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永慶,苑 波
(濰坊市農田水利站,山東 濰坊 261061)
濰坊市按照部、省統一部署,依據《山東省人民政府辦公廳關于切實加強高標準農田建設提升國家糧食安全保障能力的實施意見》具體要求,結合高標準農田建設項目大力發展高效節水灌溉,重點發展管道輸水灌溉,積極推廣大田噴灌,蔬菜微噴、滴灌和水肥一體化灌溉技術,取得了顯著的效益。
2019 年度高標準農田建設項目,涉及濰城等11 個縣市區共41 個項目,項目總投資5.7 億元,發展高標準農田2.93 萬hm2,節水灌溉面積1.33 萬hm2,目前項目已完成驗收。2020 年度高標準農田建設項目,涉及寒亭等11 個縣市區共35個項目,項目總投資5.19 億元,發展高標準農田2.31 萬 hm2,節水灌溉面積 1.35 萬 hm2;發展管道灌溉2.15 萬hm2,新增節水灌溉面積1.67 萬hm2,年節約水量2565 萬m3,年增產糧食3 496 萬kg。
濰坊市灌溉工程以管道輸水灌溉為主,微噴、滴灌占比僅10%左右,規模化高標準的農業節水項目不多。
濰坊市農業用水計量設施尚不完善,做不到精準計量;水費的計收遠達不到按成本價計收的標準,收取率不高;城市、工業、生活用水等擠占農業水源,沒有形成補償機制。農業水價形成機制不健全,水費征繳制度不完善,一方面造成水資源利用效率不高,另一方面由于亂加價和搭車收費現象變相增加了農民負擔。
濰坊市農業用水占總用水量的比例一直呈下降的趨勢,同時工業用水和城市生活用水則呈不斷增長趨勢,大量農業用水通過不同途徑轉為非農用途,非農用水擠占農業水源沒有形成補償機制,導致農業水權確權難,保障更難。
市委、市政府對高標準農田建設高度重視,市政府多次召開會議研究、部署高標準農田建設。市級采取周調度、周通報制度,通報到縣市區黨政主要負責人,對進展緩慢項目縣實行掛牌督導、現場督導,同時采取約談等措施,督促相關縣市區加快項目建設,全面完成建設任務。市農業農村局兩次召開會議宣貫《實施意見》,對高標準農田2019 年項目驗收、2020 年項目建設進行安排部署,提出工作要求。
根據省農業農村廳下達濰坊市的年度高標準農田建設任務,按照綜合因素進行測算,下發通知,將2019 年與2020 年度高標準農田節水灌溉任務分解落實到11 個縣市區。各縣市區第一時間將任務分解落實到具體項目、地塊,組織編制項目實施方案。
一是通過政府購買服務方式確定項目評審服務單位,對項目實施方案進行評審。二是對原國土、發改、農發、水利部門2011—2018 年實施項目進行調度匯總,形成《2011—2018 年原四部門類似“高標準農田”項目圖》。三是采取實地勘察、專業技術審查和政策合規性審核等綜合評審方式開展項目審核評審。組織評審機構對申報立項的項目逐地塊進行現場查看和核實,保證項目的實施效果。四是細化規范項目驗收制度。研究制定下發《濰坊市農田建設項目竣工驗收實施細則(試行)》,制定《2019 年高標準農田建設項目驗收工作方案》,增加《各種工程質量評定參考標準》。五是嚴格項目驗收。按照局黨組會議研究意見,采用競爭性磋商方式確定3 家中介機構分片區驗收。中介機構及驗收專家嚴格按照驗收辦法,驗收程序要求開展項目驗收。
一是出臺《濰坊市高標準農田項目管理辦法》,為保障高標準農田建設項目順利實施,規范工程建設活動,在國家、省辦法尚未出臺前,研究制定出臺了市級管理辦法,指導縣市區開展相關工作。二是印發《濰坊市高標準農田建設評價激勵實施辦法(試行)》,出臺《關于加強高標準農田建設項目安全生產工作的通知》《關于進一步加強高標準農田建設工程質量管理工作的通知》《濰坊市農田建設項目竣工驗收實施細則(試行)》,定期不定期開展督查;強化全過程質量安全管控,嚴格項目驗收,確保全面完成高標準農田和節水灌溉建設任務。
一是制定高標準農田建設任務落實情況督查工作方案,下發《關于開展高標準農田建設任務落實情況督查工作的通知》,通過督查確保全面完成高標準農田建設任務。二是建立項目包靠制度。制定項目包靠工作方案,下發《關于印發高標準農田項目建設包靠工作方案的通知》,局領導帶隊分4 個組,分別包靠11 個縣(市、區),對高標準農田建設項目招投標、工程建設、施工進度和工程質量等進行全面督查。三是加大培訓、宣傳力度,召開培訓會議對《實施意見》進行解讀宣貫。多渠道進行宣傳。通過報紙、網站、微信公眾號等加大宣傳力度。及時將落實情況、重點工作進展組織信息向兩辦報送,并在局網站和微信公眾號發布。
一是嚴格規范項目建設程序。全市高標準農田建設全面實行項目法人制、招標投標制、工程監理制、合同管理制、竣工驗收制和項目資金公示制等建設管理制度。確保各項建設管理制度落到實處,項目建設程序規范。二是全面落實管護責任。在全面完成建設任務同時注重“建管并重”,建立多種形式的工程管護機制,落實管護責任。三是探索出臺項目后期管護辦法。各縣市區根據實際情況探索試行鎮村級專業組織管護、專職管護員管護、新型經營主體自管等多種模式。
首先要按照“誰投資、誰所有、誰受益、誰負擔”的原則,明晰國家、集體、社會組織、個人等各類主體投資興建的工程產權,在明晰工程產權的基礎上,全面落實“兩證一書一臺賬”制度。
按照市政府辦公室印發的《濰坊市農業水價綜合改革實施方案》要求,在綜合考慮供水成本和農民承受能力的基礎上,完善農業水價形成機制;完善工程措施,加強農業用水計量設施建設;加快農業取水許可,實現農業用水有效控制;逐步進行農業水權確權登記、完善水權交易等制度,建立起精準補貼和節水獎勵長效機制。
根據省委省政府“擔當作為、狠抓落實”重點任務實施方案要求和2019 年高標準農田建設綜合評價結果,濰坊市在全省高標準農田建設評價激勵考核中名列第四名。山東財政對工作成效顯著的濰坊等5 市,每市獎勵3 000 萬元。獎勵資金統籌用于完成2020 年高標準農田和節水灌溉建設任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