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若飛 甄能靜 云南民族大學管理學院
企業風險承擔主要與企業自身的發展以及審計師面臨的風險有內在關聯,從某種意義上而言,企業風險承擔水平意味著企業對風險事件的承受能力。一方面,隨著企業面臨的財務風險升級,企業出于完成業績承諾等壓力而進行利潤操作等盈余管理行為的概率增加。另一方面,財務不確定性代表企業面臨著復雜的財務狀況,為了保證審計質量,審計師會增加審計程序,投入更多的審計工作量,來檢驗企業財務狀況,從而降低審計失敗的風險。
法律背景的高管對企業審計風險承擔的影響大致可以分為正面和負面兩大類,不同方向的影響主要是因為高管本身利益出發點以及風險偏好不同,進而影響管理層的最終決策和公司行為。因此,本文將從法律背景的高管對企業審計風險承擔的影響的兩個方向來分析其產生影響的原因及路徑。
法律背景的高管對企業審計風險承擔的正面影響可以視為法律背景的高管會降低企業的審計風險承擔,即法律背景高管與企業審計風險承擔成負相關關系。
第一,法律背景的高管可能會運用自身的法律方面的知識來降低企業面臨的風險,從而降低企業的審計風險承擔。相比于一般高管,法律背景的高管做出不道德的事情的可能性更低,使企業的訴訟風險降低,從而降低企業的審計風險承擔。
第二,由于法律背景高管擁有更高的風險意識,他們更容易感知到企業存在的問題,從而對企業加強督促,促進企業完善內部控制制度,提高企業的內控質量,進而降低企業的審計風險承擔。對于內部控制質量較高的企業,審計師在進行審計工作時,得益于企業完善的內部控制制度以及較高的內部控制質量,可以減小對企業提供的資料進行外部求證的范圍,從而降低企業審計風險承擔。
第三,由于法律背景的高管更加嚴謹,他們擁有更高的風險意識,更低的風險偏好,出于對低風險的追求,法律背景的高管會促使管理層減少利潤操作等類似的盈余管理行為,從而提高企業的會計信息質量,降低企業的審計風險承擔。當企業會計信息質量較低時,審計師必須付出更多的時間和資金去判斷會計信息是否真實,審計時需要承擔更高的審計風險,企業也是一樣。
最后,法律背景的高管為了維護管理層的利益,可能會利用一些手段來幫助管理層和企業掩蓋違法違規的事實,或者延長公司違法犯罪事實被查出的時間,降低企業被訴訟的風險,從而降低企業的審計風險承擔。
法律背景的高管對企業審計風險承擔的正面影響可以視為法律背景的高管會提高企業的審計風險承擔。
一方面,由于法律背景的高管通常更偏向于較低的風險偏好,所以為了提高審計報告的可信度,其可能會主動建議企業選擇高聲譽的審計機構,或者建議管理層主動要求審計師增加審計程序。高聲譽事務所的選擇以及審計程序的增加,更容易發現企業潛在的問題,這會使得企業承擔更高的審計風險。
另一方面,法律背景的高管會利用自身知識幫助企業掩蓋內部控制存在的缺陷,以便管理層做出更多的自利行為,這樣一來,企業的內部控制質量不但不會提高,反而可能降低,企業承擔的審計風險自然會提高;同時,由于高管的自利行為中,法律背景的高管可能也是受益人,因此法律背景的高管還可能會對管理層的利潤操縱行為視而不見,促進管理層進行更多的盈余管理活動,使得企業的會計信息質量降低,從而提高企業的審計風險承擔。
法律背景的高管對企業審計風險承擔產生正面影響的原因可以從四個角度來解釋:
第一,法律背景高管可能通過降低訴訟風險來降低審計風險承擔。第二,法律背景高管可能通過提高內部控制質量從而降低企業審計風險承擔。第三,法律背景高管可能通過提高企業的會計信息質量從而降低企業的審計風險承擔。第四,法律背景高管可能通過降低公司違法犯罪的次數,延長公司違法犯罪事實被查出的時間,從而降低企業的審計風險承擔。
法律背景的高管對企業審計風險承擔產生負面影響的原因可以從兩個角度來解釋:
第一,法律背景高管可能通過選擇高聲譽審計機構、增加審計程序等方式來提高企業審計風險承擔。第二,法律背景的高管可能會使用自身專業知識幫助公司掩蓋自身問題,促進管理層進行自利行為,從而提高企業的審計風險承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