尤宜靈 哈爾濱空調股份有限公司
改革開放后,我國進入了高速發展階段,國民經濟水平整體提升,為各行業企業發展創造了良好的環境,企業要面對激烈的市場競爭壓力,只有適應時代發展,并作出變革,才能夠在市場中獲得優勢地位。
管理會計與財務會計屬于并列關系,它側重于財務管理功能,可借助財務數據對企業決策起到參謀作用。而財務會計更傾向于財務數據的整理與歸納。若將其應用于國有企業中,可對國企經濟水平的提高帶來助力。事實上,管理會計可針對財務會計提供的數據信息進行精準分析,并聯合歷史財務數據,對企業以往財務管理工作進行解讀,由此汲取經驗,為后續企業發展指引明確方向。
管理會計包括規劃、決策、執行、評價四大職能,管理會計需要對戰略、決策、創新、客戶、流程、績效進行計量,實現管理會計的職能就是會計師與企業管理相融合的過程,就是會計師走進業務、走進流程、走進數據、走進信息系統的過程。管理會計必須在每一個決策和行動中把經濟績效放在首位,提升企業價值。
在新時期下,企業若是想要從根本上提高自身的市場競爭力,如何較好的實現成本控制,已經成為企業需要考慮的關鍵。管理會計的應用,能夠較好的改善傳統會計體系中成本控制困難的問題,且有助于節約人力資本,充分了解企業經營的真實狀況,提高勞動生產效率。這也就充分說明并肯定了新時期下,管理會計在企業中的重要地位,需要在今后合理化應用管理會計。
會計管理工作開展程度的高低,往往取決于領導層管理者對工作的認識和支持程度。如果領導層管理者對會計管理工作不夠重視和支持,基本很難解決會計管理工作高效開展的資金問題、部門合作協調問題和工作設備改進問題等。因此,會計復核工作的當務之急,是將專業的管理工作知識化繁為簡,一方面充分利用信息化等高效型工作手段,提高管理工作的速度和精度,以驕人的工作成果,讓領導層管理者意識到先進工作手段在會計管理工作的重要作用,從而端正對會計管理工作高效性開展的看法,縱觀很多企業,對會計工作效率水平提高手段重視水平高低,決定了會計管理工作的開展成效,是否有利于企業的發展,這一點在借助信息化管理手段時,必須加以強調;另一方面是會計管理工作者本身,要通過提高自身的素養和知識。上傳下達,是企業管理工作的日常要求,特別是會計管理工作,對領導的管理建議需要領悟到位,會計管理工作借助信息化手段,已然成為會計管理工作者的“福音”,而手段的合理和嫻熟應用,又必須在專業知識方面、實操技能、管理經驗方面具有相當的扎實水準,適應領導層管理者對會計管理工作提出的高標準要求,按時完成領導交代的管理工作。
全面預算管理不僅要求將企業的日常財務管理活動納入預算,企業的投融資、經營活動也要通過全面預算管理進行籌劃。以預算機制控制思維,利用預算保障戰略落地,加強構建科學實用的管理會計信息體系。如:企業可建立“規劃預算——實施執行——控制檢查——總結考核”的管理流程,即如何解決目標和標準不明的問題,解決執行與差異的問題,解決分析績效等的問題。預算控制需要關注預算的事前、事中和事后監控。編制、規劃、調整是預算的事前控制。預算事中控制指對成本費用、日常采購和資本性支出等涉及貨幣資金支出的預算,按照企業內部控制流程由預算執行審批相關人員進行逐級審批控制的過程。
企業需要立足實踐針對內部資源進行均衡配置,這樣才能提升管理會計的有效性,促使國有企業始終在市場經濟領域中站穩腳跟。首先,企業需要采用作業成本法做好成本管控與財務預算工作。相比以往單純對比原材料的價格而制定財務成本管理規劃,將無法將市場不可控因素以及企業內部不利條件納入其中,促使成本管理工作與實際情況出現偏差。而作業成本法可根據企業制造技術、生產工藝、經濟價值進行全方位評估,并從中找到矛盾點,之后借助數理統計方式獲得可靠的成本管理成果,且實踐性更加突出。其次,企業在完善財務管理制度時,應根據現下企業應用管理會計的實際步驟對原有制度進行完善補充,一能體現出管理會計的現實意義;二能提升管理制度的適應性,確保財會人員在應用管理會計時能夠做到有據可依,并且還符合企業財務管理要求。最后,靈活選用管理會計工具。在企業內部資源配置階段,可對財務人員的責任重新加以劃分,保證每名員工都能遵從崗位職責從中選擇適合的管理會計工具,避免出現脫離企業實況現象,降低管理會計的應用效率。
隨著信息技術的發展以及管理會計體系建設的不斷深入,管理會計在企業中的應用不能脫離信息技術的支持,大數據和云計算是目前管理會計人才所需要掌握的必備技能,只有借助大數據技術和云計算等一系列專門的方法工具,對企業的經營數據進行分析、決策、控制、評價,才能更有效的促進企業的發展,提升企業價值。
綜上所述,管理會計作為會計行業的重要分支,若在國有工業制造企業中予以應用,可為企業的興旺發展打造良性競爭環境,促使國企持久發揮引領作用。據此,應從提高企業領導重視度、提升企業人員綜合素質、立足實踐合理配置資源、加強信息化建設等方面著手,確保國有經濟實現穩步提升,滿足新時代經濟發展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