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鵬 黑龍江省商務學校
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國在建設中職示范校的基礎上大膽變革,銳意創新,教育部先后出臺多項政策支持中等職業院校探索創新,山東、黑龍江、河北等地結合自身特色,提出了雙優計劃、專業群建設、職教集團建設等多種變革方式,本文主要分析專業群與卓越創新技能人才培養模式在中職學校的發展前景。
對中職院校而言,在貫徹國家對于職業技能人才培養政策的同時,探索出多種改革渠道,專業群建設和卓越創新技能人才培養模式就是其中較典型的兩種,在具體實施中,二者既有相同點,也有不同側重面。一方面,專業群建設是依托中職院校某一核心專業,以區域經濟特色發展為背景,將適應職位需求發展的核心專業和相近專業組成專業群的一種改革方式,其在實施時具體又包含教育資源整合、師資力量整合、人才培養理念創新等多種形式,而卓越創新技能人才培養模式則為構建和完善具有新時代使命的人才培養模式,變革培養方式的過程。二者雖采用方式不同,但都是為培養具有高素質全面職業技能的新時期職業技能人才而服務。另一方面,中職院校專業群更注重核心專業和相關專業在課程上的融合,而卓越創新技能人才培養模式則側重在人才培養理念和培養方式上的創新,二者在具體實施時的側重點還是有差異的。為做好專業群建設和卓越創新技能人才培養模式的研究和應用,需對二者在中職院校的發展和路徑進行細化分析。
目前,一些中職院校在開展專業群建設和卓越創新人才培養模式上已獲得一定經驗,在對其研究過程中,二者對中職院校的學校發展、教學資源整合、教學安排設置等方面都產生不同程度影響。
不管是專業群建設還是卓越創新人才培養模式的研究,對于中職院校而言,對提升其畢業生社會競爭力、推進中職院校特色發展等方面都會產生根本影響。一是促進教學方式方法的變革,依托區域特色經濟發展,中職院校教學方式從過去單一的講授式,到現在項目教學法、情景教學法學等多種方式教學,走出了一條具有中職院校特色的教學科研之路。二是提升畢業生社會競爭力,專業群建設幫助學生提前進入崗位角色,錘煉崗位技能,幫助畢業生獲得一定先發優勢;卓越創新技能人才從培養方式上以學生為主體,更注重學高水平發展,二者對于學生綜合能力的關注幫助學生在就業時提高了社會競爭力。
專業群建設和卓越創新人才培養模式都有助提高教學資源利用效率,優化教學資源結構,提升教學資源效能。硬件上,將多個專業的教學設備整體規劃,增加利用率,軟件上,創新人才培養理念,高標準完善人才培養體系。
專業群建設從根本上改變了校企合作方式,變單一合作交流為服務區域發展,使中職教育與卓越創新技能人才培養模式結合,中職院校在人才培養理念、人才培養方式、教學資源整合等方面都有質的提升,實現了從人才培養到服務社會的定位轉變。
結合一些中職院校在專業群建設和卓越創新技能人才的培養模式的實踐探索,其在中職院校的發展路徑主要圍繞構建和完善課程設置,提升社會服務功能方面,加強專業知識培訓,提升師生綜合職業技能等方面。
專業群和卓越創新技能人才培養模式在構建課程設置方面,對區域經濟加強調研,以行業企業崗位需求明確專業基本理論知識和綜合職業技能知識為主的知識架構,做好專業基本知識的講授同時,要注重學生計算機軟件、社交禮儀、職業規劃等相關專業技能的培養,另外做好中職院校思政課教學安排,將愛國教育、工匠精神等加入課程設置,提升中職院校學生社會責任感。
專業群建設和卓越創新技能人才培養模式重點圍繞師資力量和學生兩個主體進行培養。一是對于師資力量,專業群可整合以核心專業為主的相關專業師資力量,加強與企業的互動交流,引入一線技術能手走進課堂,用榜樣力量激發學生主動學習的自發性,加強與先行先試地區的交流分享,鼓勵教師走出去,學進來,與時俱進更新知識儲備,提升整體教學水平。二是對于學生,通過卓越創新技能人才培養模式的實施,牢牢把握人才培養才是學校發展的“生命線”著力培養全面技能都復合型、創新型職業技術人才,真正以學生發展為研究方向,幫助和引導學生找到屬于自己風格的繼續教育方向和職業規劃目標。
整體看,中職院校在實施各項職業變革的同時,要注意找到每個渠道之間的相似性和關鍵點,結合自身實際資源,提升師生綜合職業技能,從根本上實現就業和發展雙提升。另外,做好專業群建設和卓越創新人才培養模式的研究還需要引入多方評價主體,及時更新課程設置,積極參加各級比賽,達到以賽促學;各地中職院校在變革人才培養理念和教學資源整合上還可以有更多的創新空間,在與校企合作融合的探索上還有更多可能,在學校風格和特色的研究上還有更多需要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