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外貿職業學院
隨著社會的不斷發展,對于人才的要求越來越高,對于人才的標準也越來越精細化、具體化,綜合型人才和專業型人才都變得熱門,而作為人才培養的重要基地,高校方面必須得緊跟時代潮流,積極進行教學創新,開展課外社會實踐活動,結合企業用人需求,合理滲透“雙創”要求。目前,就市場營銷專業來說,此門專業存在很強的實踐性特點,并且具備顯著的“雙創”人才培養優勢,而怎樣才能有效達成這一目標呢?成為當前廣大教育工作者必須得深思的問題。不過,就具體情況來看,因為受到傳統教學觀念根深蒂固的影響,使得市場營銷專業教師在課堂教學中依舊十分看重對理論知識的教授,從而忽視了實踐教學,這樣不僅影響到教學效果整體性的提升,并且對于學生今后的發展也極為不利。就這一方面來說,加強“雙創”背景下市場營銷專業實踐教學體系的構建探究意義重大,具體分析如下。
就市場營銷專業學生“雙創”能力培養來說,應該以理論教學為基礎。為此,教師在進行理論知識教學的過程中,必須要以市場需求為指向標,并且與社會現實進行有效的結合[1]。不過因為受到應試教育的影響,使得市場營銷專業教師在課堂教學中,基本都十分看重學生應試能力的培養,教師一味地對學生進行知識的講解,忽視了與學生之間的互動,并且學生也缺乏實踐操作的機會,與“雙創”發展要求極為不符。
對于十分看重應用能力培養的市場營銷專業來說,實踐教學是學生創新創業能力形成的重要途徑,而這就得學校方面提供大力的支持,不斷進行實踐基地的完善。不過就具體情況來看,因為經費方面的影響,使得部分高校雖然存在模擬對抗與在線操作,不過缺乏存在內容陳舊、設備老化等問題,實踐教學難以有效的開展。
“雙創”背景下,對于市場營銷專業教學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所以積極進行教學模式的優化十分有必要,具體就是在現有教學模式基礎上,多汲取一些傳統教法的優勢,摒棄一些不合理的地方[2]。在這一過程中,可以將角色扮演、項目教學法等合理應用起來,以便有效體現學生的課堂主體性,使得學生能夠自主分辨現有貿易形勢和分析,并做出準確的決策。通過這種方式,可以很好激起學生學習興趣,鍛煉學生的綜合能力。除此之外,還應該始終堅持校企合作、開放辦學等一些創新性的模式,將教師轉變成為導師,導師在實踐教學中,需要將更多的精力放在觀察學生的操作上,回答學生提出的各種問題,而不是以自己替代學生去實踐。
打造一支優質的“雙師型”教師團隊已然成為當前高校教學改革的迫切要求,直接關乎“雙創”要求能否有效的落實?!半p師型”教師需要具備教師、營銷人員的基本素質,能夠實現理論與實踐的結合,并將其傳授給學生。為此,高校方面可以定期組織教師進入合作企業中實踐,幫助他們獲取更多實踐經驗。同時,教師還可以參與各種會展、銷售談判等活動,積累經驗與資源。除此之外,給予現有的“雙師型”教師充足的尊重,提高他們的待遇、福利等,同時還可以設置專項經費,以供他們再學習。而且,還可以引入企業優秀員工來校擔任兼職教師。通過這種方式,便能有效豐富師資隊伍的建設,為創新創業能力的市場營銷人才培養提供有力的支持。
在“雙創”背景下,為市場營銷專業提供更多的實習機會也是十分重要的。為此,相關方面應該構建完善的實習機制,即第一年與第二年的上學期,學生在學校中學習基礎知識與技能;然后到了第二年的下學期,便可以結合企業的要求進行定向培養班的組建,根據企業要求設置合適的內容,讓學生進行學習和鍛煉[3]。在這一過程中,還可以安排學生進入合作企業中跟崗實習;最后一年,直接讓學生進入企業中頂崗實習。除此之外,還可以落實工學結合的模式。學校與企業合作簽訂相關協議,為學生提供對口性的崗位鍛煉。同時,在教學方案制定中,由雙方協商確定。這樣,便能很好鍛煉學生的實踐能力,避免學生一畢業就面臨失業的情況。
總而言之,在“雙創”背景下,市場營銷專業應該具備完善的實踐教學體系,這樣才能有效培養學生的動手實踐能力、創新創業能力等,進而在今后可以更好的滿足社會對人才的要求,獲得理想的發展。而這就得教師積極轉變傳統教學觀念,給予學生課堂主體性充足的尊重。同時,結合課程教學要求為學生創設更多自主探究的機會,并在其中有意識的滲透創新創業思想,這樣才能達成理想的教學效果,為社會提供更多的優質人才,為社會發展助力。