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曉琳 鄭州旅游職業學院
I企業是一家以倉儲為主業務的企業,其儲存的物品既有日用百貨,也有生產資料。物品入庫時,一般會直接將物品存儲在現有閑置儲位上。但是,隨著業務量的增大,I企業發現其在業務開展過程中的問題越來越多,企業利潤下滑,客戶投訴也日益增多。分析之后發現,I企業在庫存管理方面存在很多問題,為了企業的長久存續,現在迫切需要對I企業的庫存管理問題進行解決。
所謂庫存管理,指的是對于企業倉儲作業活動所涉及的入庫、在庫以及出庫各個環節來進行統籌的管理,以便能夠使得企業取得效益的最大化。
為了更妥善地解決I企業庫存管理中存在的問題,我們詳細分析了I企業現在庫存管理發面所存在的問題,歸納起來,主要是包括如下幾個方面:
所謂的缺貨頻率較高,指的是I企業經常會出現客戶需求沒有辦法得到滿足的情況,導致缺貨次數在客戶所下訂單總次數中所占到的比重較高。分析了I企業的具體情況,我們發現了是由于I企業為了降低庫存對于資金的占用,節約相關的成本和費用而過于追求庫存量的降低,甚至是實現零庫存,儲存的物品數量較少,導致部分物品經常會出現缺貨的情況。對于I企業而言,雖然說當下成本得到了控制,但是缺貨情況頻出,卻會降低客戶對于I企業的滿意度,轉而選擇其他的倉儲企業,導致客戶的流失,從而給I企業帶來了后續的更大的損失。
I企業的物品儲存位置沒有便于識別的編號,企業采購的物品到達倉庫之后,也沒有進行詳細的分類,而是直接將物品存儲在現有的空位上,這就導致I企業出現了儲存空間利用極其不合理的情況。由于物品被存放在不合理的位置或者區域,這樣對于I企業而言,就不只是會給后續在庫管理工作方面增加難度,而且還會使I企業沒有辦法及時方便的對分散在倉庫各個位置的同一種的物品在庫信息進行規范的統計。再者,由于I企業沒有合理地進行儲位的分配,還會出現將一些出入庫比較頻繁的物品放在比較難存取的位置,和將出入庫頻率較低的一些物品放在臨近過道或者貨架中下層的情況,給出入庫工作增加了難度。
我們在分析的過程中,還發現了I企業的在庫物品的損耗非常得高,雖然儲存的個別物品的數量不是特別多高,物品在庫期間的損耗帶來的費用卻很高。分析原因,一方面是由于上述的儲位分配不合理的導致的物品養護工作不方便開展,另一方面是由于I企業存儲的物品類型多樣,而不同類別的物品的養護方法又不一樣,不能夠單純地按照某一種固有的方法來進行物品的刻板化養護。此外,I企業在開展在庫物品的養護工作時,總是按照固定的時間來進行,卻沒有注意到不同類別的物品需要給予的關注度不同,這就導致有些物品在庫期間出現問題時,不能夠被I企業所及時地發現并采取應對的措施。
在出庫環節,I企業存在時效較低的情況,經常會出現沒有辦法按照客戶指定的時間揀出或者送達物品的情況,導致客戶抱怨頻出。雖然揀貨或者超時的情況對于很多企業來講都是存在的,但是如果經常發生這種情況,客戶的滿意度也是必然會受到極大的影響,尤其是對于生產急需的一些物資,如果經常出現此類情況,就會導致生產企業的生產中斷,那么倉儲企業的這些客戶也終將會流失掉。分析I企業的情況,我們發現I企業在揀貨的時候的是直接按照客戶所下的訂單來進行揀貨的,而且,揀貨之前很少進行庫存分析,揀貨過程中還經常會出現缺貨,導致整體的揀貨和備貨時間過長,最終導致了訂單交付時間超出客戶要求。
我們還發現I企業在庫存管理的過程中存在管理意識薄弱的情況,雖然I企業也有追求零庫存這種正確的管理方向,但是具體到庫存管理工作而言,沒有專門的部門和人員來負責相關的工作,而且,對于企業普通員工而言,并沒有進行庫存管理的意識。此外,I企業也不夠重視物品信息的管理。物品入庫時沒有將入庫物品的信息詳細地記錄好,導致后續工作難度的增加。在出庫環節,由于不重視信息的管理,經常漏看或者是錯看物品以及客戶的信息,這就導致了揀貨的時候多揀或少揀,還會經常出現送錯貨的情況,導致工作量增加的同時,影響送貨的時效,徒增相關的費用,而且影響客戶訂貨體驗。
為了解決I企業的上述問題,我們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來進行著手:
針對I企業部分物品經常會出現的缺貨情況,建議I企業在追求庫存降低的同時,能夠設置合理的庫存量,也即是安全庫存,以便能夠保證能夠滿足客戶的訂單要求。具體的安全庫存數量的確定,應該結合I企業的預期最大消耗量、平均消耗量和采購提前期來進行。此外,I企業最好能夠進行各個客戶訂貨習慣及周期的分析和預測,在開展揀貨作業前確定預期的出庫時間和數量,進而能夠使得原有的揀貨過程中突然會出現的缺貨情況盡可能地少發生,甚至是不再發生。
就I企業所存在的儲位分配混亂的情況,我們首先要對I企業現有的儲位進行梳理,對各個儲位進行編號,例如采用四號定位法,分別對倉庫、貨架、層數、儲位賦予數字,這樣的話,入庫時就可以將貨物的儲存位置記錄清楚,方便后續管理工作的進行。此外,還需要對I企業入庫物品進行詳細的分類,具體方法可以按照ABC分類法來進行。根據物品的出入庫頻率,將出入庫最頻繁的物品記為A類,對應的處在I企業倉庫的一些比較好存取的儲位,例如過道邊和貨架的中下層。同時將出入庫頻率最低的物品記成C類物品,相應的將這些物品放置在I企業倉庫那些相對來說不是特別好存取的位置。由此一來,也就更加能使得I企業的出、入庫工作都能夠有條不紊并且高效率地來進行。
對于I企業在庫物品損耗較大的情況,建議I企業首先要重視在物品入庫存放時,除了考慮ABC分類的情況,還要考慮物品對于儲存條件要求的實際,儲存環境要能夠滿足物品的要求,例如有些物品需要進行冷藏和冷凍儲存。再次,要注重對于在庫物品遵照“以防為主,防治結合”的原則來進行保養和維護,以保證物品在庫期間的安全。此外,還要做好物品在庫期間的盤點工作。盤點時,除了要進行物品的數量盤點之外,還要進行物品的數量以及保管條件等的盤點。如果在盤點時發現物品出現了數量短缺、質量變化或者保管條件不再符合物品儲存要求這樣一些情況,就要及時地采取應對措施。另外,I企業還要注意,盤點工作開展之時,除了對一般的物品進行定期盤點之外,還要對特殊和貴重物品進行不定期的盤點,這樣的話,I企業才能夠更加及時地去發現在庫物品的問題。
為了提高I企業物品出庫作業的效率,一方面,I企業可以在接到客戶訂單后,將訂單轉化成揀貨單,這個過程既是訂單檢查的過程,也使得后續的揀貨工作更方便開展。因為訂單上只有物品的品名和數量信息,直接用訂單進行揀貨,需要在倉庫內來回穿梭,需要的時間較長。而再將訂單轉化成揀貨單時,可以把物品按照儲存情況進行排序和位置標注,方便揀貨作業的高效進行。另一方面,I企業還要根據訂單的情況選擇合適的揀貨方式,也就是選擇摘果式還是播種式揀貨方法,當然,對于I企業而言這兩種揀貨方式各有它們自身的利弊,具體地應該選擇哪一種方式,要根據I企業所接收訂單的實際情況進行判斷。
I企業管理不健全的問題,我們可以設置專門的部門來對I企業的庫存情況來進行管理,專業的事交給專業的人去做。另外,I企業還可以通過培訓增強管理層甚至是全體員工對于庫存管理重要性的認識,只有這樣,全員都參與到I企業的庫存管理工作當中去,I企業的庫存管理工作才能夠更加有效地推進。此外,還可以制定庫存管理相關的一些的激勵性政策,獎懲分明,對于在I企業庫存管理工作中表現較好的人員,給予一定獎勵,同時對于表現不好的采取一定的懲罰措施,才能夠更加有效地去提高I企業全員參與庫存管理工作的積極性。
該文介紹了什么是庫存管理,并且對I企業庫存管理的現有情況進行了詳細的梳理和分析,找出了I企業庫存管理出現的諸多問題的原因。為了解決I企業的這些問題,提出了非常有針對的解決建議,希望能夠對I企業以及存在同樣問題的其他的企業有一定的幫助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