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媛媛 國網山東省電力公司煙臺市牟平區供電公司
會計理論知識枯燥又乏味,在剛剛畢業的大學生只了解會計理論的知識,由于理論知識的局限性比較多,剛畢業的大學生只掌握書本中的會計理論知識,但是剛畢業的大學生在實習過程中,真正接觸會計實務之后,應屆生才會了解到實務工作,會計實務主要有會計核算基礎、記賬憑證、原始發票等等內容,剛畢業的大學生只能夠根據自己現有的會計理論來生搬硬套。
會計理論是根據會計實務延伸出來的,會計理論是會計實務的基礎,兩者相輔相成會計工作本身就是實務性非常強的工作,實務工作并不像表面那樣看起來非常簡單,真正工作起來困難重重,財務工作的流程都是有章可循的,每一步驟都是需要認真審核,會計憑證審核、會計憑證要素都是有章可循的,在實務工作當中,老會計需要帶新會計學習會計理論和會計實務轉化的過程,新參加的工作人員不要害怕出錯,有問題及時與老會計溝通,這樣才能夠讓自己快速理解會計理論和會計實務的區別,讓新人在剛參加工作的時候,就培養會計準則,讓會計理論和會計實務有效的結合起來,為自己今后工作打基礎。
(1)培養會計人才在執行過程中偏差大。許多院校在教學過程中比較重視會計學生的實務能力培養,但是真正實施起來還是困難重重,例如:會計實務方案中對于實務課程比例雖然安排比多多,但是真正教學的時候,只是提高學生的會計業務核算的基本能力。學校真正實施課程的時候發現,實訓的課程只是一種實驗,真正的效果并不大,設置的課程比較少,相關專業老師有限,因此在學習的過程當中還是存在很多問題,有的學生只是在走形式,并沒有真正學以致用,并沒有達到預期的效果,學校在培養人才的時候不要流于形式,要針對專業的技術進行專業培養,這樣才能夠讓學生在畢業之后輕松應對社會壓力。
(2)實務課程設置對學員的職業能力體現不明確。隨著社會的發展,現在實務操作都是智能化設備操作,目前實務課程都是以會計電算化和電算化會計技能兩門實訓課程為主,在會計實務課程當中學校的課程跟不上社會的最新技術,在學校還是學著10.1軟件,這樣剛畢業的大學生在實際工作當中出現許多技術短缺的事件。另外學校的課程只重視學生的操作能力,并沒有教學生軟件的維護能力,這樣也忽略學生的智能化設備維護能力的培養。
(3)學校考評機制不合理。現在很多學校對于財會專業的考核標準不一,財會專業一般根據高職高專院校的高校評估手冊執行的,這個號手冊是對于高職院校以及所有專業的考核標準是統一制定的,這也就導致許多專業內容不會凸顯出來。考核制度沒有針對專業來進行摸底考察,導致許多學生對本職專業理解不透徹。這就不會體現專業性的技能,但是許多學校都是以這個為評優標準,這也就導致許多學校出現本末倒置的情況發生,就最后出現專業同質化的情況出現,進而影響應屆學生走出校園與社會專業需求出現脫節的現象。
會計人才培養需要進一步完善的制度,學校只有緊跟社會發展,只有不斷調整培養人才的方案,對專業培養更重視,在擴展專業的培養路徑上,發揮學校平臺作用多主見競賽等形式來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進一步激發學生的探索能力和學習興趣。根據最新的教學方案來提升考核機制,進一步完善專業和實務相結合的考核評價體系。尤其是針對互聯網資源,對互聯網的教育培訓制度進行完善。
進一步提升會計人員職業道德培訓,會計人員的職業道德水平,一定要重視會計人員的職業道德水平能夠影響她的一生。會計人員職業道德不允許出現問題,如果快遞人員沒有良好的職業道德就會出現工作頻頻出錯,在實際工作當中并不能夠理解會計政策和會計實務在工作過程中很容易出現貪婪的現象,最后走上違法犯罪的道路,因此會計職業道德培訓是會計職業崗位的重中之重。會計職業道德是需要會計人員不斷地學習,不斷地自省,才能夠讓自己職業生涯規劃更好,在實務操作過程中,如果沒有職業道德就會出現做假賬的情況,一經核實對企業損失嚴重,因此會計職業道德對會計人員來說非常重要。
人才培養一直都是教育的基本職能,在人才培養當中院校肩負著重任,因此院校的人才培訓質量,也會影響經濟社會的發展會計作為一種專業技能,需要院校對會計從業人員的教育進一步加強。這樣才能夠讓社會獲得專業人才,進一步分析會計理論與實務有效銜接的人才培養存在的問題,提出更優化的建議。只有加強會計理論與實務有效銜接的人才培養以及理論和實踐相結合,才能夠為國家培養棟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