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惠敏 鄭州市第二人民醫院
目前我國公立醫院的收入來源主要與政府財政補貼、醫療人員勞務服務收入以及藥品耗材進銷差價有關,但我國政府醫療服務補償機制尚不完善,可為醫院提供的財政補貼有限,并且醫療人員的勞務服務收入在醫保、政府定價等不可控因素影響下,尚無法彌補取消藥品加成對醫院帶來的經濟損失,無形中增加了醫院實施成本管控的難度,因此醫院必須積極突破原有經濟運行模式的局限性,在適應新時代發展需要的基礎上有效落實成本控制工作。
大部分醫院在成本核算管理、醫療成本費用控制等方面已取得了明顯成效,但其在醫院成本控制方面仍存在以下幾點問題:第一,醫院成本管控機制仍有待完善。醫院財務制度作為事業單位會計制度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其在2010年前尚未增加成本核算與管理兩方面的模塊,致使醫院內部嚴重缺乏成本管理方面的制度支持。在新醫改要求不斷深化與普及的背景下,盡管新醫院財務制度體系中已對成本管理和控制等方面的內容提出了特定要求,但其對成本控制的具體內容并未進行詳細闡述。從而導致醫院成本管控機制仍有待完善。第二,醫院成本核算與成本管理模塊的運行仍處于初期階段。新醫院財務制度體系中已初步介紹了成本管理與控制的概念,但大部分醫院管理人員及財務人員的成本管理經驗仍有所欠缺,無法結合醫院實際經營情況建構適合的成本管理方法與策略,導致醫院成本管理體系尚未形成一個系統的整體。第三,醫院對成本管理的重視度不足,成本控制缺乏內在動力,整體控制效果不理想。現階段醫院在可持續發展過程中,主要通過擴大經營規模、提高病人就診費用等措施拉動其經濟增長,導致大部分醫院管理人員過度追求眼前的經濟利益,忽視了成本核算與成本控制的管理理念和管理方式對醫院未來發展的重要意義,致使大部分公立醫院普遍存在成本控制效果未達到預期設想的共性問題。此外,部分醫院領導者對成本管理和控制的控制度不足,片面性地將成本控制劃分為醫院財務范疇,嚴重影響了其他管理科室對成本管控的認知,無法真正意義上將成本控制落實到具體環節。但實際上嚴格把控醫院成本費用已成為當前醫院管理工作必須重點關注的研究課題,不但需要醫院財務部門予以重視,其他管理人員和基層員工也應積極投入到醫院成本管控工作中。第四,政府部門建立的藥品、耗材定價機制仍有待完善,其管控力度也有所欠缺。在市場環境影響下,藥品成本以及醫用耗材等要素均對醫療成本的控制造成了不同程度的影響,產供銷各環節的利益鏈條在運行過程中也無法突破各種外界影響因素的干擾,在一定程度上制約了醫院成本管控工作的順利開展。第五,在醫療診斷服務多元化、醫療技術日積月累的影響下,醫院無法精準預測疾病的標準成本,企業中各項先進的成本管理方法與措施也無法在醫院內部進行有效推廣與普及,無形中增加了醫院成本管理的實施難度。
盡管大部分醫院已結合自身經營情況積極采取了各種有效措施,但在醫院資源合理配置與其他科室醫療資源的有效整合方面仍有所欠缺。醫院資源配置不合理不但會造成大量資源浪費,還可能為病人帶來一定的經濟負擔。因此,在醫院資源合理配置過程中,應積極與同地區的醫療機構謀求合作,盡可能構建良好的醫療資源共享與傳輸平臺,從源頭上避免病人重復診斷與治療的可能性。與此同時,醫院還應將內部檢查、檢驗以及治療等醫療設備進行有效整合,定期清點醫療設備的數目,避免重復購置醫療設備造成醫療成本損耗,以此有效提高醫療資產的使用效率,降低投入成本與運轉成本的損耗。另外,醫院還應將各種先進的技術資源進行整合。目前醫院科目的細分愈發趨于多元化,其專業化程度也相對較高、有效整合醫療技術資源已迫在眉睫。實際上一個疾病的發生原本就涉及多個學科系統,病人在就診過程中通常需要幾個專科醫生共同診斷,因此將醫療人力資源與技術資源進行合理的統籌規劃,有助于真正為醫院成本管控工作的有序開展提供良好保障。
醫院在成本管控過程中,應積極強化醫療設備的管理力度,及時對設備的購置進行更新與檢查,適當引進切合醫院實際發展需求的新技術與新項目。醫療設備是醫院實現創新性發展戰略目標的核心基礎。在配置應用設備資源時,應嚴格遵循滿足醫院實際需求、適應設備配置規劃原則,充分考慮各項技術資源的針對性、可行性以及有效性,以此將醫療資源的最大化利用價值全面體現出來,從整體上提高設備資源的使用效率。另一方面,對于病源少、產出低以及效益差的醫療設備應予以配置管控,通過租借或共享的方式降低成本損耗。最后,醫院還應選擇適合的設備維修保養方式,有效延長設備的使用壽命,為設備投入生產使用的效益提供基本保障,進一步推動醫院業務能力水平的提升。
完善的招標采購制度體系不僅有助于醫院科學把控市場運作規律,幫助醫院合理規劃醫療物資的供應途徑和渠道,在物資采購質量與采購成本控制方面也起到了良好的保障作用。目前大部分公立醫院在采購醫療藥品時,主要以政府提供的采購平臺為基礎進行掛網招標,但對于采購需求相對較高的醫療機構而言,網上招標的費用價格相比于市場批量采購的價格更高,并且其中還伴隨著一定的利潤比例,無形中加重了醫療機構的成本控制負擔。因此,醫院必須積極規范藥品的招標管理流程,在保證藥品采購質量的前提下選擇最經濟適用的藥品資源。在采購與供應醫用耗材、后勤物資以及醫療設備時,醫院還應積極引用市場準入運行機制,確保物資質量與采購價格均由市場完成調控操作,從而全面保障物資采購管理工作質量,真正將醫療采購成本控制在合理范圍內。
醫院在成本管控過程中,應積極構建完善的內控機制與崗位責任制。對于不同工作崗位科目,醫院應進行合理設置與細分,適當加大監督與管控力度,要求各部門主管人員與崗位工作人員明確自身職責和義務,嚴格遵循費用支出的申請、審批、執行、審核以及付款結算等不相容職務相分離原則。與此同時,醫院還應積極完善費用支出的申請、審批、審核、支付等流程的管理細則,對費用支出的審批權限、職責以及相關控制措施進行有效管控。另一方面,適當加大費用支出的審核控制力度,重點關注各支出項目的審計與監督環節,從源頭上避免各種潛在的漏洞風險。
醫院在管理與控制內部成本費用時,應精準預測成本費用相關聯業務的特點、管控流程等要素,并充分考慮成本和效益等因素造成的影響,從臨床服務、醫療技術、輔助工具以及后勤物資等角度著手明確劃分責任中心,將醫療辦公費用、保潔費用、能源損耗、設備維修成本、藥品與醫用耗材、醫保超支費用等模塊進行合理規劃,依托于各種先進的技術手段不斷優化與完善成本管控流程,從而基于多種角度實現醫院成本管控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