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愛國,翟繼光,李桂國
(1.山東省海河淮河小清河流域水利管理服務中心,山東 濟南 250100;2.山東省調水工程運行維護中心萊州管理站,山東 萊州 261400)
水利稽察可以對國家水利政策落實,建設項目前期設計、建設管理、計劃執行、資金使用等各環節實施有效監管,范圍廣泛,內容深入,滿足了當前強化水利建設監管的實際需要。
開展水利工程稽察工作是國家賦予水利部門的一項重要職責,是深化水利建管體制改革的一項重大舉措,也是防范廉政風險的有效手段。《水利建設項目稽察辦法》第2 條規定水利稽察是指水行政主管部門依據有關法律、法規、規章、規范性文件和技術標準等,對水利建設項目組織實施情況進行監督檢查的活動。水利部水利工程建設稽察辦公室具體負責水利稽察管理工作,稽察工作機構負責組織開展現場稽察,并跟蹤稽察發現問題的整改。根據水利建設項目稽察辦法規定,稽察工作機構根據工作需要可購買必要的社會服務開展水利稽察。當前,稽察工作組一般由稽察特派員或組長、稽察專家和特派員助理等稽察人員組成,稽察特派員或組長一般由在職領導擔任,稽察專家從稽察專家庫中抽取。從水利稽察的組織形式看,水利稽察雖然具有技術服務的特征,但水利稽察是行政監督行為。
《水利建設項目稽察辦法》第十六條規定水利稽察內容主要包括監督檢查有關項目的監管和主管部門單位貫徹落實國家水利方針政策、重大決策部署情況,建立完善建設管理制度、組織推動項目建設等工作情況;抽查建設項目前期工作與設計、計劃下達與執行、建設管理、資金使用與管理、工程質量與安全等方面實施情況。水利稽察不僅是對建設項目的監督,而且也包括對主管部門的監管。對主管部門的監管內容主要是主管部門落實國家水利方針政策情況,對建設項目的監督主要是參建單位對建設項目前期工作與設計等5 個方面的實施情況。
稽察專家不僅要善于發現問題,還要對發現的問題進行統計分析,研究問題發生的頻次、產生的原因以及整改效果,研判當前監督工作的重點和難點,為加強監督管理提供合理化建議。把需要立查立改但又頻繁出現。且對工程質量安全影響較大的問題作為監督檢查的重點,盡可能組織全覆蓋檢查,同時加大處罰力度。把無法立查立改的問題作為監督工作的難點,進行警示性監督。稽察清單中的問題依據影響輕重程度劃分為嚴重、較重、一般3 個類別,也可以按照問題發生的頻次分為高發問題、易發問題和低頻次問題。嚴重問題和高發問題應作為監督重點,進行全覆蓋檢查。
水利部水監督〔2019〕139 號文要求對嚴重違反建設管理有關法律法規的責任單位給與責令整改、約談、停工整改、經濟責任、通報批評、建議解除合同、降低資質等處罰以及相關法律、法規、規章規定的其他責任追究,各級水行政主管部門負責對稽察發現問題的整改督辦,要把稽察發現問題的整改工作作為強化管理的重要內容。水利稽察要貫徹落實水利行業改革發展的“強監管”主基調要求,在稽察工作中以問題為導向,以整改為目標,以問責為抓手,嚴格“查、認、改、罰”4個環節,突出“嚴、實、細、硬”監督要求,形成高壓嚴管的“強監管”態勢,引領水利行業工程建設監管工作提升到新水平。
根據《山東省水利建設市場主體信用信息管理辦法(試行)》(魯水規字〔2017〕7 號)要求,各級水行政主管部門應當在行政管理、市場監管、公共服務等活動中建立與市場主體信用信息的關聯管理機制,加強信用信息應用。山東水利工程建設項目管理信息系統于2018 年正式上線運行,文件(魯水建函字〔2018〕48 號)要求各級水行政主管部門在每次檢查后7 個工作日內登入系統錄入水利建設市場主體不良行為記錄并完成動態評價,項目法人每月至少開展一次全面檢查并在簽發檢查書后7 個工作日內登入系統錄入參建單位不良行為記錄,同時上報項目主管部門依法作出行政處理或處罰并完成動態評價。
水利稽察應充分利用網絡信息平臺開展定向精準稽察,稽察機構在開展項目稽察前可以登入項目信息平臺查詢水利建設市場主體不良行為記錄,通過信息平臺掌握市場主體的高發問題,在現場稽察中對高發問題進行重點檢查,提高稽察工作效率。
根據水利建設項目稽察辦法規定,稽察工作機構要制定年度稽察工作計劃,明確稽察的目標任務,稽察工作機構開展稽察前應明確稽察內容。根據2019 年水利監督工作會議要求,《稽察清單》列舉了工程參建單位的問題共計2 059條,并對需要優先進行稽察的重點內容和典型問題,在備注欄以“★”列示。水利部編制的質量與安全監督檢查辦法和合同監督檢查辦法列舉了工程參建單位的管理問題815 條及質量缺陷問題611 條。清單的優勢在于監督人員可以快速了解某個業務領域常見多發問題,判斷問題屬性和類別,但是清單的不足在于清單的更新具有滯后性,機械地依賴清單就不能主動發現新問題或對當前的敏感問題視而不見。稽察機構應建立本地稽察清單,把政策法規的新要求及時導入,省級稽察部門還應該加強地方性政策法規的學習研究,把地方性的重要政策規定納入本地稽察問題清單。
監督檢查辦法和稽察清單都是稽察工作的輔助性工作手冊,還不宜作為稽察工作的依據使用。稽察工作組到達現場后,稽察組長應組織稽察工作人員研究工程項目特點,結合工程類型、規模、建管模式、建設進度及稽察任務,對照《稽察清單》及監督檢查辦法、建設市場實際狀況等合理確定稽察重點內容。稽察工作要堅持以法律、法規、規范性文件和技術標準為依據,對建設項目的監督檢查需要按照《建設工程質量管理條例》《建設工程安全生產管理條例》等文件以及質量檢驗與評定規程和驗收規程等規定編制稽察要點。
各級水行政主管部門要把水利稽察作為落實國家水利政策、提高建設管理水平、保障工程質量與安全、推動在建水利工程建設順利實施的重要舉措。監督管理機構要加強組織領導,研究制定本地水利稽察的相關政策,主動協調解決水利稽察工作中遇到的困難和問題。稽察管理機構要加強制度建設,組織業務培訓,充分發揮專業人員的技術優勢,組建一支專業技術齊全、實踐經驗豐富、水利監督責任心強、年齡結構合理、人員相對穩定的稽察隊伍。稽察工作人員要注重政策、法規研究,加強法律、法規、規范性文件和技術標準的學習,掌握工作清單、報告模板、信息平臺、統計分析等科學工作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