賀敏 山西省醫藥集團有限責任公司
在我國特色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發展速度不斷提高的背景之下,現代國有企業的整體員工結構也相應發生了變化,呈現出與以往所不同的多元化特征,這在一定程度上加劇了國有企業人力資源管理實踐的復雜性與難度。面臨人力資源管理工作新形勢,現代國有企業應充分認識工會在人力資源管理方面所具備的重要作用,采取科學措施充分實現工會的作用與功能,從而真正通過人力資源管理調動員工的工作積極性并激發員工的內在潛能,促進現代國有企業實現可持續發展。
現代國有企業在開展人力資源管理實踐時,需要從自身實際需求出發,制定人力資源計劃,以此指導人才引進工作和人才培訓工作[1]。其中,明確自身的實際人力資源需求狀況,是現代國有企業科學展開人力資源計劃最為行之有效的路徑,在這一過程中,推動人力資源管理部門與工會進行高效合作,企業能夠充分了解自身實際情況,提高人力資源計劃的指導價值與實效性。
當前,國有企業在薪酬管理實踐中仍然存在著缺乏科學績效考核機制、存在嚴重平均主義傾向、員工工資與獎金間差距不明顯、無法有效應用薪酬激勵等一些問題,難以有效激發員工的工作積極性[2]。通過加強工會與人力資源管理部門之間的合作,現代國有企業能夠對員工的實際需求進行全方位了解,促進薪酬管理制度實現科學化,加速現代國有企業內部薪酬結構的優化進程。
除人才資源引進和薪酬管理工作之外,人才培訓工作同樣是企業人力資源管理實踐的重要構成內容[3]。工會對于員工綜合素質、文化程度以及綜合實踐能力具有深入而全面的影響,在現代國有企業的培訓實踐之中,工會能夠提供各項關鍵信息,幫助人力資源管理部門明確人才培訓工作的重點內容,從而增強培訓工作的針對性。
勞動關系的和諧程度是影響現代國有企業員工潛力發揮的重要因素。工會承擔著教育員工、增強員工綜合素質與職業道德的重要職能,一方面,工會能夠增強員工對于企業的認同與歸屬感,另一方面,出于維護員工合法權益的實踐要求,工會需要保障員工在企業發展過程中參與民主管理的權利,因此工會有利于推動國有企業勞動關系實現和諧化發展。
人力資源戰略規劃工作,是現代國有企業為實現長遠發展目標而開展的動態管理實踐,在這一實踐之中,現代國有企業既需要完成總體規劃、設置總體目標,又需要從實際出發,不斷進行動態調整,處理好各項細節關系,以此充分保障員工當下的合法權益并促進員工實現未來發展。在開展人力資源戰略規劃的過程中,現代國有企業應著力調動工會參與其中,獲取工會關于員工(尤其是基層員工)現狀的信息反饋,充分了解員工的具體情況,從而增強人力資源戰略規劃的實效性,確保各項動態調整措施充分符合員工的具體要求。
工會作為員工利益的代表,在干預、協商和解決各項勞動關系糾紛之前,需要預先考慮各類可能出現的情況,設立基本維權制度[4]。在此方面,現代國有企業應加強工會與人力資源管理部門之間的合作,明確現代國有企業中出現各類勞動糾紛關系的主導因素,以此促進各方面障礙得到高效排除和解決,進一步推動企業勞動關系實現和諧化發展,增強員工對于企業發展戰略的理解與認同。
工會對于員工的各項基本信息有著較為充分的了解,而在現代國有企業之中,人力資源管理部門同樣掌握了關于員工的大量信息,因此,為提高人力資源管理實踐的整體水平,現代國有企業應重視在工會與人力資源管理部門之間建立高效的信息管理系統,應用這一系統完成信息、數據、檔案等信息資源的高效共享,及時對管理問題進行溝通交流,進一步提供人力資源管理工作效率[5]。
作為員工利益的代表,工會在現代國有企業的人力資源管理實踐中,發揮著增強國有企業人力資源計劃實效性、促進國有企業薪酬管理走向科學化、提高國有企業員工培訓工作針對性以及推動國有企業勞動關系實現和諧化等重要作用。充分發揮工會在人力資源管理實踐中的作用與功能,要求現代國有企業提高工會在企業人力資源戰略規劃工作中的整體參與性,推動工會與人力資源管理部門共同設立專門的維權制度并在工會與人力資源管理部門之間建立高效的信息共享系統,力求切實增強人力資源管理實效性,真正通過人力資源管理實踐激發員工的工作積極性與內在潛能,進而推動戰略發展目標實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