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騰騰 河北省教育廳機關服務中心
古往今來,人才都是興邦大計。黨的十九大報告明確了人才發展的重要性,強調人才是國家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因素。對于機關事業單位而言,要想更好地提高服務人民群眾的能力和水平,必須要深化改革。對于事業單位而言,人事制度改革非常重要。隨著當前市場經濟的進一步深入,事業單位人事改革面臨的內容更為復雜,因此,事業單位必須從自身實際出發,不斷創新認識制度改革,提高事業單位人事管理的實效性。
事業單位最核心的功能就是服務群眾。隨著市場經濟的發展和社會利益多元化,服務群眾日益成為事業單位最重要的工作內容。要想更好地服務群眾,更好地從群眾利益的角度出發,為群眾提供更為優質的服務,滿足群眾日益增長的生活需求,必須要進行人事制度改革。通過人事制度改革,提高工作人員的工資福利水平,調動工作人員的積極性,提高工作效率,提高為民服務的能力和水平。
對于機關事業單位而言,要想更好地提高服務人民群眾的能力和水平,必須要深化改革。只有不斷強化人事制度改革,才能夠提高事業單位運行的積極性和主動性,提高事業單位運行的效率,推進事業單位的深入發展。
不可否認,事業單位人事制度改革至今,取得了積極的成效。但是,還有一些實質性的問題需要進一步解決和克服。一方面,事業單位人事制度改革進程相對緩慢,改革的決心還有待于加強,另一方面,事業單位人事制度改革涉及人事管理的各個方面,與其相關的結構分類、職稱評聘、養老保險等的緩慢推進,也影響了事業單位人事制度改革的進程。
首先,強化用人機制。人才是事業單位人事制度改革的關鍵,必須堅持與時俱進的原則,更新用人理念,堅持“能者上、庸者下”的原則,采用競聘上崗的制度,提高工作人員的積極性和主動性,最大限度的發揮工作人員的價值。其次,健全激勵機制。要從事業單位工作人員的實際情況出發,制定合理完善的物質和精神激勵制度,豐富激勵內容,合理調整激勵方法和內容,讓激勵制度更顯成效。再次,完善培訓制度。事業單位應該從工作人員的崗位實際出發,分層次、分類別、分崗位的科學劃分工作人員的類型,然后制定不同的培訓方案和培訓政策。
在事業單位人事制度改革中,環境是一個非常重要的因素。好的環境,能夠讓工作人員心情舒暢,能夠提高工作人員工作的積極性和主動性,進而提高服務能力和服務水平。首先,構建良好的培訓環境。事業單位應該建立培訓中心,專門對工作人員進行培訓,為工作人員成長提供良好的平臺。其次,構建良好的晉升環境。對一些能力強、成長快的工作人員給予更多的關注和支持,制定合理完善的薪酬管理方法,形成一個積極向上的氛圍。再次,積極構建層次化的管理體系。一定要建立層次化的管理體系,優化人才管理環境。根據事業單位工作人員的不同職稱、不同崗位,制定不同的人才培養方案和人才管理方案,做到“因材施教”,提高工作人員的整體貢獻率。
合理的激勵機制對提高人才工作積極性有著不可替代的作用。源于人才的性格、年齡、工作年限的差別,人才各自的需求也不同。因此,必須要從人才的差異性出發,制定有效的激勵措施。例如,針對剛入職的年輕人來說,他們的壓力比較大,應該給予更多的物質獎勵,提高薪酬和獎金。對于工作時間較早的工作人員,生活和工作相對穩定,他們更多的需要職稱的晉升,事業單位可以為他們提供學習和出國交流的機會,讓他們保持積極向上的工作狀態。
在機關事業單位的發展過程中,人才是事業單位發展和服務水平提升的關鍵。因此,事業單位必須從自身實際出發,因地制宜,制定合理完善的人事制度改革機制,優化事業單位人才培養環境,完善事業單位人才績效管理,為工作人員的能力的提升提供重要的平臺,進而為事業單位的長遠發展注入強大的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