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蘭蘭 紹興市中小企業服務中心
事業單位實施財務管理工作的改革和創新,受到了我國社會發展變革以及財務管理工作變革的影響,在新時期通過分析和研究事業單位財務會計工作內容、方式等內容,來尋找提升其工作效率和質量的途徑,成為當下事業單位實施財務管理工作創新的重要途徑。傳統形式下的財務會計工作更加傾向于事后核算,缺少了主動指導性作用的發揮,因此使財務會計與預算管理工作相融合,可以更好提升財務管理工作的科學預測性,使事業單位的財務管理工作有更加科學完善的體系作為實施各項工作的基礎,保障工作效率的同時還可提升財務工作質量。
在事業單位中實施財務會計和預算管理工作的整合,可以更好地起到規范作用,使事業單位資源配置得到更加科學合理的規劃,提升其社會公共服務質量。事業單位傳統財務管理工作模式中,其財務會計和預算管理工作是實施分開管理的,使得財務會計獲取到的信息存在時效差、不完整、欠缺真實性等特點,進而導致財務信息數據利用率低,在決策工作中發揮的作用效果差,甚至可能導致決策失誤。而預算管理各項工作的開展也存在著表面化、形式化特征,欠缺工作合理性,在管理經濟活動過程中無法發揮有效管控作用。這種傳統式的財務管理工作模式,使得事業單位的財務管理工作欠缺規范性,特別是現在信息科技技術不斷進步,事業單位的發展和各項工作的開展離不開健全的信息數據作支持。因此,事業單位的財務會計和預算管理實施整合具有非常重要的現實作用,可以使財務會計工作獲取到更為全面、真實、有效的信息數據,使預算管理工作更具實際性,提高其風險管控能力,促進事業單位實現持續、穩定發展。
事業單位主要工作內容是提供社會公共服務,但其具體可提供的服務規模、質量等均與財務資金管理有著重要聯系,不僅依賴于事業單位自身管理工作水平,還要依據其自身資金能力。因此通過預算管理工作的開展可以對其開展的各項服務工作有更為科學的預測和管控,預算管理工作中業務部門應處于主體地位,但是實際工作中財務部門通常成為預算管理的主體部門,主體性地位的缺失,造成了預算管理工作與實際工作之間的脫離。
財務會計管理工作在進行核算科目的設置過程中需與政府規定的有關會計制度相一致,而預算管理工作和財務會計工作的脫離,使得預算編制工作科目、內容不能和財務會計核算的科目、內容實現一致,導致兩項工作存在偏差。這樣的現狀問題使得財務會計和預算管理工作之間的整合存在一定困難。
事業單位想象的預算編制管理工作方法,通常是固定式預算編制法,即將某一項業務在預算期內的總需求量當作開展預算編制的基礎,這樣的預算方法,會使預算編制管理工作與實際業務開展情況和需求出現脫離現象。甚至有些預算編制工作存在著以經驗為主導,未結合社會發展實際情況進行調整,缺乏科學預測性,造成預算編制工作效率大打折扣。
很多事業單位在實施預算管理工作時,缺乏相應的執行環節管控,造成預算執行效率低,無法保障預算管理工作目標的有效實現。預算管理工作執行力欠缺導致部分單位出現依據資金情況更改預算信息數據現象,然后再開展相應的資金用途調整,使得事業單位的資金利用效率低,且存在主動不合理現象。事業單位缺少相應的預算管理制度,使得財務會計核算工作與預算執行工作之間缺乏有效管控,造成了預算目標無法實現。
實施事業單位財務會計和預算管理工作整合過程中,必須重視預算管理工作部門主體性地位的明確和體現,加強事業單位中各職能部門與財務部門責任內容的劃分,更好的保障各職能部門主體性地位的體現和作用的發揮,工作地位的明確可以更好的規范財務各項管理工作行為的具體實施。實施財務會計和預算管理工作整合過程中各部門間主要工作職責的劃分有以下幾方面內容:一是,財務管理部門依據相關財政撥付政策和資金情況,開展相關的本單位業務活動開展情況的預測,依據預測收入,和實際本年度已經發生的資金收支情況,進行信息匯總,形成有效報告,傳達至也職能部門。二是,各職能部門依據財務管理部門提供的預測信息報告,依據相應的收支數據信息,對本部門業務活動的制定相應的活動規劃,結合實際需求和本單位自身的資金財力狀況制定詳細的部門預算,并交由財務管理部門進行會審。三是,財務管理部門對各職能部門提交的預算方案進行匯總,在通過開展相關的總體收支預算工作,來調整部分內容,以確保總體收支預算的平衡性。對于不平衡內容、需要調節部分的內容要與相關職能部門之間做好有效溝通和實際情況的了解,以確保最終預算方案的合理性和可執行性。最后再經由相關的審核機制和流程,制定預算草案交由權力機構開展審定工作。四是,由財務管理部門將已通過審核的預算草案放送到各職能部門,由職能部門依據預算內容提升業務開展質量和效率,同時財務管理部門做好預算執行過程中的監管工作。
針對現行的財務會計核算具體項目和內容與預算管理工作中存在偏差的現象問題,可以利用兩者的整合,提升相關工作人員之間的交流溝通效率。一是,在整合過程中,加強財務會計人員與預算管理人員之間的有效工作融合,促進其實現高效溝通交流。使財務會計核算工作的具體項目、內容與預算管理工作相關內容進行更加準確的對照,糾正偏差,使預算管理工作可以在財務會計核算工作內容之上開展更加科學準確的預測工作。二是,細化財務會計核算工作內容。通過對各業務活動收支情況、成本支出、基建項目內容等實施細化管理,為預算編制管理工作和預算考核工作提供更加精準新信息數據,以提升事業單位各項資源的有效利用率。
預算編制管理工作的合理性、科學性、可執行性,對于預算執行力的有效落實奠定基礎。加強預算編制管理工作質量的管控措施主要有:一是,結合單位實際情況開展預算編制工作,以量入為出和實現收支平衡為基本原則,通過深入分析人工成本、資源配置、項目計劃、資金需求等詳細內容,提升編制管理工作的質量。二是,加強預算編制工作和財務會計工作的整合利用,以財務會計工作提供的核算項目、內容等作為預算編制的信息基礎,確保預算編制內容與實際業務開展需求相符,提升預算編制工作的切實可行性。
加強預算管理工作執行力的監督管控,對于提升事業單位各項資源配置合理性、提高預算管理工作實際開展效率有著重要管理作用。加強責任管理落實制度和過程監管。通過完善預算審批管理流程加強預算資金的實際使用狀況管理,特別是對于專項資金的實際利用情況等要加強過程管理,做好財務會計核算管理工作,杜絕挪用現象的發生。加強預算管理分析工作,通過財務會計提供的核算信息,對存在偏差情況展開深入原因調查,以制定針對性措施,確保預算目標的有效實現。
本文主要分析事業單位的財務會計和預算管理實施整合的重要性以及存在的現狀問題,研究具體整合策略。通過本文內容可以看到,充分發揮預算管理工作的主體性地位,可以使事業單位的財務管理部門和各職能部門更加明確自身職責和在預算管理工作中各自作用的發揮;加強財務會計核算工作的細化性管控,可以提升財務會計和預算管理工作人員之間的有效溝通,提升預算管理工作效率;加強預算編制管理工作質量的管控,可以有效保障預算執行力的有效落實;加強預算管理工作執行力的監督管控,可以更好的確保預算目標的實現。財務管理工作對于事業單位開展各項公共服務工作起著重要的管理作用,可以提升資源配置、提高服務質量,使事業單位實現穩定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