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越 衡磊司法鑒定所
計算機犯罪是新型犯罪方式,技術要求較高,多是以數字形式在網絡計算機上進行存儲傳輸,產生的電子證據會潛藏在海量的正常數據之中,極易篡改、銷毀,而取證提取的難度則較大。計算機犯罪者會在計算機網絡中遺留證據,取證則是通過對網絡中的數據信息進行識別[1],并將獲取的信息證據保存,上交認證。計算機取證則是通過掃描痕跡,對計算機網絡入侵過程進行重建,將犯罪者的犯罪信息還原,作為有效的訴訟證據提交法庭。數據恢復作為計算機取證中的關鍵性技術,主要是包括數據恢復技術、磁盤搜索、文件格式分析等,上述技術方式的合理選擇可更好取證。因此,本文就計算機取證中數據恢復的關鍵技術進行深入探析。
取證過程中需要進行丟失數據還原恢復工作,主要是針對硬盤損壞、操作失誤等原因造成的數據丟失,可通過數據恢復進行補救。磁盤數據恢復是計算機數據恢復中的重要內容。磁盤作為計算機中的重要存儲裝置,包括硬盤與軟盤兩類。提前進行硬盤分區,需要對硬盤進行分區,主要劃分為主分區與擴展分區,之后方可進行硬盤內數據恢復,更有利于開展系統內讀寫操作。
若刪除一個文件在NTFS文件系統內,不僅需要刪除文件,也需將文件所述文件夾內的目錄項刪除,此時INDX記錄則不會有數據資料在系統內遺留存在,且后續數據也可將所刪除的目錄進行覆蓋,在空閑目錄上進行操作時,定位目錄項難度較大,需要花費較長時間才可以實現數據區的再分配。MFT中有所需文件的儲存痕跡,TNDX記錄無此情況。磁盤被格式化后,數據仍會存留痕跡,清除并不徹底。存儲索引表內,文件存放是否具備連續性,直接決定文件內數據是否可完全恢復[2]。NTFS文件系統內進行數據恢復操作時,需要先將分區定位打開,將MFT內相關存儲信息,對文件所具備的屬性進行明確,判斷文件的完整性。文件若完整,則可在新文件內直接導入,若信息已經被其他文件覆蓋,則無法恢復。
Windows系統中若文件刪除至回收站內,不會刪除文件,而是改變父目錄。若想徹底刪除文件,可通過將回收站內文件清空,或者按住“shift鍵”+“delete鍵”,可達到刪除目的,將文件刪除后也可恢復。徹底刪除文件后,FAT32系統并未執行清零操作,硬盤中儲存的數據仍有保留,此時可進行文件恢復。文件刪除后,內容不變,文件占用簇被其他文件所使用,一旦唄覆蓋則會導致文件徹底消失,此時無法進行恢復操作。若沒有相鄰同級文件搜索時,上下范圍內進行查詢,一旦發現非相鄰同級文件夾目錄項未被刪除,可重新建立文件,主要是以起始位置簇的高16位對刪除文件簇進行重建[3]。根據被刪除的相鄰同級文件,文件父目錄應以起始高16位進行重建,在磁盤內查詢。若闡述的文件FDT記錄項被覆蓋,則無法通過上述方式進行修復。修復時需要轉變思路,恢復數據值,也可尋找具有明顯特征的字符串進行恢復操作。
硬盤文件內空間分配單位最小是簇,多為4KB,文件空間占用相比于理論值較多,空間內文件刪除后會留下痕跡,因此,通過全文搜索,尋找此類文件的盲區,可找到仍在時效內的文件資料。
DF算法是硬盤內的常用匹配算法,操作較為簡單,優化KMP算法,BM算法在進行匹配時,方向是從右往左,此方向與KMP算法不同,可有效避免相互對。BM算法中采用兩條啟發性規則,分別為壞字符規范與好后綴規則。
磁盤中文字的保存可通過不同步編碼實現,全文搜索系統中多表現為數據形式。因此,在查找文字時,需要考慮多種編碼情況的存在。各類編碼也會形成數據字典,文件搜索時,則可根據數據字典進行轉化,恢復所需要的文件內容。
通過搜索算法、編碼轉換算法,查找硬盤內的字符串時,不限定字符串所在位置,提前確定關鍵字、字符串后,可開展文件搜索獲取證據。利用全文搜索,使匹配結果的精確性提升。以往取證時,取證人員多是利用磁盤所具有的全文搜索功能對所需文件進行查詢,搜索速度慢,近年來計算機取證中應用全文搜索,有效提升數據獲取的速度。但是,硬盤中涉及的內容較多,復雜煩瑣,針對大范圍獲取所需證據數據時,此時利用全文搜索,可通過快速匹配,使數據檢索效率大幅提升[4]。
綜上所述,計算機取證工作不斷成熟完善,計算機取證技術也日趨成熟,根據文件保存與刪除情況,選擇最佳的數據恢復技術,可使文件內數據恢復速度加快,更好進行數據挖掘,更有利于計算機犯罪取證工作開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