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艷逢 鄭州煤電股份有限公司超化煤礦
首先,通過黨建工作可以讓企業基層群眾對黨組織提出的各項決策決議和方針政策有比較準確的了解和認識,尤其在每次黨組織舉行相關會議之后,及時開展這項工作,能夠讓企業職工及時了解黨組織的先進思想和新的指導方針,使企業領導干部和群眾職工都能夠有比較強的政治思想覺悟,對中國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有更為準確的認識,始終緊緊跟隨黨的發展進程,實現黨和企業的既定目標,這也是企業開展這項工作的核心目標之一。其次,能夠提升企業領導干部和群眾職工的政治思想水平和覺悟。企業的黨建工作,是建立在企業現階段實際情況和既定發展目標基礎上的,也是企業文化建設的重要元素,通過這項工作可以讓全體干部職工都具備較強的政治思想,從而激發企業員工的個人潛力和創新發展能力,強化企業員工的綜合素養。
資本是具有趨利性的,煤礦企業的經濟收益較高,對于企業投資者來說,很容易將其關注的重心放在經濟利益方面。這就導致煤礦企業領導集體對黨建工作的重視程度不足,企業黨組織發揮政治核心作用不到位,政治站位不高,企業黨委和行政領導處于同一層級,且行政領導人員往往居于中心位置,對企業黨建工作的開展有一定的影響。
雖然國企內部的黨建工作一直在堅持開展,但是長期以來,煤礦企業的黨建思想政治工作不夠接地氣,導致職工群眾的參與程度不高,因此在一定程度上形成了“線上開會散會,線下一動不動”的工作習慣,工作內容多流于表面形式,而缺少實際進程。黨建工作效果難以令人滿意。
在專業人才教育培養方面仍舊有所欠缺,國企人員流動機制也相對松散。缺少系統的黨建教育的組織機構,缺乏專業的黨建工作人才,由很多沒有受過專業培訓的人開展煤礦企業的黨建工作,實際效果并不理想,導致黨建工作效率較低。俗話說,教育興邦,只有依托良好的黨建教育,才能培育出優秀的黨建工作人才。建立完善的黨建工作人才培養機制,是實現長遠開展黨建工作的前提。
創新就目前的情況來說,缺乏活力是國有煤企黨建工作中出現的典型問題。受傳統思想的束縛,企業在進行黨建工作中,所采取的方式過于老舊,缺乏創新意識,這使得工作很難受到群眾的接受和認可。群眾對黨建工作的接受度較低,自然滿意度也會受到影響。
企業基層黨組織必須堅持以政治建設為統領,通過抓實黨員干部的理論學習,強化理論武裝,提高政治站位。一是深入學習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黨的十九大及十九屆歷次全會精神。二是鞏固“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成果,對照“守初心、擔使命、找差距、抓落實”的總要求,制定基層黨組織主題教育計劃,并按計劃組織黨員干部讀原著、學原文、悟原理,抓實黨員干部政治理論學習。三是積極配合巡察組的巡察及整改工作,真正把巡察的過程變成彌補不足、改進工作的過程,變成謀事創業、健康發展的過程。
一是落實抓黨建的主體責任。貫徹落實《中國共產黨支部工作條例(試行)》,完善工作制度流程,細化黨建工作責任制,深入基層檢查指導,促進了基層黨建工作水平的提高。二是堅持圍繞發展抓黨建。認真落實“黨建三聯示范點”制度,深入落實“一線工作法”,積極為基層和員工群眾答疑解惑,辦實事、解難題。認真落實公開制度,傾聽員工呼聲,掌握員工訴求,維護好基層干部員工的合法權益,凝心聚力保大局。三是嚴格規范黨內政治生活。認真落實黨建各項制度,按照上級要求,落實好“三會一課”、民主生活會、民主評議黨員、領導干部述職等黨內工作制度,堅持組織把關,從嚴運行,加強黨性鍛煉,接受群眾監督,凈化政治生態,進一步增強黨組織的凝聚力和戰斗力,促使各黨支部更好地發揮戰斗堡壘作用。
首先,企業應當適當提升黨建政工工作福利待遇水平,可以根據實際情況上調工作人員的薪酬標準,這樣一方面可以提升工作人員的工作積極性,另一方面可以吸引更多的優秀年輕專業人才加入,尤其能夠讓更多的優秀大學畢業生參與進來,從而優化部門人員組織結構。與此同時,企業應當針對部分工作人員對個人未來發展和崗位未來發展期待值比較高的這一情況,幫助職工制定未來發展規劃,使其能夠建立起更強的工作自信心。其次,企業應當做好相關人員培訓工作,不僅要讓工作人員對黨的各類思想和指導方針,以及決策決議有較強的認識和理解,同時要有帶頭學習的意識和能力,這樣才能讓其他職工積極參與進來。尤其是一些黨員干部,更要有較強的自主學習意識,通過培訓和教育等途徑,保持個人政治思想水平的先進性。通過定期組織培訓和二次教育活動,讓工作人員對這項工作的關鍵性有更為準確的認識和了解,從而以更認真和負責任的態度投入到具體工作中。最后,要積極開展考核評價工作,通過詳細的考評對工作人員的培訓學習情況和個人日常工作情況有比較準確的了解,從而找到在工作中的不足,再進行針對性優化改進。可以將考評結果與個人薪資掛鉤,實行獎懲機制。
黨建工作人員必須進一步擔當作為,提高責任意識,鼓舞工作熱情,加強思想創新,摒棄落后的思想教育方法,承擔起振興煤炭企業的責任,要充滿勇氣與信心,敢于面對今后工作中出現的困難,科學推動煤炭企業的長久穩定,為企業的高質量發展提供不竭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