于行業預算指標具有一定決定權重,通過各層向下進行下達指令,從而使精準性弱化,對于各項具體工作的開展造成一定影響。
基于財務管理及控制平臺,結合項目整個流程的往期數據,構建大數據平臺。采用最新的財務數據軟件,及時收集并整合材料成本數據、非材料費用數據、預算數據、財務管理及控制系統項目資本支付數據、周邊投資計劃、資本計劃及項目建設節點等數據,形成方便整個項目的管理,可以完全反映工程項目的狀態的財務大數據平臺。同時,基于大數據平臺,供電企業可以通過多維度、批量式等多種方法進行數據查詢,并根據業務對象的明細數據(如項目、成本類型、供應商等)進行查詢。項目財務數據資源的整合和大數據平臺的構建,在各個項目的整體分析、資源分配優化和加強流程控制的整個項目財務管理中起著重要作用。
隨著基于大數據的財務管理價值鏈的創建,必須明確舊式的財務管理模式無法達到經營預測與智能化分析等目標,面對變幻莫測的客觀市場形勢,財務預算必須充分地利用大數據分析工具,掌握科學的數據分析法,通過數據的整合、集中、歸納、統計等方式來預測企業未來經濟活動形勢,并編制出科學的預算,進而從整體預測企業經營狀態。大數據背景下,要打破傳統的會計視角下的單純的財務分析,而是要將業務和財務緊密結合起來,而且必須延伸分析范圍,在牢固把握財務規劃方向基礎上全面分析業務范圍,最終構建起財務、業務一體化的全面分析體系,要充分地利用大數據分析工具,掌握不同的數據分析手段來深入挖掘數據、剖析數據,正確把握不同數據間的聯系,以數據識別問題以及未來的財務優化方向,深入探究潛藏在大數據身后的規律,從中分析出財務管理中的不足,以此來真正提升供電企業財務管理水平,進而為企業創造更多的經濟效益。
大數據技術作為信息科技時代的關鍵技術,勢必會成為支撐整個社會、各個行業發展的核心力量,對于供電企業財務管理來說,大數據技術具有不可比擬的優越性,將大數據技術應用于財務管理工作中,能夠深化財務管理,提高財務預算的科學性、準確性,從整體上把握企業的規劃與發展方向,從而為企業正確的財務決策與發展規劃創造有利條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