蓋永美 東營市墾利區委組織部
近年來,隨著國家人才戰略的實施,機構改革的推進,各地組織人事部門紛紛出臺人才引進政策,把大力發現培養優秀人才作為新時期干部工作的重要任務。習近平總書記強調,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關鍵在黨,關鍵在人,歸根到底在培養造就一代又一代可靠接班人。因此,機關事業單位如何培養人才,讓其發揮所長,更好地為社會發展注入生機活力必然成為大家關注和思考的關鍵議題,也是機關事業單位人力資源管理工作中必須考慮的問題。
機關事業單位是國家機構設置中的重要職能部門,其發展直接關系到社會的和諧發展與穩定運行。而人才則是機關事業單位的重要組成部分,是關系其未來發展的關鍵要素。
機關事業單位在人才引進方面大多是通過面向社會、高校或者特定人群進行公開招錄的方式,由于受到編制數額限制,各單位在人才招錄數量方面受限,出現實際招錄人才數量少于實際人才需求量,存在單位人才隊伍結構不合理問題。而年齡組成、技能結構、性別構成等不合理情況,極容易出現“老—青”的組合方式,業務骨干、技能高手一旦退休就會造成人才斷層。有些工作崗位需要熟悉相關政策,需要豐富的經驗積累,傳承性比較強。由于缺少老中青的有效銜接,工作“傳幫帶”作用發揮不足,存在工作“斷檔”風險。年輕人才進入單位后難以高效融入工作崗位中去,最終影響到機關事業單位的正常運轉和長遠發展。
機關事業單位對于人才的管理和使用不同程度地缺乏長遠規劃,系統化、標準化、規范化的人才管理模式尚不完善,造成人才資源重疊、配置不合理,無法讓人才發揮其技能優勢,不能做到“人盡其才”。近年來,各地機關事業單位雖然通過各種人才引進政策吸引了各類高層次人才,但同時也出現了高層次人才所學專業與工作崗位不匹配,造成人崗不匹,以致帶來人才流失問題。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崗位留不住人,單位對高層次人才培養不足的問題。
目前較為突出的問題就是機關事業單位對于人才的培養力度及投入力度不大,培訓系統性、針對性不強。對相關人才的培養方面,存在載體不多、參與度不足等問題,以致培養成效不顯著。同時,缺乏對人才的后續培養,沒有建立起完善的人才培養體系。人才進入機關事業單位后缺乏對于專業技能的系統化、規范化的學習以及相應的再教育。有些機關事業單位的新進人才一上班就在機關上,缺乏上下交流任職(掛職)等基層鍛煉,缺少多崗位鍛煉,定期輪崗交流不及時;基層情況參與了解的少,缺少蹲苗培養。
針對目前機關事業單位人才培養的現狀,組織人事部門應進一步提升政治站位,結合用人單位實際,積極構建一套科學、系統、完備的人才培養體系。
1.加強人才隊伍建設統籌謀劃,編制完善的人才培養計劃方案,創建長效培養機制。打破年齡、工齡、資歷、學歷等門檻,按照各崗位的工作特點,充分利用崗位調整、職級晉升等途徑,統籌用好各年齡段人才,做到人職匹配、人職相適,不斷優化人才隊伍梯次結構。積極創新人才聘任辦法,在人才培訓、待遇落實等方面政策制定上充分向優秀人才傾斜,營造激勵人才成長的良好氛圍。與此同時,定期對人才隊伍進行分析研判,業務工作方面,發揮好“傳幫帶”作用,盡快培養新的業務骨干、行家里手,避免發生工作“斷檔”,確保單位整體職能得到更有好發揮。
2.加強對人才工作的重視,在加大招才引才力度的同時,注重對已引進人才的梯次培養和關心照顧。根據其工作經歷、專業特長、性格特點等合理安排工作崗位,定期開展相關培訓,做到人才培養工作與當今社會發展需求相契合,做到人盡其才、才盡其用。同時,要不斷健全人才保護激勵機制,在強化責任約束的同時鼓勵創新、寬容失誤、撐腰鼓勁,確保人才引得進、留得住、用得好。可結合單位實際情況,建立重點崗位人才交流輪崗常態化機制,有計劃地組織人才輪崗交流,以此激發和調動人才干事創業的積極性,激發其工作活力,不斷為機關事業單位發展注入生機活力。
3.加強對人才的培養使用及管理,進一步拓寬人才培養、鍛煉渠道,切實提高人才的工作能力和水平。探索完善培訓體系,建立多元化的人才培養體系。如,通過輪崗交流的方式,豐富年輕人才的工作經歷,讓其經歷多崗鍛煉,既能豐富其工作經驗,又為其提高實際工作能力創造了良好條件。這樣一來,年輕人才的工作適應性和協調能力都能得以提升,而且可以有效避免他們基層經驗缺失及“本領恐慌”等問題的發生。同時,可以通過請進來、走出去等多種方式,以崗位培訓、專家授課、外出培訓等形式,提升人才培養的專業性、連續性。對其進行技能水平和思想理論等多方面培訓教育,開展技能培訓的同時一并開展政治理論教育,并形成常態,以切實提升人才的專業能力和綜合素質。
在我國機關事業單位的發展過程中,人才培養是一項重要工作內容,它決定著一個單位人力資源管理及其整體發展水平。因此,機關事業單位要進一步更新人才理念,建立健全人才培養機制,加大投入力度,創新培養模式,積極構建有利于人才成長的良好氛圍,不斷提升人才培養水平,培養出更多有利于機關事業單位發展的人才隊伍,為機關事業單位的可持續發展助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