陰艷梅 秦皇島港股份有限公司第九港務分公司
隨著我國經濟的快速發展,港口成為重要的水陸運輸轉換樞紐。現代化港口的建設發展可為我國城市區域經濟的規模升級與效能突破提供更強的支撐,而航道則成為船舶進出港口完成各類海運作業的“大動脈”。堅持將作為重要紐帶,有效調整港口布局,持續優化港口資源,才能更好地實現利用港口促進區域經濟發展的戰略目標。
第一,港口物流推動產業集群,促進區域經濟發展。港口物流作為現代物流產業的核心,為支持性產業提供集倉儲、運輸、信息處理等物流環節于一體的物流增值服務,憑借著自己獨特的地理優勢和相關政策優勢為區域增長作出了重大貢獻。一方面,其強大的資源整合力能夠通過集散功能,帶動周圍區域經濟的發展,加速港口配套產業形成相關產業鏈;另一方面,區域內產業集群的發展促進了資源共享,有利于充分發揮市場資源配置的基礎作用,使產業和產業之間有效地聯系在一起,可以更好地帶動進出口貿易數額,形成良好的循環,促進產業結構的轉型和升級。第二,港口物流形成規模經濟,帶動區域經濟發展。港口作為世界范圍內供應鏈中的關鍵環節和核心節點,受到國家政府的大力支持,規模經濟效應強大。一方面,隨著規模的發展、功能的改善,港口物流基礎服務的成本不斷降低,港口依靠其優越的地理位置和功能特點,可以為物流企業提供更高性價比的原材料供應和產品輸出服務,形成聚集經濟,優化資源配置,產生內部規模經濟;另一方面,隨著世界格局的改變,全球進入了多元化時代,港口物流成為國家與國家之間經濟的橋梁,為區域經濟融入全球產業鏈創造了良好的平臺。第三,港口物流優化資源整合,刺激區域經濟發展。隨著經濟全球化趨勢的演變,港口已經成為物流、信息流、資金流等各種要素聚集中心。在基礎業務方面,加速打造綜合物流服務供應網絡,提高港口自身的各種效率,為客戶提供高性價比、高質量的服務。與此同時,與其他物流產業的合作不斷加深,進一步帶動資本、技術和信息等要素更為廣闊范圍內的流動,真正實現一體化,在帶動區域產業結構升級的同時實現區域經濟均衡發展。
港口大都位于海陸交界處,是連接海洋和陸地的重要樞紐,由此可以看出港口經濟區域具有物流性較強、重要能源較多的特點。區域也是生態港口建設的重要區域,并且在對其進行建設的過程中也為其他生態港口提供了借鑒,這樣能夠有效推動我國生態港口以及循環經濟的建設。除此之外,在對港口進行規劃時,相關工作人員需要多多種因素進行綜合考慮,這樣不僅能夠推動城、產、港的經濟發展,而且也能夠促進生態港口的建設。在對生態港口進行建設時,相關工作人員需要重視對綠色及時的引用,并且加強對其的監督與管理,以此來減少港口污染,另外,相關工作人員也需要重視對港區環境污染的治理,從而使得港區能夠更好地發展[1]。
對于港口旅游資源開發,在物的開發的基礎上,必須通過引導市民加入企劃,并準備好可以讓市民參與的相關事。活用港口及其所依附的城市空間的事包括重要活動、節事、展會、國際會議、音樂與演奏會等可以引起廣泛關注的事項。此外在港口旅游的場所設置同節事、重要活動等聯動的其他體驗,讓旅游主體吃到同港口相關的產品(例如魚類海鮮等)等,可以實施港口特有的美食活動。更進一步地維持舊港區域周邊的水質清凈,如垃圾清掃等維持和管理系統也是事的重要舉措。另外,應該追求旅游資源從點到線,再到面,最后到立體的空間聯系。應該跨越港口所在城市的行政單元限制,考慮同具有競爭關系的港口間的合作網絡化推進事的建設。換句話說,港口旅游信息的系統化就應該跨越行政單元在更廣泛的范圍內推動合作發展。在港口持續發展方面,同以物流系統化為目的的海外諸港、貨主、船社等主體之間的合作網絡也是必不可缺的。而且此時也應該推進港口同相鄰港口的旅游合作開發協議的建立,并摸索基于共生思維的合作網絡的建設。
提升航道建設、促進水運經濟發展都需要依托硬件基礎設施及水運技術的支持。因此,提升航道建設應加強硬件設施完善。相關部門應當提高重視程度,設立專項資金用于購買滿足水運發展需要的基礎設施及技術裝備。為了保證硬件設施運行的效率,延長使用時間,需定期開展設施檢查和維修工作。發現安全質量問題應及時進行解決,保證硬件基礎設施滿足水運活動開展的需求。達到使用年限后,應嚴格按照要求進行更新換代,保證其功能的正常使用[2]。
首先,需要建立完善監督管理系統與多部門聯動的機制,及時開啟即時狀態情況上傳與共享,有利于全方位監控水域情況。例如,吳淞江綜合物流園進行江海聯運的多式聯運示范項目時,對船舶污染情況給予高度關注,建立了相對健全的管理監督機制,如有違反,需立刻對船舶進行污染情況的記錄與督促全面處理,并對垃圾和廢水隨意排放的行為進行管制和資金處罰。吳淞江綜合物流園的多式聯運示范項目是促進水路運輸綠色發展的標桿,為其他園區踐行水路運輸綠色發展事業提供了重要借鑒意義。其次,還需要對各內河水運區域進行生態保護,深入貫徹可持續發展原則,打造經濟發展和生態保護相結合的模式[3]。
我國現階段的港口與區域經濟發展基本保持較合理的適應性,但隨著區域經濟的快速發展,港口要主動在相關政策的引導下,挖掘缺陷與不足并積極將其完善,保持科學規劃與統籌布局,確保港口與區域經濟保持長期穩定的適應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