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煒 王凱 揚州中遠海運重工有限公司
結合運輸船舶企業在提倡營運過程中的主要內容,開展對其成本影響分析,可以得出,運輸船舶的運營不僅涉及下文所述三個方面的內容,同時還與船舶中各類裝置的結構設計、營運模式等有著直接或間接的關系。因此,運輸船舶企業要想實現未來長遠的可持續發展,不僅應當從宏觀角度分析船舶運輸的成本生存環境以及未來生長趨勢,還應當從微觀角度對影響運輸船舶的內在因素進行分析,以此更加切實地實現運輸船舶企業的可持續發展。
在我國海上運輸的市場上,國家為了降低經營成本,緩解經濟危機,提高產業在市場的競爭力,采用降低船舶定員的方式,降低營運成本。在對運輸船舶經營性分析過程中發現,船舶中人員成本占運輸成本的20.0%~30.0%,因此根據實際需求,適當減少承載人員,進而有效地提升船舶成本管理性。因此,在進行成本管理分析時,應加大對船舶人員的專業培訓,培養人員身兼多職的能力。通過多種現代化技術,建設船舶經營運輸無人艙,從而達到營運減員、降低單次營運成本的作用。根據我國目前經濟市場的相關調研,當下海上船舶運輸市場已出現了最低14人的營運航線。船舶定員數量是目前海上運輸管理的一項關鍵指標,合理的編制人員數量,調配人員比例,有計劃地執行運輸任務。只有充分地挖掘勞動力,合理地調配勞動力,才能降低運輸船舶成本管理的盲目性。在此基礎上,應明確科學地設置船舶營運組織機構,可在一定程度上克服組織紀律松弛、人員工作效率低下的問題。定期按照工作內容,對船員進行合同裁員處理,此種方式可激發人員的工作積極性,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勞動生產力。目前,船舶成本管理市場對定員數量編制的方法較多,但如何在眾多的方法中選擇一種適合船舶營運產業的定員編制方式仍需要深入研究。基于船舶運輸工作的市場特殊性,對人員定量編制進行設計。當船舶產業選擇一條船舶進行經濟營運時,船舶定員數量應滿足下述要求。式中:P表示船舶定員數量;表示船舶營運發生意外的安全保障能力,通常情況下,此項數據取常數,且>1.0;M表示確保船舶營運條件下,最小安全配員人數。當船舶產業選擇n(n≥2.0)條船舶進行經濟營運時,船舶定員數量應滿足下述要求。式中:表示船舶成本管理服務系數;n表示船舶營運數量。根據分析可知,根據運輸船舶營運的實際情況,適當調整船舶定員數量,可在很大程度上降低營運成本,為運輸船舶成本管理帶來積極影響。
在對運輸船舶種類及修船策略對成本管理的影響進行分析時,首先按照其修理性質、航行時間以及修理流程對其進行劃分。首先按照修理性質,將運輸船舶劃分為定期維修、不定期維修和船舶改裝。定期維修主要圍繞船舶重要機件進行,約占整個修理工程量的80%;不定期維護主要圍繞船舶損傷或性能不良問題進行;船舶改裝主要圍繞船舶逐級的更新或整體結構改造等。按照船舶修理流程可劃分為航修、排修、廠修等。航修主要是在船舶正常航行過程中,不增加停航時間的維修;排修主要是在上船排中進行維修,可看作是對船舶的維護和保養;廠修主要是上船臺修理和靠碼頭修理,其修理工程內容相對較多。為保證運輸船舶的正常營運,對船舶進行維修必不可少。而日常修船的策略對于運輸船舶的運用經濟而言有著重要的影響。運輸船舶在日常運輸過程中,存在各類損壞,包括螺旋槳損壞、船體損壞、軸系損壞和傳動設備損壞等。因此,對運輸船舶的維修不僅能夠實現對各類資源的最大化利用,還能夠保障運輸船舶相關工作人員的人身安全,在提高經濟效益的同時,保障了運輸船舶企業的社會效益。在維修過程中,通過嚴格控制維修費用,可以有效提高營運的經濟效益。在船舶修理過程中,應當充分利用多種不同的維修決策方法,通過其不同方式的應用優勢,在保證安全的基礎上,以最小的維修費用作為原則,確定船舶維修的具體時間范圍。在選擇船舶修理廠時,應當對多個修理廠的價格、服務質量、信譽狀況等進行綜合考量,并對短時間批量進廠修理的船舶應當要求修理廠給出不同程度的折扣。在完成對船舶的修理后,應當通過船級檢驗對各類修費單進行認真核查,避免出現疏忽造成單據錯誤,影響船舶未來成本管理效益。
船舶營運物料管理對成本管理影響主要體現在物料管理方法和年度預算編制方面。當前,大部分運輸船舶企業在營運的過程中會選擇在ABC管理法的基礎上實施“123管理法”,該管理方式的綜合管理策略矩陣如表1所示。按照上述管理矩陣完成對船舶營運物料的管理,同時在存儲的管理過程中遵循了分清主次關系、找出物料消耗規律、合理確定物料適用范圍的原則,不斷完善管理手段,以此在實現現船、岸信息實時監管的基礎上,為運輸船舶企業的營運成本進行動態監督,實現對成本管理的管理。
在當前買方市場不斷強化的背景下,航運立法日趨嚴格,世界服務行業逐漸趨于一體化發展,各行業都將塑造良好企業形象,提升服務質量作為實現其可持續發展的重要手段。航海運輸企業是當前交通運輸領域當中重要的組成部分,對于我國的國民經濟以及外貿發展而言起到舉足輕重的作用。對運輸船舶營運的經濟性進行研究具有現實意義。基于運輸船舶營運市場的不斷發展,其不確定性特點體現得越來越明顯,導致對其進行經濟性分析具備一定的難度。在以往,針對運輸船舶成本管理性分析普遍比較片面,未形成完善的研究成果,導致分析結果與實際相比存在一定的偏差。為實現低廉的運輸價格和高質量的運輸服務,讓運輸船舶企業贏得市場,開展運輸船舶成本管理性分析十分必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