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 寧
(山東省水利綜合事業(yè)服務中心,山東 濟南 250014)
省直機關部分辦公用房及職工宿舍建設時間早,大多數(shù)建設于20 世紀八十年代甚至更早,多為多層磚混住宅。經(jīng)過三四十年的使用,一些小區(qū)住宅樓頂層墻體、窗下墻體、梁底墻體、樓地面等出現(xiàn)裂縫。針對現(xiàn)有問題,建議進行房屋質量及裂縫危害進行鑒定,分析裂縫對結構的損傷及危害程度,并確定相應的加固修復方案。
砌體房屋墻體的加固修復的傳統(tǒng)方法是采用鋼筋網(wǎng)水泥砂漿面層加固法,此方法中鋼筋(絲)發(fā)按作用需較大的砂漿面層厚度,一般為40~60 mm,占用較大的空間,局部加固時會凸出墻面,影響正常使用。
高延性混凝土由于其高強度、高延性、高耐損傷能力,能大幅提高墻體的承載力,具有良好的裂縫控制能力,在砌體加固及裂縫修復工程中得到廣泛的應用。高延性混凝土面層加固法是將高延性混凝土抹壓在磚墻砌體表面,面層厚度一般為10~25 mm,加固速度快,加固后一般不凸出墻面,故墻面平整美觀,深受業(yè)主歡迎。
高延性混凝土是基于微觀力學的設計原理,以水泥、石英砂等為基體的纖維增強復合材料,與普通混凝土相比具有以下特點:1)拉伸或剪切作用下具有較強的延展性,拉伸性能可達普通混凝土的50~200 倍,可彌補普通混凝土抗裂性差的缺陷;2)具有抗坍塌能力和高損傷容限,地震或震動損傷后殘余裂縫寬度較小,降低震后加固費用;3)具有較高的耐久性,可有效延長構件使用壽命。
在砌體結構表面壓抹高延性混凝土面層,通過與砌體結構表面優(yōu)良的粘結性能,使高延性混凝土面層與砌體成為整體,共同受力,并利用其高韌性、高強度(抗拉)、高抗裂性能和高耐損傷能力來提高砌體結構的承載力、延性和抗裂性能,有效改善砌體房屋的整體性。
采用Ⅰ級聚合物改性水泥砂漿。使用時應注意以下幾點:1)聚合物改性水泥砂漿長期使用壞境溫度不應高于60 ℃。2)不得使用聚乙烯醇類,氯偏類,苯丙類聚合物以及乙烯—醋酸乙烯共聚配制。3)其安全性鑒定應符合《工程結構加固材料安全性鑒定技術規(guī)范》(GB50728)中7.2 節(jié)的規(guī)定。
高延性混凝土材料的性能指標:等效彎曲強度(3 d)≥4.5 N/mm2,等效彎曲韌性(3 d)≥50kJ/m3,抗折強度(3 d)≥6.0N/mm2,等效彎曲強度(60 d)≥5.5 N/mm2,等效彎曲韌性(60 d)≥40kJ/m3,抗折強度(60 d)≥10.0 N/mm2,抗壓強度(60 d)≥50 N/mm2。其它具體指標詳見《高延性混凝土應用技術規(guī)程》(DBJ61/T 112-2016)。
磚墻加固主要采用高延性混凝土面層加固法,面層加固墻體的四周應采用嵌縫、L 形倒角或拉結鋼筋等方式與樓板、梁、柱或墻體可靠連接。單面加固時面層厚度30 mm,采用雙面加固時面層厚20 mm。遇門窗洞口時,單面加固將面層延伸至洞口側面錨固,雙面加固時將兩側的面層在洞口處閉合。
構造柱加固主要采用高延性混凝土-砌體組合構造加固法,見圖1,并符合下例要求:1)高延性混凝土-砌體組合構造柱宜通高設置,頂至屋面板底,主筋錨入加強圈梁帶內(nèi);2)樓板鉆孔時,應避開樓板鋼筋,對于預制樓板宜盡量從板縫之間穿過;3)鉆孔直徑為 3 d,d 為穿筋直徑,孔洞采用高強度無收縮灌漿料或結構膠填實;4)閉合箍筋采用雙面搭接焊,焊接長度不小于50 mm;5)組合構造柱范圍內(nèi)的原墻面,應采用高延性混凝土嵌縫,嵌固深度為10~15 mm。

圖1 組合構造柱大樣
圈梁加固主要采用高延性混凝土-砌體組合圈梁加固法,見圖2,并應符合下列要求;1)墻角兩個方向的穿墻筋,拉結筋等應交錯布置,避免原墻體損傷過多;2)給合圈梁及組合構造柱的縱筋保護層不小于10 mm,距墻面凈距不得小于5 mm;3)在組合圈梁范圍內(nèi),給合構造柱的穿墻箍筋可以取消;4)穿墻筋、拉結筋穿墻需預先鉆孔,鉆孔直徑為3 d,d 為穿墻筋的直徑,用高強無收縮灌漿料或結構膠填平。

圖2 組合圈梁大樣
裂縫處理主要采用填縫密封修補法和配筋填縫密封修補法,在墻體兩側每隔3 皮磚剔一道長級1 600 mm,深約35 mm 磚縫,埋入一根φ6鋼筋,端部彎直鉤并嵌入磚墻豎縫,然后用高延性混凝土嵌填密實。
采用高延性混凝土面層加固墻體施工方法及注意事項:1)基礎處理。鏟除原墻面抹灰,清理灰縫,用鋼絲刷刷凈殘灰,吹凈表面灰粉,用水澆透墻面。2)壓抹高延性混凝土面層。設置標志,保證面層厚度一致,壓抹高延性混凝土面層前,應沿墻面往返澆水濕潤,并待墻面稍干后再進行抹壓。3)養(yǎng)護。噴水養(yǎng)護7 d,施工環(huán)境溫度不低于5 ℃,否則應采取冬季施工措施,夏季施工時要防止烈日暴曬。4)加固施工時,要注意加固材料儲存和使用過程中的安全,并按產(chǎn)品說明的要求采取安全保障措施。
施工時應采取措施避免或減少對原結構的影響,施工中發(fā)現(xiàn)原結構或相關工程隱蔽部分的構造有嚴重缺陷時,應暫停施工,并及時會同相關單位采取有效處理措施后方可繼續(xù)施工。當可能出現(xiàn)傾斜、開裂或倒塌等不安全因素時,施工前應采取安全措施。混凝土構件露筋及銹蝕處,鋼筋應除銹,混凝土表面沖洗干凈后,用Ⅰ級聚合物砂漿分層抹壓修復至原表面。對使用膠粘方法或摻有聚合物加固構件,應10 年一次檢查其工作狀態(tài)。后期裝修過程中不應損傷加固構件的加固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