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采琳 湖北大學
中國傳統文化歷史悠久,在誕生發展的五千多年歷史中,形成了多種多樣的特色符號形式,這些符號內容傳達著深遠的意義。隨著時代的發展,視覺傳達設計形式逐漸發生變化,商業化市場經濟對于傳統文化的表達有了新的要求。為了適應時代要求以及國際化的形勢需要,需要在傳承中國傳統文化的基礎上不斷創新。與新技術融合,借鑒優秀的文化精髓來發揚民族特色,通過構建新的傳統文化符號體系,以實現傳統文化在當代視覺傳達過程中的創新。
傳統文化常見的表達形式為一系列的符號,作為地區文化特色的反映,傳統文化的民族、地域符號,可以顯示出地方性的文化特征,其中蘊含了中國內涵豐富的傳統思想,整體歷史較為悠久,在進行傳統文化的符號研究過程中,需要明確其中的深層次內涵,發掘其中的文化底蘊,將符號作為文化組成因素置于人類的思維活動范疇,精神文化的創造是一個符號創造表達的過程,中國傳統文化顯示了中國文化的本性,同時在文化符號中具體表達出來。當前隨著物質經濟發展,傳統的視覺藝術傳達發生了現實的轉變,由于社會功利性因素影響,傳統的設計形式趨于功利性,商業價值的考量使其展現多元化的動態面貌,現代的視覺傳達藝術設計包括各種傳統的主體元素以傳統文化為符號外在形式,傳達文化的深層底蘊,從而發掘作品中的精神文化價值以及歷史意蘊。當前媒體傳播的改變使得視覺傳達的設計也發生了相應的變化,傳統文化的呈現形式更加多元,以科技為支持,不再局限于簡單的載體,而是以網絡為脈絡,呈現在多領域中,通過豐富的媒介形式帶來新的審美視覺感受,同時賦予了傳統文化新的歷史意蘊。
自然以及社會因素都會造成對于民族文化傳承的影響,在進行視覺藝術構建傳達過程中,為了更好地展現民主性文化的發展傳承脈絡,應該首先做好自然的保護,培育適合發展的民族文化土壤,實現民族文化藝術以及生活方式的一體化,為民主性文化符號的保護以及后期表達奠定基礎。民族性的藝術文化符號創造與當前的生存發展精神需求相一致,是文化符號表達體系的重要因素,影響了藝術的走向脈絡,同時對于本土符號發展有著決定性的影響。傳統文化的視覺傳達設計應該以本土文化符號為基礎,弘揚民間藝術,參與到民族活動中。
民族性文化以符號的形式在人們日常生活以及生產中表達,作為意識形態的具象體現之一,產生于精神活動中,體現了人類文化的發展。其具體的影響因素包括民間的層次背景、精神文化背景以及生產生活方式等,呈現一種藝術現象的意態,有著明顯的精神文化特性。常見的中國傳統文化的視覺表達形態包括剪紙、雕刻、年畫等形式,這些作品中體現了民間文化符號所蘊含的深層精神內容,有著其特色的審美特征。如傳統的民間年畫,其主要題材包括各種精神多元價值的形式,有著深刻的寓意。
在現代視覺傳達的藝術設計過程中,需要重視傳統文化視覺傳達的精神價值因素,將民族性藝術符號與其他藝術門類相結合,以文學的事業以及途徑在整體文化結構中進行表達,將物質文化以及精神文化相結合,突出其特有的藝術價值,顯示文化內涵,呈現視覺傳達設計中的價值特點。
民族性的文化符號其價值以及功能具有多元的意義,產生了對于思想意識形態的重要影響,各種民間藝術形式均呈現了特有的民族觀念,與人們的生活以及生產之間形成了一種反饋互動作用。如春節時張貼春聯、剪紙,有著民俗審美以及烘托氣氛的價值,各種建筑布局雕飾反映了自然環境以及人的生活環境之間的映襯,各種自然生活部落通過傳統文化的創造性改造,形成了新的呈現形式,賦予了文化符號藝術化的內涵。
隨著經濟的快速發展,中國視覺傳達設計市場也一直在發展,新中式風格逐漸走到人們眼前。此外,在視覺傳達設計的過程中,也可以融入中國古建筑的相關元素,其古樸的美感和典雅的裝飾風格,既代表著中國傳統文化的古風古韻,也代表著現代生活中的情懷與意境。
伴隨著新中式風格的流行初期,一些不良企業和設計公司開始將中國元素和現代裝飾風格進行胡亂結合,盲目地追求商業化,而使設計出來的居住環境缺乏實用性和內涵感。他們將這種不倫不類的設計風格稱為“新中式”,導致國內對新中式裝飾風格的評價處于好壞參半的狀況。隨著近些年視覺傳達設計行業的不斷規范化和行業門檻的不斷提高,無論是市場還是設計師都對新中式風格有了更為清晰的認識。新中式的裝飾風格也逐漸轉變為對傳統元素的提煉和考究后再進行運用,如瓦當、斗拱和屋頂等建筑元素的運用。
現在的空間設計不單只是為了滿足人類居住和飲食的場所這種單一要求,而更需要通過營造舒適的環境來提升人們的生活水平。因此在視覺傳達設計中運用的元素的重要性就可想而知了,合理地將中國元素融入到視覺傳達設計中,既可以給住戶帶來良好的居住體驗和舒適的就餐環境,又可以反映住戶的性格和品位。在中國元素裝飾的室內空間下,人們能感受到源自血液里最深處的文化蘊含。在這種氛圍下,住戶在擁有良好居住體驗的同時,還能夠對中華文化有著更深層次的理解和感受。而對設計師而言,在設計的過程中,除了對功能性方面的滿足,更多應該考慮到住戶的個性化需求和人文關懷。設計師通過對市面上新材料的特性加以利用,能在設計中更好地表達中國元素。這樣的設計,不但是對客戶需求的滿足,更是對設計師自身審美情緒的表達。
人們無法準確預判出下一步市場將會流行什么風格,但通過對自身文明的深挖并與現代科技材料進行結合,是一定具有生命力的。將中國元素在設計中進行有機結合,既能傳遞深刻內涵,又能帶來更多功能性方面的滿足,這樣才能使中國元素和中式風格走得更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