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瀅 國開證券股份有限公司浙江分公司
全面貫徹“責任”“創新”“綠色”“穩健”“共贏”發展理念,深入推進銀行教育培訓體系建設,著力提升員工素質能力,積極發揮員工教育培訓工作對銀行改革發展的引領和推動作用,為銀行業的發展提供智力支持和人才保障。
以服務銀行和員工的共同發展為宗旨,以員工職業能力建設為核心,以建設高素質人才隊伍為重點,以多形式的全員培訓為手段,造就一支規模相當、素質優良、專業齊全的內訓師隊伍。
1.堅持以員工為本、因需施教、注重實效的原則;
2.堅持以內部講師為主、外聘專家為輔的原則;
3.堅持以培訓積分制驅動教育培訓體系建設的原則。
職工大講堂以專題講座形式為主,原則上每季度開展1次,每次1天6個學時。于每季度最后一個月的第一個周的第二個工作日。課程完畢,組織學員進行現場滿意度評價。篩選出優秀課程進行打磨,努力打造精品課程。
1.人力資源部負責對各類課件的收集、歸檔工作,并在銀行信息系統上分門別類地共享、更新。
2.授課人員須按培訓的時間安排提前做好課件的開發與審核工作,為課件的知識產權負責,確保課件內容的真實性。
3.授課人員應在授課結束后的三天內將課件電子版提交人力資源部。未提交課件的將不予發放任何形式的獎勵。課件形式可以演示文檔、說明材料、圖片影像資料等方式呈現。
4.課件開發人員有義務做好課件謬誤內容的訂正工作,并將訂正后的課件重新提交人力資源部更新。
全體員工均可參與。
1.外部領導和專家:包括系統及系統內其他單位的銀行領導,政府、行業、證券銀行以及外部培訓機構的各領域專家學者;
2.內部領導和專家:包括銀行中層及以上領導,以及在專業技術、銀行管理、銀行文化等領域經驗豐富、具有一定研究和專長的領導、專家;
3.銀行員工:包括愿意分享崗位知識、技能、經驗、技巧、操作方法以及工作心得的內部員工。
職工大講堂活動納入教育培訓積分制管理。銀行本部授課員工及參訓員工將獲得加分,原則如下:
1.凡積極參與職工大講堂活動的員工,并按要求完成授課人員滿意度評價的,按1分/課時給予積分。
2.承擔職工大講堂授課任務的員工,課后按參訓人員滿意度評價,給予1-3分/課時積分(具體加分標準見銀行《教育培訓管理辦法》)。
1.銀行對職工的教育培訓活動實行積分制管理,積分計算及管理周期為每年的1月1日至12月31日。
2.根據教育培訓總體要求及崗位層級,每位職工應完成年度教育培訓基本積分。職工年度培訓基本積分根據職工崗位和當年年齡實行差異化管理。年齡不超過40周歲的職工,按培訓基本積分執行;當年年齡在41-50周歲內的,按培訓基本積分的80%執行;當年年齡在51-60周歲的,按培訓基本積分的60%執行。
3.職工因病假、產假、外派等原因未在銀行所在地工作超過三個月及以上的,其年度培訓基本積分以月為單位量化到在銀行工作時間為標準執行。
4.職工的年度教育培訓基本積分可通過以下方式獲取:
(1)內部培訓班。以考試方式確定學員培訓效果的,按成績給予積分:考試成績在80分及以上的,給予基本積分外再獎勵積分1分;考試成績在60分及以上80分以下的給予基本積分;考試成績在60分以下的不給積分。
以結業論文、培訓總結、學員評估等代替考試確定學員培訓效果的:完成的給予基本積分,未完成的不給積分。
(2)外部培訓班。上級單位或銀行組織的外部培訓:
承擔內部培訓項目授課任務的,根據課后學員評估滿意度評價給予積分:滿意度評價在85%以上的,按6分/學時給予積分;60%~85%的,按4分/學時給予積分;60%以下的,按2分/學時給予積分。
參加銀行或部門組織的崗位招聘擔任評委的,參與時間在3小時及以下的按2分/次給予積分,3小時以上的按3分/次給予積分,當年累計最多不超過10分。
對銀行教育培訓工作提出重大建設性意見并被采納的,按2分/次給予積分;提出一般建設性意見并被采納的,按1分/次給予積分。
年度培訓積分應用如下:
1.作為員工薪酬績效的考核指標;
2.在行內“經營、技能”人才評選中相應得分項加分;
3.作為銀行年度評先評優的依據。
當年未取得培訓基本積分(具體標準詳見銀行《積分制管理辦法》)的員工,將按以下條款處理:
1.影響當年個人績效考核;
2.不得參與次年銀行組織的中層干部、后備干部的選拔、競聘等崗位晉升活動。
按規定領取授課津貼。
充分利用召開會議、電視、網絡、宣傳欄等形式,大力宣傳開展職工大講堂活動的目的意義、主要內容,動員廣大員工積極參與;宣傳活動中的工作經驗及涌現出的典型人物先進事跡,形成良好的示范帶動效應。
把職工大講堂活動與黨的理論中心組、形勢任務教育、日常教育培訓工作、員工崗位練兵技術比武活動、銀行文化等有機結合起來,統籌推進,務求實效。職工大講堂日常活動由人力資源部、黨群工作部負責組織落實,其他部門提供必要支持。
人力資源部加強管理,嚴格請銷假、培訓積分制、培訓簽到、課程滿意度評價等相關措施,建立員工教育培訓臺賬,確保參訓人員、參訓時間和培訓質量。課程結束后及時開展培訓評估和總結,不斷完善本活動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