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丙國 無棣縣新星熱電有限責任公司
在工業化和城市化不斷發展的大背景下,各類產業建設和群眾生產生活對資源開發的要求相較于以往而言也有了更加明顯的調整和轉變,除了要求規模的擴展之外,也更加注重安全和穩定,這種變化也給資源供應提供了全新的思路和途徑。火力發電廠作為支撐電力生產和輸送的重要基礎,在這種情況下也應當受到更加高度的重視和關注,特別是就繼電保護來講,要尤為強調可靠性提升的重要性。
通常意義上所說的繼電保護,其裝置自身具有自動化的特點,能夠保障電力系統的可靠性和安全性。具體來講,當電力系統的使用出現了故障或者是異常,要分析電氣量發生的變化,判斷故障的類型和故障產生的位置,發出警報信號,或者是直接把故障從系統中予以切除,讓監督人員和技術人員能夠及時趕到現場予以解決,展開一系列的維修和保養。
首先是自然因素,火力發電廠大多都處于露天環境下,所以也十分容易受到自然氣候的干擾,在這其中,雷電是最為突出的。如果繼電保護裝置遭到了雷擊,那么就會被直接破壞,甚至會波及到其他系統內的裝備,導致發電廠的器材出現大面積的損壞。而且,當雷電擊中火電廠的發電設備時,高頻電流就會隨之產生,高阻抗條件也會應運而生,這就會大大削弱繼電保護裝置運行的可靠性,也會降低系統的靈敏性。
其次是高頻,相較于其他裝置來講,發電廠隔離開關的動作反應是相對緩慢的,這就有可能造成高頻電壓或電流問題的產生,削弱繼電保護裝置的可靠性。同時,電力系統在運行的過程中,也會受到直流電源的影響,如果遇到了高頻的情況,那么電源的運轉也會變得十分不穩定,甚至會給整個系統帶來不利影響[1]。
以上這些都足以說明,繼電保護自身的質量,與其靈敏性和速動性存在密切的關系,還牽涉到可靠性的特質,這幾方面的特征相互聯系,相互作用。所以,火電廠也應當根據用戶的基本需求進行調節。
筆者在上文中已經提到過,繼電保護裝置自身的性能在很大程度上影響甚至決定著繼電保護的效果,所以裝置自身的質量也應當受到嚴密的監督和審查,當選擇繼電保護元件的時候,火電廠必須要遵循基本的原則和標準,要確保元件能夠符合自身運轉的基本需要,而且要檢查元件的質量是否達標,在堅持經濟性和高效性的基礎上,完善自身的發電系統。例如,就電磁型的保護裝置來講,在選擇涉及轉動的構件時,就要從軸尖的錐度出發,確保錐度的精確性,而且還要在節點上鍍一層銀,當安裝完畢之后,技術人員也要進行一系列的調試和檢驗,分析潛在的問題和風險,彌補存在的欠缺和不足,然后才能正式投入使用。在調試的時候,火電廠要發揮三個部門的作用,首先是運行部門,其次是檢修部門,最后是生技部門[2]。
火電廠需要根據自身發展的實際情況和水平,對現有的繼電保護技術進行改造和優化,如果使用110kv或者是200kv的線路無法達到區域供電的基本需求,那么就需要對母線進行改造,而且要以應用范圍更加廣闊的裝置為優先選擇,以BP2CS為例,其自身的適用范圍是100kv及以下。同時,要想實現強抗保能力,就需要采用可變特性超動算法,要讓保護元件和閉鎖元件相對獨立,這樣可以保證閉鎖回路運行的可靠與穩定。另外,在檢查二次回路的時候,應當對那些電纜寄生二次線路進行剔除,而且還要整理全新的二次圖紙,將原有的一些回路分開,例如保護回路,信號回路,控制回路等等。在這里,技術人員也應當在開關室增加熔斷器分路開關,來防止繼電保護誤動現象問題的產生。再者,在面對直流電路和交流電路的時候,技術人員應當采取鎧裝鉛包攬的方式,優化電路自身的抗干擾能力,發揮出電容的作用?;痣姀S應當盡可能把靜態集成繼電器當作優先選擇,及時更換高性能的啟動逆變電源,還要使用高性能的數字控件,提高系統的反應速度。在未來,火電廠也應當在人工智能領域進行拓展和延伸,例如進化規劃,遺傳算法和神經網絡等等。
火力發電廠應當定期對系統進行試驗,排查潛在的隱患和風險,檢查繼電保護裝置的回路,在操作的時候,技術人員要保證自身工作內容的全面和系統,而且要及時對數據進行記錄和檢查,保證信號的穩定和準確,做好采樣工作,在收集完畢之后進行核查與校對,然后再整理成相應的文件。同時,火電廠也應當及時更新自身的軟件系統,根據供電的實際情況調整保護定值,如果發現故障或者是異常,要通知技術人員到場進行處理。除此之外,火電廠需要加強對技術人員的培訓和教育,構建更加現代化的復合型人才隊伍,技術人員必須要熟悉繼電保護裝置的原理和設備圖紙,根據現場的實際情況進行靈活應變,在實踐的過程中也需要嚴格按照基本的操作規范和要求,提高自身的專業素養,積累更多的實踐經驗。即便是遇到復雜的情況,也要保持鎮定和冷靜。
綜上所述,持續性推動火力發電廠繼電保護的優化是合理且必要的舉動,這是維護我國能源安全的應有之策,也是以提高火力發電廠經濟效益的有效措施。本文通過質量的檢驗,技術的更新,監督的完善這三個角度,論述了繼電保護運行可靠性提升的方法,充分結合了火力發電廠自身的特點,具有理論上的合理性與實踐上的可行性,能夠作為技術人員的參考依據。在未來,技術人員也應當設計出更加合理有效的繼電保護方案,從根源提高整體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