門淑娟,李昊林
(1.煙臺市蓬萊區水務局,山東 煙臺 265600;2.山東建特設計咨詢有限公司,山東 煙臺 264003)
為充分了解中小學及幼兒園飲水安全現狀,通過實地考察、座談討論、查閱資料、問卷調查等方式對膠東某區中小學及幼兒園飲水安全現狀進行了詳細調查,為保障中小學及幼兒園飲水安全提供了有力的參考依據。
本次調查實地走訪了57 所學校,其中,公辦學校56 所(中學16 所,小學21 所,幼兒園19所),民辦學校1 所。共涉及師生42 184 人次,其中,教師3 704 人次,學生38 480 人次。
飲用水和食堂用水水源調查結果顯示,57 所學校中,9 所學校、17 所學校食堂用水接入市政自來水供水管網,29 所學校、31 所學校食堂由自備井供水,3 所學校采取村莊凈化水供水,4 所學校和食堂接入村莊自來水供水管網,2 所學校采用企業凈化水,剩余10 所學校和2 所學校食堂通過購置桶裝水滿足飲用水需求。
調查顯示,針對日常飲用水,57 所學校中,購置使用水處理設備的43 所,占75%;購買使用桶裝水的10 所,占18%;剩余4 所學校將自來水或井水直接加熱燒開后供學校師生飲用,占比7.0%。針對食堂用水,有13 所學校購置使用水處理設備,占比23%;2 所學校需外購桶裝水滿足食堂用水需求,占比3%;其余42 所學校直接使用未經處理的自來水或井水,占比74%。
57 所學校中,有46 所能夠提供凈化水水質檢測報告,剩余11 所未對飲用水水質進行檢測。31 所水源為自備井的學校中,有12 所未能提供自備井水質檢測報告。另外,以問卷調查的方式,了解了27 所私立幼兒園的飲水現狀,共涉及師生6 693 人次。其中:飲用凈化水9 所;飲用桶裝水1 所;井水燒開飲用17 所;生活用水(食堂)中:用市政自來水20 所;用自備井6 所;用農村自來水1 所。
由以上調查可知,13 所城區學校中,除某一小學為村莊自來水供水外,其他12 所學校均接入市政自來水管網。市政自來水水源來自依中型水庫而建的水廠,水處理及水質檢測程序嚴格執行相關標準、規范,能夠保證供水衛生安全。由村莊自來水供水的小學所在村的自來水工程為區農村飲水安全項目建設內容,水源衛生安全能夠保證。
44 所鄉鎮學校中,僅10 所學校采取集中式供水,2 所學校外購桶裝水,其他32 所學校均取用自備井水。然而自備井大部分無保護措施且無專人看管,水質易受污染,再加之大部分學校對自備井水水質檢測不到位,供水安全易存在隱患。
57 所學校中,43 所學校購置使用水處理設備,共涉及17 家水處理設備供應商。調查過程中,大部分學校未能提供水處理設備的涉水產品有效衛生許可批件及更換耗材等相關記錄,且設備無專人管理。許多學校因重視程度不夠、資金緊張等多方面原因,水處理設備及供水設施老化嚴重。
根據衛生部門提供資料,學校飲用水水源檢測項目應為34 項,凈化水檢測項目應為17 項。但根據調查顯示,57 所學校中僅有7 所學校水質檢測項目數量達到相關標準、規范要求,其他學校水質檢測項目數量均未達到相關標準、規范要求。
根據學校提供的水質檢測報告顯示,城區學校水質全部達標。個別鄉鎮學校凈化水或水源水質存在菌落總數、大腸桿菌等檢測指標超標現象。
相關部門、有關單位應加強水源保護,劃定水源地保護區,落實責任主體,實行專人看管,確保水源免受污染;嚴格執行水源水質檢測標準及程序,做到早發現、早處理;針對此次調查結果,建議將33 所分散式供水學校納入集中式供水規劃范圍,逐步取代分散式供水,保障水源水質。
嚴格篩選水處理設備供應商,確保設備質量,保證所購設備能夠有效處理水質問題及隱患;嚴格遵守水處理設備及供水設施操作、使用及維護規程,進行專人管理、專人操作;嚴格按照相關規范更換濾芯等設備耗材,保障供水水質;針對此次調查結果,建議為直接飲用燒開自來水或井水的4 所學校安裝水處理設備,同時為食堂用水水源為自備井的31 所學校統一配置水處理器。
學校應按照衛生部門提供的水質檢測標準和規范,對凈化水水質及水源水質進行全項目檢測,每年至少一次;針對水質檢測存在問題的學校,應及時采取處理措施,保障學校師生飲水安全;同時考慮將水質檢測費用列入財政預算。
針對此次調查發現的10 所水質超標學校,建議為其安裝相應的水處理設備并規范使用。
由教育部門牽頭,衛生部門、水利部門配合對學校飲水安全現狀進行全面、詳細的排查摸底,建立臺賬。由衛生部門統一采集水樣,按照相關標準、規范要求進行水質檢測。根據檢測結果,認真查擺問題,研究解決對策,明確解決時限。
1)學校層面。建立健全飲水安全管理機制,落實責任主體,編制學校飲水安全管理制度;建立健全突發飲水安全事故應急機制,成立應急領導小組,編制飲水安全事故應急預案;建立水處理設備及供水設施采購及管理制度,落實設備采購及管理責任人;加強學校飲水安全宣傳教育,提高學校師生飲水安全意識。
2)教育部門。加強監管,建立學校飲水安全考核體系,對學校飲水安全現狀實行不定期抽查、例行檢查與年度考核相結合的考評方法;嚴格督查存在飲水安全問題學校整改情況,全力確保學校飲水安全;加強學校凈化水設備審查,嚴格監督凈化水設備、桶裝水購置流程,以及設備后期維護,確保設備質量、供水質量。
3)水利部門。結合相關農村飲水安全項目,讓更多鄉鎮學校接入村莊自來水供水管網,采取集中供水,確保水源質量;申請中小學及幼兒園飲水安全整治資金指標,考慮為學校統一采購水處理設備;協同相關部門,加強水源保護,確保水源免受污染。
4)衛生部門。提供飲水安全相關標準、規范解讀;定期進校宣講,讓學校師生充分了解飲水安全有關知識;為確保中小學及幼兒園飲水安全提供技術支撐,每年至少采集一次水樣,按照相關標準、規范要求進行水質檢測。
5)財政部門。提供資金支持,落實中小學及幼兒園飲水安全專項資金,將水處理設備采購及水質檢測項目費用統一列入財政預算;嚴格監督資金流向,確保專款專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